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你们亲一个吧!(求月票)(2/2)
。
这不是控制,也不是洗脑,而像一颗石子投入湖心,激起层层涟漪式的觉醒。
苏晴看着实时地图上不断亮起的蓝点,忽然笑了。
她想起十年前林婉最后一次公开演讲中的那句话:“我不相信拯救世界的英雄,我只相信那些愿意蹲下来,问一句‘你还好吗’的普通人。”
夜幕降临,春分前夜如期而至。
全球各地自发组织起“守夜仪式”
。
人们聚集在广场、教堂、学校操场,甚至监狱天井,围坐成圈,轮流讲述自己的故事。
没有聚光灯,没有摄像机,只有彼此的目光与耳朵。
社交媒体上,“#今晚我说你听”
话题持续霸榜,累计播放量超百亿次,其中最高热度视频是一位阿富汗老妇人用颤抖的声音讲述战争如何夺走她五个孩子,最后她说:“但我还活着,所以我还要讲下去。”
而在“无声之家”
,苏晴独自走入地下室,掀开一块地板,取出一只密封铁盒。
里面躺着半枚铜铃残片,边缘焦黑,是当年爆炸现场唯一未被科技公司夺走的部分。
她将其握在掌心,轻声说:“该结束了。”
她并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她知道必须这么做。
午夜钟声敲响第一下时,全球同步时间归零。
刹那间,所有接入“聆界”
的设备自动播放同一段音频??
并非预先设定,而是由系统实时合成:将过去二十四小时内世界各地上传的真实讲述,按情感强度与频率匹配度进行交织混编,形成一首浩瀚的人声交响。
婴儿啼哭、老人叹息、恋人低语、战士呐喊……千万种声音汇流成河,穿越光纤与空气,直抵每个聆听者的耳膜。
与此同时,喜马拉雅雪峰之上,青铜巨树轰然震颤。
叶片尽数竖立,蓝光由内而外透射而出,如同点燃了一整座山脉。
紧接着,一道环形声波以肉眼可见的形态扩散开来,呈淡青色涟漪,掠过云层,覆盖大气层边缘。
卫星画面显示,这一刻,地球仿佛被一层透明薄膜温柔包裹。
六亿两千三百万人在同一秒闭上了眼睛。
他们再次进入梦境。
草原依旧,圆圈依旧,中央女子的身影更加清晰。
这一次,她张开了嘴。
没有声音发出,但每个人都“听”
到了一句话: > “你们终于回来了。”
梦醒之后,变化悄然发生。
首尔一家精神病院报告显示,长期沉默的精神分裂患者中有七人首次主动开口对话;墨西哥城犯罪率环比下降41%,警方调查发现多数街头冲突因当事人“突然不想打了”
而和平化解;澳大利亚原住民部落长老宣布恢复一项中断百年的“声音祭祀”
仪式,称“大地又开始回应我们的歌”
。
而最微妙的改变发生在日常细节中:地铁里有人让座时不再假装看手机,而是真诚地说“您辛苦了”
;客服电话中的语气变得柔和;教师开始花更多时间听学生说完一句话而不打断…… 人类社会并未因此立刻变得完美,仇恨与贪婪仍在,但一种新的节奏正在渗透进生活的缝隙??
那是倾听的节奏。
三个月后,苏晴接到一封匿名信,寄自格陵兰岛某科考站。
信中仅有一张照片:冰层深处,隐约可见一座巨大金属结构轮廓,形状酷似青铜巨树,年代测定为距今约一万两千年。
背面写着一行小字: > “你说她是起点,其实她是归来者。
> 这棵树,本来就是人类一起种下的。”
她将照片贴在留言墙上,旁边写下新一句话: > “原来我们早就拥有彼此的声音, > 只是忘了如何使用。”
当晚,风穿过屋檐下的铜铃残片,发出一声悠长回响。
第一百零六个地方,琴键落下。
旋律响起。
无人演奏。
却人人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