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610」倪先生和八老板的决裂,南下港岛!(1/2)

中环广场。

关祖又又又在落地窗前,看港生……不是,是看港岛民生了。

此时港生身着一袭修身黑色职业西装,身姿绰约,小西装紧紧贴合着身体曲线,恰到好处地勾勒出那胸前的突出与纤细如柳的腰肢。

领口微微敞开,露出一小片如羊脂玉般细腻的肌肤。

桌上堆满了文件与资料,略显杂乱。

她微微弯下腰收拾整理,那包臀短裙紧紧包裹着的挺翘臀部,划出一道迷人的弧线…… 关祖光明正大地欣赏着这一幕。

欧耶~~~ 目前,吴莲倩是第一秘书,港生是第二秘书。

后面事情越来越多,选拔了第三秘书梁小柔,然后被关祖投喂了「秘书天赋卡」。

这时候,系统传来提示: 「你完成了一次针对李老板的收购,并将50%的股份分给了全港市民,让市民可以一起分享港岛经济发展的红利……」 「你获得如下奖励:」 「奖励1:每年返现一定比例的资金,通过服装、电子公司利润实现。

」 「奖励2:获得港岛市民支持率+4%(总54%)」 「奖励3:黑色雪佛兰*3辆。

(请指定放置区域。

)」 关祖想了想, 港岛1辆,旧金山1辆,尼印棉兰1辆。

「奖励4:「计算机硬件技术大礼包(1999年前的技术框架)」……」 关祖惊喜。

好东西!

「奖励5:「年度学习卡」*3……」 系统继续提示: 「八星慈善物业公司的一名员工(李建熙)完成了一件善事……首尔支持率+1%(31%)……」 这进度越来越慢了,可能是因为贫民的支持率都到位了,剩下的是那些经济稍微好一点的市民,比较难一点。

「尼印(**)公司的一名员工做了一件善事(532/1000)……棉兰市民支持率(3%)……」 …… …… 上午10点, 五星集团高层会议,召开。

N巨头聚齐。

各自汇报了一下集团的情况。

高晋:“目前五星电子负责两项目,一个是vcd,目前合作电子厂家有30家,已经全部可以开始生产,目前月产量为20万台,预计下个月的产量可以达到30万台……”

“目前主要的市场在港岛、日本、美国、尼印……”

“至于利润方面,从3月份到现在的8月份,总共利润超出了18亿港币……”

高晋此话一出。

全场都吃惊了。

太暴利了。

高晋:“不过现在全世界已经有大量的公司正绕开专利,甚至不管专利,直接抄袭了我们的专利,现在我们正在不断起诉……耗人力耗物力,而且时间又长……”

关祖点头:“这是没办法的事,我们只需要加大输出速度就行了。”

随后就是阿华汇报内地五星汽车的进度。

因为直接就有大量的技术资料,以及一辆车直接拆了,直接仿造。

目前已经生产出了第一批汽车。

“这个月,准备开始推进销售渠道的建设,在广东范围来推广……”

“政府因为有股份,所以他们比我们还积极。”

花了2个多小时,各自汇报完毕。

关祖最近在忙「华港集团」的港口事宜,所以也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华港的现状。

“现在的船只,还是有点不够,所以我们需要去收购一些船只,用来货运。”

“如果说重新订购的话,全球的造船厂肯定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制造完成,甚至可能动辄好几年、十年时间……”

“所以,我的想法是直接去苏联采购。”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物价飞涨,军队方面大量武器装备被低价售卖。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乌克兰的瓦良格号。

苏联解体后,9艘航母被 15个加盟共和国瓜分,其中乌克兰继承了“瓦良格”

号(68%完工)。

乌克兰那时候也穷,黑海造船厂失去苏联财政支持,工人工资拖欠达 18个月。

为换取外汇,乌方曾主动向东大提议出售“瓦良格”

号。

1992年东大代表团访问黑海造船厂时,乌方曾私下表示“希望东大接手航母”

,但受制于议会亲西方势力阻挠,根本谈不了。

对于这件事, 关祖是心知肚明的,就算买了,也运不回东大。

这时候的美国,可是世界霸主,蛮横无理,你买了就能回来?

直接给你断个gps,你就在公海转圈圈。

(参考·银*河号事件) …… …… 此时, 北京HD区。

“热啊热啊~~~”

知了的声音不断喊着。

中关村的街道上,IBM、康柏的广告牌在阳光下白得刺眼。

街边摆摊卖盗版软件的汉子摇着蒲扇,冲过往行人吆喝:“Windows 3.

2正版安装软盘,买一套送一套……”

中科院的灰砖楼与刚封顶的玻璃幕墙写字楼错杂交叠。

联脑集团大楼矗立在街角。

踏踏踏~~~ 此时,倪先生攥着牛皮纸袋,袋角露出的图纸边缘蜷曲,沾着隔夜的茶渍。

他踩着大理石地面走进电梯。

9:30, 顶层会议室,橡木会议桌在空调的吹拂下,显得冰凉。

一个高层会议,正在召开。

八老板戴着金丝眼镜,坐在首座。

众多高管坐在两边。

其中倪先生坐在了左边第一位。

2个小时后,一项项议题被讨论, 最后,终于轮到倪先生了。

众多高管纷纷眼观鼻,鼻观心。

最近的两三个月,八老板和倪先生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了,矛盾的爆发点就在技工贸和贸工技两条离线的选择。

“这是微电子设计中心的可行性报告。”

倪先生将文件摊开,二十几张A4纸里夹着几张手绘的芯片电路图, “我们可以从1微米工艺起步,先做通用处理器,配套研发操作系统——”

“这一次方案,难度降低了很多,我希望……”

“老倪,”

八老板直接打断他,指尖敲了敲报表上的数字,“我明白你要研发芯片,但是一条1微米生产线,从头到尾,你也分析过了,需要20亿美金,相当于我们现在全年利润的120倍。”

“万一不成功呢?”

“我们120倍的全年利润,全没了。”

“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安安分分地卖电脑?”

“芯片太难了!”

“我们成功的可能性太低了。”

八老板火气有点大,自己苦口婆心说了多少次了?

为什么老倪还是这么不听劝?

而倪先生,此刻也非常火大。

“难?

1984年我们靠汉卡起家,那时谁相信东大人能做出自己的汉字系统?”

“还有……我们现在采购的Intel 486芯片,每片成本20美元,卖给我们280美元。

等他们推出Pentium,486会立刻降价到50美元,我们库存的整机瞬间贬值一半——这就是没有核心技术的下场!”

“还有银*河号,现在还在公海打转!”

“落后,就要挨打!”

“难道我们要一直落后下去?”

“我们需要自己的技术!”

八老板摇头:“香港联脑刚上市,股民盯着我们的财报。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