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引战(1/2)
这是太史慈的声音,他脸上的鬼面具是傩祭面具,这是江淮一带很常见的祭祀面具。
戴着这种面具,往往意味着某种祭祀仪式…
比如复仇。
刚进门,太史慈便挥刀向几人扑了上去。
“来人!有贼…啊…”
种辑只来得及呼了一声,还没来得及拔剑便挨了一刀,随后又被太史慈补了一脚,踹到塌下不动了。
董承见状拔腿就跑,却在门口被两个同样戴着鬼面的杀手持刀逼了回来。
那是两个冥卒。
鬼面具不仅是为了隐藏身份,也是为了识别身份,因为冥卒们大多都成了雒阳官员的随从或保镖,作案时要避免误伤友军。
“别…别杀我…呃…”
吴硕正待跪地求饶,但太史慈眼都没眨便将刀刺进了吴硕的脖子,一刀毙命。
太史慈在吴硕身上擦了擦刀刃,面具鬼脸转向了董承:“董承,可记得袁氏一族七百老小之仇?”
“足下…足下乃袁氏门人?此事非我本意啊,董某只是奉命而为…”
董承摆着手退后几步:“董某乃太皇太后族子,又与司空有结义之情,足下若能放过我,要高官厚禄财货美人,皆一言可得…”
“哼…董太后?董卓?公路兄不日便将兵进雒阳,你等董姓者谁都别想活…今日先以你为祭!”
说罢,太史慈挥刀便斩。
董承以手抱头试图逃窜,却被砍断了一只手。
“你是袁术的人?!来人啊…”
董承自觉必死,抱着断臂大声嚎叫起来。
董承杀了袁家全族,如果袁术一心报仇,那还真就会是这个路数,谁都知道袁术结交了很多匪类。
“唔…”
太史慈也不再耽搁,飞身突进,一刀砍断董承的脖子,并斩其首级悬于屋梁上。
这看起来就像是复仇的仪式。
刚把董承首级挂好,门外传来了一声提醒:“城卫来了!”
太史慈回头瞟了一眼缩在塌下闭着眼没动的种辑,转身离开了现场。
太史慈能这么轻易的出现在董承家里,是因为有两个冥卒在董承家里应聘成功了——就是刚才没动手的那两个冥卒。
其实无间道并不需要在敌人身边混成什么干部,混个普通保安也可以的…
不一会,一队城卫军冲进屋,见到一地的血迹和残肢断臂。
董承的脑袋还在屋梁上晃动。
此时,原本闭着眼装死的种辑浑身是血的动了动:“…咳…救我…”
太史慈进门后的那一刀斜着砍在种辑肩颈和前胸处,看起来伤口很大很惨,但并没有致命。
这当然是故意的。
第二天。
董承在家中被杀,此事惊动了整个雒阳。
种辑作为唯一幸免的目击证人,认定杀人者必是袁术派来的,是为了报家族被杀之仇。
现场悬挂首级的样子,看起来也确实是复仇的意思。
“袁氏门客无数,那袁绍当年养死士数千,袁术亦四处勾结匪类,如今雒阳不知藏着其多少爪牙…”
董太后得知此事后惊恐万状,赶紧召了董卓议事:“需得清洗雒阳!再尽快讨灭袁术!否则我等皆无宁日矣!”
董太后眼下的岁数其实不算特别大,才五十二,比董卓还小一岁。
但或许是前两年的生活太刺激,看起来已经尽显老态,与满面油光精神健旺的董胖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稍安勿躁…雒阳不会有太多贼人,紧守宫内便是了。”
董卓也有些不安,他其实并不在乎董承死不死。
袁家的人要复仇,当然会尝试用各种手段干掉董太后家族。
可董卓毕竟是董承的拜兄,名义上是董太后的侄子,而且现在是董卓在庇护董太后,至少在天下人看来,董卓和董太后一家没什么分别。
董卓知道,袁术确实会连带着对付自己。
无论是出于接收家族遗产,还是真的要报仇,袁术都会连同陇右董家一起对付。
再说,董卓也知道袁术本就是个任侠的性子,有仇一定会报。之前袁术没搞事,只是因为之前袁术一直在汝南淮南等地。
如今袁术私自进驻南阳,在董卓看来,搞事就是必然的。
“仲兄,我等可要出兵南阳?”
河南尹董旻在旁边问道。
“先封锁雒阳,你守好禁中,让璜郎好好保护小白…攻伐之事待明年再说。”
董卓摇头道:“先大索雒阳,肃清城内袁氏余党,否则内部不靖容易为敌所趁。”
刺客嘛,董卓见得多了,他可不会像董太后那么慌乱。
秋冬季节出兵可不是什么好选择,就算要大动干戈讨伐袁术,那也得等泰山祭祖以及董白立后再说。
雒阳被封闭了,全城禁足,禁止任何人出门,其后董卓和董旻分别带兵大索雒阳内外,凡是有‘勾结袁术’嫌疑的一律先行扣押。
由于城内出了董承之事,董卓让侄儿董璜将董白送到雒阳城东的毕圭苑严密保护。
毕圭苑在雒阳城外,是皇家园林,里面有行宫,也是目前董卓驻军的地方。
在军队严密保护下当然是更安全的。
董璜是董卓长兄董擢之子,目前任职中军校尉。
眼下董卓的本部就是雒阳禁军,这中军校尉,率领的实际上是董卓的本部中军。
之前的中军负责人是牛辅,牛辅担任并州刺史后,董卓本部就改由董璜接管。
可问题是,牛辅当初在雒阳收编部队的时候,收编了一些冥卒…
冥卒和张白骑都曾跟着段颎在凉州战场对付羌人,都来自河东、三辅或凉州,他们和董卓部队的来源是完全一致的,在董卓部队里一点破绽都没有。
目前大概有五六个冥卒在董璜军中,一年来也没做什么别的任务。
直到张白骑在雒阳城门与官道上留下了暗记指令,他们才开始行动。
并不是对付董白…几个冥卒在董璜军中都只是小卒身份,没法接触大人物,他们只是在毕圭苑的马场制造了一次火灾而已。
这是园林里的养马场,不是军营,而且这是干草最多的地方,内部人员制造点小火灾很容易的。
这场火灾并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只烧掉了几仓干草。
马场的草仓都在马厩旁边,草仓被烧导致很多战马受了惊吓,跑出了马厩,产生了不小的混乱。
董璜赶紧调派人手救火,随后把马寻回来,却发现董卓和董璜自己的坐骑不见了。
其实是被放火的那几个冥卒顺走了,因为他们要跑路,好马跑得快…
张白骑给冥卒们的任务就这么简单,放火,然后趁乱顺走最好的战马向南跑路就行。
这几个冥卒骑走了最好的马分头跑路,虽然被外围守军发现了行踪,但都没被追上。
毕竟他们顺走的是军中最好的马,而且不需要做任何别的事儿。
跑出来之后,他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这事儿本身不是什么严重问题,可是董璜非常不安——在董承被杀后,任何人都会将这种事视为有人试图对董白下手。
于是他严密封锁了毕圭苑内的行宫,并派出了小股部队向南追索。
其实这事和董白毫无关系,只是心理引导而已。
随后,太史慈和张白骑集合了几十个冥卒,在毕圭苑南部截杀了几个被董璜派出来追索的斥候。
杀人之后再度向南,又在雒阳与南阳之间的官道上截杀了几个斥候。
这次,太史慈还把鬼面具掰断,留了半截面具在一个被杀的董军斥候手里。
截杀斥候时还出了点纰漏,两个冥卒不慎被董军斥候反杀了,董卓的部队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执行特种作战任务本来就危险,太史慈和张白骑在出现人员伤亡后没有再继续截杀董军斥候,而是快速去了鲁阳方向。
见到死去斥候手里的鬼面具之后,董璜赶紧派人向董卓回报了此事,同时加大了向南追击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