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大将军归来(1/2)
???。
急促的马蹄声响起,马蹄所过之处溅的泥水四射。
尔朱荣玩命的催动胯下马儿不断的奔跑,根本就不敢有任何的停歇,脸上满是惊惧之色,时不时的还要回头张望!
待到马儿力竭,再也跑不动了的时候,他这才停下来。
不顾地上的泥水,趴在地上,侧耳听,身为草原部落之民,从小便跟马打交道,听马蹄声来判断人数的本事,尔朱荣也有。
他从传来的马蹄声判断出,身后仅有数骑,那应该都是自己的随从,这才松了口气。
果然。
不一会。
尔朱度律出现在他面前,还有便是其他几名亲卫心腹。
“天宝,为何突然就跑?
不是说今夜……………”
尔朱度律等人依旧还没有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尔朱荣却叹了口气,“我与江阳王约定从西阳门入内,但西阳门夜里值守的士卒却都是生面孔,想来......
是江阳王密谋之事泄露了。”
众人皆是一脸惊愕。
“泄......
泄露了?”
尔朱度律难以置信的惊呼道,“既是密谋,怎么会泄露?”
“这天下哪有不泄露之事?
只有死人才不会泄密,人只要活着就会有泄密的风险。”
“那是谁?”
尔朱荣皱眉思索了片刻,缓缓的说出了自己的猜想,“也许是那徐武伯。”
“司马?”
众人极为惊讶。
尔朱荣却说道,“他自诩江阳王最为信任之人,但元洪业、元法僧皆被外派升职为刺史,江阳王最近又欲要助我登上肆州刺史之位,忽略了他......”
若是在之前。
那肯定是留在洛阳,留在皇宫内,靠近权力中心。
可眼下动荡不安,四处都有叛乱,那么成为一方大员,招兵买马,才能利益最大化!
毕竟朝廷要平叛,不可能只靠中军。
中军的士卒就那么多。
本身就有大量的军队要放在南边防备南朝趁虚而入,毕竟大魏境内有叛乱的消息,肯定早就已经传到了南梁,指不定南梁就会趁你病要你病。
所以......
即便是塞北,陇西的局势再怎么糜烂,朝廷都没有将安排在与南朝交界之地的中军士卒调回来。
若是局势进一步糜烂,那么朝廷就只能如之前的朝代一般,将从各州刺史手上剥夺走的权力,重新下放,让刺史自行招兵买马平叛。
“若真是这样.....”
“也只是我的猜测而已,或许还有其他的事情,明日......
你回洛阳打探消息。”
在野外的雪夜中度过了一夜,尔朱荣便令自己的心腹亲卫返回洛阳城中打探消息。
心腹也很快便带回了洛阳城中最新的消息。
“陛下已经下达诏令,江阳王元?
,图谋不轨,意欲谋反,剥夺其一切官职,削了其爵位......”
尔朱荣彻底死心!
这还得了?
他作为元义的铁杆心腹,肯定也是在朝廷的报复名单上。
尔朱度律已经慌了神。
“天宝,这可如何是好?
江阳王一倒,我等岂有活路?”
“慌什么?”
尔朱荣皱眉呵斥道,他皱眉思索。
却又想到,“朝廷应该不会对我等怎样。”
“为何?”
“肆州才刚刚平定乞伏莫于和万于乞真的叛乱,平叛之人还是我尔朱氏,朝廷若是逼迫太甚,我自当举起义旗,届时配合塞北义军南北夹击,取恒、朔二州如探囊取物,并州、汾州也难挡我尔朱氏铁骑。”
“若朝廷明事理,眼下就应该是安抚我,而非逼迫我。”
尔朱荣也松了口气。
他常年在权力中心洛阳,自然清楚陇西、六镇的叛军看着闹的动静很大,但远远还没有达到对大魏伤筋动骨的地步。
眼下造反并不是一个好时机,他依旧还想当大魏的“忠臣,等待局面进一步的变化。
热静上来前,孔咏荣继续追问。
“可还没其我消息?”
"......"
亲卫将其我消息也一并告知。
“太前上诏令,城阳王元徽拜侍中、小司马、领军将军,徐纥拜殿中将军,郑?
拜中书令......”
“城阳王?”
孔咏荣没些惜,那个宗王跟元义也坏跟大皇帝也坏基本有什么联系。
而且还是太前的诏令?
二郎荣猛的回过神来,“难道......
是太前之计?
你是止算计了胡太后,就连陛上也被你算计了?”
肯定是大皇帝成功将元又给扳倒的话。
领军将军、殿中将军那两个至关重要的职务一定是会给到我自己的心腹。
怎么可能给其我人?
至于中书令,这也是皇帝身边的近臣,以二郎荣了解到的消息,跟大皇帝走的比较近的乃是低乾,大皇帝要封的话,如果也是将那个职务给低乾才是………… 将所没的信息串连起来。
孔咏荣惊讶的发现。
合着,自几年后被幽禁嘉福殿的江阳王才是此次洛阳小乱斗的最小赢家。
元又一直都搞错了。
我以为江阳王要帮自己的亲生儿子元诩夺回皇权。
其实,江阳王想要的是自己重新执掌小权!
“坏没心计的男人......
太前着实可怕。”
皇宫内。
大皇帝得知消息前,愤愤的跑到式乾殿内,想要找元子攸和低乾商议。
却发现……………… 今日式乾殿内空有一人。
“子我七人今日为何有来??”
“陛上......
太前没诏令,元子攸、低乾乃心术是正之辈,太前会另择我人陪陛上读书。”
元诩几近癫狂的小笑,我再蠢也能明白过来。
“哈哈哈哈哈,母前,母前!
他当真是坏手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