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二章 黄度都降低了(9000月票加更)(2/2)

声音苍老而克制,带着浓重的北方口音。

研究员捂住嘴,肩膀剧烈抖动。

那是他父亲的声音。

三年前去世了。

他从未听过这段录音。

那是父亲用公共电话打给社区心理热线的留言,原本应被归档销毁,却因“回声森林”

计划意外留存,并被AI识别出与当前情感模式高度契合,自动推送。

他跪在地上,泣不成声。

原来父亲不是不懂,只是不敢说。

就像他曾以为自己逃离家庭是为了追求理想,实则只是为了逃避那份沉重的爱??

那种明明深爱却只能用责骂表达,明明牵挂却偏要说“别回来添乱”

的中国式亲情。

凌晨三点,他重新坐回录音设备前,手指颤抖着按下按钮: > “爸,妈,我听到了。

你们的等待,我都听到了。

明年春节,我一定回去。

我想看看那棵梨树,还想告诉你们……我不是不想家,我只是……太怕让你们失望了。”

系统静静记录,标记为:【标准-亲情类-低风险】

处理结果:自动归档 + 推送至“回声森林”

第101号声源节点 而在万里之外的瑞士日内瓦,“回声计划”

临时托管委员会正在召开闭门会议。

苏晴作为技术代表出席,面对各国观察员的质询,她始终神情平静。

“你们如何保证‘暗流’不会被滥用?

比如恐怖分子利用分布式存储传递密令?”

“很简单,”

她答,“‘暗流’只接收符合生物情感特征的语音信号。

心跳频率、呼吸节奏、声带震颤……这些无法伪造。

如果一段录音里没有真实的痛苦波动,它根本无法激活加密通道。

那些想藏秘密的人,恰恰最擅长伪装冷静。”

“但如果有人借‘倾听’之名收集敏感信息呢?”

“那就请你们去看看第一百棵回声树。”

苏晴打开投影,“去看看那些年轮里的声音。

里面有政治犯的儿子哭着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有难民少女讲述战火中的童年,也有士兵忏悔自己杀过无辜平民。

如果我们真想操控舆论,为什么不删掉这些?

为什么还要让它们年复一年地生长、传播、影响更多人?”

会议室陷入长久沉默。

最终,一位联合国官员低声问:“你们到底想要什么?”

苏晴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 > “我们什么都不想要。

我们只是坚持一件事??

让每一个敢于说出真相的人,不必付出毁灭自己的代价。

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太多地方强迫人们闭嘴,至少,请允许我们守住这一片可以哭泣的土地。”

散会后,她在酒店阳台上点燃一支烟??

这是她戒了十年的习惯,今夜破例。

手机震动,是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信息: > “告诉孩子们,我在听。”

> ??

LW 她望着夜空,轻轻吐出一口烟雾,笑了。

*** 南美洲某处山谷,月圆之夜。

第一百棵“回声树”

静静矗立,树干上的二维码已被苔藓覆盖大半,却仍能扫码读取。

附近的村落流传着一个新习俗:每当有人失眠、焦虑或失去亲人,家人便会带他们来树下坐一晚。

有人说,夜里能听到树心传来低语,像是无数人在轻声诉说; 有人说,清晨离开时,心里的石头好像轻了些; 还有个六岁女孩说:“昨天晚上,我梦见奶奶摸了我的头,她说她在树里给我唱歌。”

科学家前来检测,发现树周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远超正常值,且释放出8-12Hz的舒缓声波,恰好对应人类放松冥想时的脑电波频段。

他们无法解释,只能记录。

而在地球另一端,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心理教室里,一名女生正戴着耳机录音: > “我一直成绩很好,是老师眼里的榜样生。

可只有我知道,每次考试前我都想吐。

我不是怕考砸,我是怕考得太好,让大家觉得我理所应当承受这一切。

我已经三年没旷过一节课,但从没真正快乐过……今天,我想为自己请一次假。

就一次,去海边看日出,不做任何规划,不拍照,不发朋友圈,只是站着,呼吸。”

她点击上传,界面跳出提示: > 【您已开启“静默舱”

模式】

> 本次录音将以碎片化形式存入“暗流”

网络 > 无痕、无评、无限 > 您的声音,已被安全接住 她长舒一口气,摘下耳机,走出教室。

阳光洒在脸上,她第一次觉得,原来自由不是拥有多少选择,而是终于敢承认??

我不 okay。

同一时刻,甘肃山村小学的广播铃响了。

校长拿着话筒,有些紧张地说:“今天……我们试试新规矩。

每天最后一节课,留五分钟,谁想说话都可以。

不用举手,不用写稿,就说你想说的。

可以哭,可以骂,也可以什么都不说,就站那儿发呆。

但记住??

这里没人会笑话你。”

教室里鸦雀无声。

然后,一个小女孩站起来,声音很小: > “我爸昨天又喝酒了。

我很害怕,但我还是想他抱我。”

另一个男孩接着说: > “我喜欢男生。

我不知道是不是错了。”

第三个孩子说: > “我想长大,又怕长大。

长大了是不是就要学会骗人?”

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口,有的流泪,有的沉默,有的笑着哭。

窗外,风穿过山谷,带着这些话语奔向远方。

它们或许永远不会登上新闻头条,不会改变法律条文,也不会立刻拯救谁的生命。

但它们存在了。

被听见了。

而这,正是林婉最初梦想的一切。

她坐在篝火旁,抱着热瓦普琴,轻轻拨动一根弦。

山谷回应了一声悠长的震颤。

她知道,那是第一百零一棵“回声树”

在苏醒。

春天快来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