「769」日常:北上淘金客,一年的变化!(1/2)
值夜班的急诊医生迅速给她做了测量。
“血氧85%,脉搏180,呼吸频率50,体温34度……”
“马上上呼吸机,给她通高流量氧气……”
“温度太低了,给她加个毯子。”
没多久,章以芯来了。
“祖哥~~”
她是心外科医生,对这个更加专业一点,接手了病人。
章以芯在了解完情况之后,做了初步诊断:“可能是冠状动脉有问题,导致氧气供应不上。”
“先做个心电图,做个初步确认。”
“再做个心脏彩超……”
“如果两个相互印证,觉得确实有问题,有必要的话,再做个造影吧。”
心脏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具体原理是通过把造影剂从大腿内侧或者颈动脉注入冠状动脉,在 X射线透视下,冠状动脉的形态、有没有狭窄以及狭窄程度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虽说这是有创检查,可对于明确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它的诊断最精准。
(图·造影,黑色的线就是加了显影剂的血管) 但是……它是有辐射的,所以不到必要时候,是不会轻易动用,特别是对宝宝,更要慎重。
很快, 心电图、彩超做完了。
章以芯已经基本判断出,确实是冠状动脉病变,至于具体哪个病变,还不清。
而此时, 阮梅紧紧抓着关祖的手,看着病床上宝宝,十分心疼。
她自己就是先天性心脏病,所以看到这宝宝这样,就会感同身受,觉得宝宝非常可怜。
这时候, 护士提醒章以芯道:“章医生,病人虽然通了高流量的氧气,但是氧饱和度还是掉到 82%了……”
章以芯看向宝宝,只见宝宝胸廓起伏异常剧烈,每一次吸气都像用尽全身力气。
很显然,高流量氧气没能改善的缺氧和呼吸困难,加上快速恶化的循环衰竭体征,都在指向同一个结果:冠状动脉的异常已经严重阻断心肌供血,连最基础的氧合和循环都难以维持。
最后, 章以芯下定决心:“给她做个造影吧。”
阮梅在抓着关祖的手,眼睛担忧看着宝宝。
关祖:“我们先回去吧。”
阮梅摇头:“不,我要看着……我希望看着她能够撑下来。”
很快, 宝宝送去了做造影。
花了1个多小时时间,结果终于出来。
章以芯叹气:“确诊了,是先天性心脏畸形ALCAPA!”
然后解释了一下ALCAPA是什么东西。
“通俗的讲,就是搭错血管了,无氧的血原本应该输送到肺里面,进行肺泡痒合,结果因为搭错血管,这些血直接跑到左心房里面去了……”
(图:把未经氧合的静脉血,输送到左冠状动脉里了,导致左心室陷入“缺血”
困境。
) 这一刻, 妈妈再次大哭了:“终于有人相信我了,终于有人相信我了。”
一次次求医,结果一次都没诊断出来。
公医,排期太久,因为病情不明显,所以没办法插队,要排到2年后才能看。
私立医院,医生又草草判断,没有确诊、根治,导致她内心极为崩溃。
辗转求医, 如今终于在明心医院找到病因了。
妈妈哭着问道:“医生,宝宝她应该怎么治疗?”
章以芯道:“这个如果要根治,可能要做手术……但是孩子太小,我也没把握。”
护士这时候再度大喊:“不好了,章医生,血氧掉到了76%去了。”
章以芯一惊。
她看向宝宝的妈妈。
宝宝妈妈也看向她:“章医生!”
章以芯:“现在没什么好办法,有两个选择,选择一、扛过去,等心脏代偿,但是也有可能扛不过去这一次;选择二、直接做心脏手术,但是我没有一定能治好的把握,我会尽量邀请心外科的专家过来帮忙。”
妈妈犹豫,最后选择了做手术。
…… 一个小时后, 手术开始了。
手术室外, 关祖拉着阮梅:“走了,已经1点了,我们先回家。”
阮梅眼睛看着手术室,心情低落道:“我想到了我老豆,那时候我是看着他进了手术室,然后死的……”
眼眶泪水在打转。
宝宝的病情,让她想起了父母,想起了她自己。
关祖坐在她旁边,搂着她,一直等。
2点钟…… 3点钟…… 中途手术出了点意外,宝宝的心脏上满是疤痕,阻碍血液流动,最后不得不增加手术量,将它切除。
凌晨6点…… 手术终于结束了。
章以芯疲惫中带着开心,走出了手术室。
“恭喜,手术成功了!”
“真的?”
“太好了!”
宝宝的妈妈顿时激动哭了起来。
阮梅开心地抱着关祖,又笑又哭:“她活下来了……”
而此刻, 关祖的系统弹出了提示。
「你拯救了一名先天性心脏病婴儿……」 「获得以下奖励:」 「奖励1:「先天性心脏病健康卡」……」 …… …… 1996年3月, 深圳华强北的天气,还没开始热。
电子大厦内, 深仔站在「深记贸易」店铺门口一块玻璃前,看着玻璃上自己被映出的身影——笔挺的藏青色西装,锃亮的皮鞋。
一年过去了, 深仔自从听从关祖的号召「到北边去」之后,北上深圳广州淘金,从最开始的卫生巾,到现在的电子产品倒卖…… 他从一个不生性、在家玩游戏、打大嫂、天天当麦路人……如今,已经和哥哥赚出了一个当铺,在华强北搞起了电子倒卖。
身家,已经有100多万港币了。
想想一年前,他连个落脚之地都没有。
而现在,已经在深圳买下了一套房。
在深圳呆得越久,他越发感觉港岛已经有点死气沉沉,少了那种奋发向上的活力。
如果没关先生、没有五星集团,或许底层市民连生存都困难。
而深圳呢?
勃勃生机,万物竞发!
无处不在的希望!
所以, 他坚定在深圳这边做事业。
有了港岛的‘先进’经验,他深知电子产业的潜力,最后他选定了在华强北‘落户’。
早在深圳经济特区筹备时期,电子业就被作为来料加工的主导产业。
而深圳第一座高层建筑,是——电子大厦,于1981年1月动工,1982年8月建成,是深圳的第一个地标。
它的建成也使电子制造业随后成为当时深圳最大的产业。
这时候,一群西装革履的人走了过来。
“深哥,李老板到了!”
店员阿明的声音打断了深仔的回忆。
深仔迅速整理好思绪,脸上扬起自信从容的笑容,快步迎接。
门外,李老板带着2个助理,走了进来。
“李老板~~~”
“陈老板~~”
李老板一边握手,一边打量着店铺,货架上整齐地码放着传呼机、复读机和各类进口电子产品,角落还开辟出一小块区域,专门摆放着从五星超市采购的港货日用品。
“陈老板(深仔),听说你这的货比别家便宜?
不会是有什么问题吧?”
李老板上下打量着深仔,带着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