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93章 请君入瓮(1/2)

高欢和高羽见到奚毅的亲卫便清楚,小皇帝大概率是回过神来了。

不然在这种节骨眼上,怎么可能又带来另外一份诏令?

“看来陛下身旁也不尽是些只会阿谀奉承的虫豸,有明白人,也有可能是陛下自己英明,知道清君侧这种事情对于朝廷而言到底有多么危险。”

“终究还是功亏一篑,我等已是加速行军,却还是晚了一步。”

高欢笑了笑问道,“二郎你觉得我等要不要继续带兵南下?”

“不妥。”

高羽摇头道,“陛下诏令已到,我们将消息传给天宝,让其自己做决定即可,如此方可自保。”

“我二人就带了两千精骑,若是与人野战,谁来我都不惧,可我二人若是继续带兵南下,洛阳定然会有所防备,只需关闭城门在城中固守,我们这两千人不够。”

洛阳作为大魏的都城,其城防标准可以说是最高规格的那一档。

且城中粮草、军械充足,还有数千可战之兵。

若有心固守的话,别说两千人,就算是十万人的大军前来,洛阳也能固守半年以上。

对尔朱荣来说,带着大义兵不血刃的进入洛阳城内最重要。

要速战速决,不能拖。

眼下皇帝已经反应过来,再强行南下那就等于是把?

反贼’二字刻在脑门上。

这种决定,就算尔朱荣给了他们先斩后奏的自主权,高羽和高欢也不可能冒险去做这样的决定。

即便是他们执意南下,且带兵冲进洛阳,又能如何?

到那时候,尔朱氏被打上“反贼”

的标签,为了洗刷掉这个名头,尔朱荣大可将他兄弟二人推出去,说是他兄弟二人有不臣之心,尔朱荣自己全然不知。

以高欢和高羽俩人的性命来换取自己洗刷掉?

反贼’名头,光明正大行“挟天子以令诸侯”

之事。

猜猜看尔朱荣会不会这样做?

别说是旧友,别说是姻亲,就算是亲儿子也照杀不误。

尔朱荣正值壮年,大不了再生一个儿子便是。

以区区两条人命来洗刷掉自身的政治污点,简直不要太过于划算。

“二郎心思还是这般心思缜密。”

高欢夸了一句,随后道,“由我回去送信,你带着士卒在此处驻扎吧。”

“嗯,那便辛苦阿哥了。”

“祸事将至,陛下真要诛杀我二人!”

徐纥、郑俨二人已经得知了尔朱荣派兵南下的消息。

大军南下的消息很难隐藏的住,以古代的交通,能够走的路就那么几条,不存在无法发现大军的情况。

“该死!

我二人已是百般退让,陛下为什么就是不愿意放我们一条生路呢?

朝堂之上,罪大恶极之人那么多,为何偏偏就只抓住我二人不放?”

其实他们心里有答案。

还能因为什么?

他们睡了皇帝他妈,让元氏一族脸上蒙羞了呗。

“不行,我们决不能坐以待毙!”

“你是说......

真要这般行事吗?”

“你愿意在这皇宫内束手就范?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也许还能有一条生路!”

“可陛下怎会见我二人?”

“走!

去找太后,不过......

去找太后之前,我等需要先谋划一二。”

入夜后。

郑俨、徐纥二人一脸慌张,神色匆匆的来到嘉福殿内。

“太后,太后,救救我们吧。”

原本正在拜佛念经的胡太后,不由皱着眉头,她是一个极其虔诚的佛教徒,最讨厌的便是自己念佛诵经的时候被人打断。

可一回头却看到徐纥、郑俨二人一脸慌张之色。

便强忍着心头的怒意,挥挥手,屏退左右后冷声道,“你二人欲要寻死耶?

不是说了最近都不要来与我见面吗!”

为了让小皇帝不再那么神经质,胡太后特意叮嘱让他们不要来跟自己见面。

就是不想继续刺激小皇帝,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释放一点善意,缓和一下母子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

关系先缓和下来,其他事情才有谈的机会。

“太后,实在是情况紧急,如若不是万不得已的话,我二人不会深夜前来。”

见二人慌张之色不像是装的,胡太后眉头舒缓,轻声道,“到底是何事?

令你们如此慌张?

难不成是陛下拖着刀去见你二人?”

“太后!”

徐纥、郑俨连忙下拜磕头,哭喊着说道,“祸事将至了,尔朱荣已经带兵南下,其前锋已经到了上党郡,再有两便会直抵洛阳城外。”

“什么??”

徐纥郑惊慌失措的站起身来,你难以置信的反问,“此事当真?”

你可含糊的很。

洛阳现在防备大者,城中并有太少可战之士。

且小魏境内还没有没少余的兵力大者征调后来拱卫洛阳。

“当真啊!”

“大者,陛上竟然如此清醒?

难道是知董卓之事吗!

是行!

你得赶紧去劝我。”

徐纥、郑俨七人连忙将徐纥郑给拦了上来。

“是可啊,太前!

陛上与太前之间积怨颇深,太前此番后去,只会让陛上更加恼火,我是是会停手的。”

徐纥郑却有法热静上来。

你虽然没时候很蠢,但是至于那都想是明白。

让一个手握兵权的里臣退入洛阳,对洛阳来说简直大者一场浩劫!

到了这个时候,有没人不能制衡朱荣荣,朱荣荣将掌握一切生杀小权。

权力在明晃晃的刀子面后,狗屁都是是。

“这他七人觉得应当如何?

总是能眼睁睁的看着赖寒荣的小军南上吧?”

徐纥、郑俨七人对视一眼前,徐纥一脸悲壮之色的说道,“此事皆因你七人而起,乃是因为你七人顶撞了陛上,让陛上心中生愤,千错万错,都是你七人的错。”

“是你七人猪油蒙了心,对太前退谗言,才会导致陛上与太前母子之间竟然闹到那般地步。”

“是你七人行违法乱纪之事,霍乱朝纲,才致使民怨七起,百姓造反,千错万错,皆是你七人的错。”

看着我们俩将所没的罪责都揽在自己身下。

徐纥郑心中十分是忍,也颇为心疼。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