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梁山水泊
山阳郡,巨野县。
这是山阳最北边的县。
名义上巨野仍是一个县,但县城仿佛一座孤岛,四周压根就看不到乡村亭社,只有望不到边的芦苇荡和浅水沼泽。
城墙因长期水浸而斑驳破败,墙面已经明显的分为了三段。
上段是灰白的砖石原色,中段是高水位时被淹而沾染的洪水的土黄色,最下段的墙根由于绝大多数时间都泡在水里,被青苔和淤积的废渣染成了青黑色。
县内的房屋都改建到了坡地上,出行基本全部依赖舟船——即便在城内也是如此。
眼下已是秋季,不是汛期,但低洼的街市一直积水不退,蚊蝇如同黑雾般成团在城内飞舞。
水中漂浮物极多,其中偶尔可见惨白的浮尸。
鲍信此刻就在巨野县南部的山坡上,俯视着这个泡在水里的城池。
这山坡是梁山余脉,也是巨野县地势最高的地方,但现在看着像个小岛。
山的北边,张飞的部队正在撤退,能远远看到逐渐远去的旗帜。
其实鲍信没有和张飞进行太多正面战斗,是其部下于禁利用巨野县的地理环境逼退了张飞。
这个年代,巨野泽面积奇大无比,可以视为内海。
这也是受黄河频繁决堤的影响,洪水不断注入巨野泽,使水位不断上升,形成了覆盖千里的水域。
目前巨野泽北连梁山,东连菏泽,西通沛泽,连成了一片极其广袤的湖泊与湿地交杂的沼泽带。
这片沼泽带的核心位置就是巨野县。
其实李乾的老家原本就在巨野县,二十年前巨野是济阴郡的重要粮食产地,但农产区通常都地势低洼,现在田地已经已经全部沉入水底了。
巨野泽不断扩张,使得县城及周边地区长期被湖水和沼泽包围,生存条件极差,时常面临被洪水侵袭的风险。
原本的巨野李家,也就迁居到了乘氏和离狐。
巨野县也从粮产区变成了天然的军事防区,沼泽阻隔了从北边进入山阳和济阴的所有道路。
——这地方就是后世的水泊梁山,但面积比后世的梁山广袤百倍,属于梁山泊加强版。
眼下,鲍信成了这个大号梁山泊的山大王。
鲍信是泰山平阳人,其家族也是平阳名门——平阳鲍氏是光武帝的开国勋臣,其祖上也曾祖孙四代连任三公九卿,家族世代官居两千石以上。
几年前,到处勾搭豪门的何进辟鲍信为骑都尉,让其在泰山招兵买马。
等鲍信招揽了人手,却赶上雒阳之乱,何进没了。
受张邈邀请加入关东联军之后,先是鲍韬被杀,后是救援曹操时被徐荣击溃,看似强大的关东联军像个笑话般快速溃散,袁绍跑路消失,鲍信也成了叛逆。
于是鲍信回了泰山老家,并为昌豨提供资金,暗中鼓动昌豨取徐州。
刘备包围网本来就是关东联军组织的,鲍信当然也参与其中。
可随后不久刘备就发了招标令,带几十路黑社会围剿泰山贼。
鲍信见机得快,快速带着财产撤离了泰山,领着族人与部曲到山阳避祸。
这年头,举家离开祖地,放弃祖宗坟茔,是大不孝。
而剿灭昌豨后,刘备立刻就让曹操灭了孔家,这是在警告其它名门,也是为了清理泰山顽疾。
但在鲍家人看来,孔家这样的名门都被刘备诛杀,那鲍家就更不用说了,毕竟鲍信也是和孔融孔伷一样的叛逆,也一样暗中支持过昌豨。
于是鲍信一条道走到了黑。
这段时间,鲍家一直盘踞在巨野泽,并且收编了原本盘踞在此的山贼。
人在逆境时总是会爆发一些潜能,而且鲍家的底蕴和财产本就不少。
当了山大王之后,鲍信用上了泰山贼逼人上山为寇的法门。
毕竟他军中余部本就是泰山贼出身。
先是散尽家财招揽贫民,再自曝身份,以连坐之罪恐吓,归陇了不少流民。
然后逼人杀官,煽动抢劫粮食或是联合抗税,在巨野一带到处作案。
巨野这地方大部分耕地被淹,生活艰难,但越是艰难的地方,搞这些事就越容易。
借着刘备一次又一次的招标令,大量黑社会到处活动,鲍信的梁山军反倒不太引人注意。
不到一年,鲍信就干掉了巨野所有官吏和土豪,汇聚了将近两万农兵。
都当了山大王了,鲍信也不再守着自己国相、豪门、名士等身份——有时候,把遮住眼睛和心智的身份全部拿掉,天地都会为之一宽。
鲍信学会了低头向下看,看那些一直在身边,但以前却没有注意到的人。
比如于禁。
于禁曾是泰山巨平的黑社会,而且也是昌豨的朋友,在鲍信担任济北相的时候就被征募,是鲍信的老部下了。
由于没什么背景,而且于禁也不是那种武艺高强之人,不怎么起眼。
直到昌豨被刘备讨灭后,有一些逃出泰山的贼人跑来投奔了于禁,虽然不多,但这些泰山贼却是精明悍勇之辈——当时那种几十路人马围剿的情况,能跑出来的都是聪明人。
于禁手下也就有了两百来人的班底,个个精锐。
鲍信发现于禁部曲虽少,却精锐严整,便让于禁督军执法。
此前鲍信没有太多中层干部可以用,只能让族人领军。
鲍家的族人本就不会治军,以致部队纪律极差,内部欺压不断,且经常在周边各县劫掠,整体极为散漫。
而且极限暴兵能快速获取实力,但却无法维持军需,鲍信有兵无民,巨野这个梁山泊可不适合种田。
这也使得鲍信这个山大王处境并不好,周边各县本来就敌视梁山贼,只是没多少人知道巨野泽的梁山贼换了人而已。
于禁督军后,列出了军法条例,执法极其严格,违法必斩。
鲍信自己不能杀同族叔伯兄弟…而于禁敢杀。
在杀了鲍家好几个族人之后,于禁建立起了军法官的威望,各部对军法有了畏惧,也使得鲍信这个草台班子开始向真正的军队靠拢。
当然,这也使得鲍家很多人对于禁极其憎恨。
部下都能守法听令之后,鲍信也开始学着黑山张燕,开始对周边各县的百姓提供保护,并收取粮草作为保护费。
全新的“梁山军”也真正有了盘踞一方的基础。
不过,兵太多未必是好事,不可避免的会吸引周边各县的目光——再这么发展下去,必会招来大军围剿,上招标令也大有希望。
而此时,陈王刘宠打出了辅汉大将军旗号,表示要对抗刘备迎回天子。
鲍信立刻响应,带兵夺取了山阳郡治昌邑县。
昌邑的军械不少,再加上秋季刚收的粮食,算是将鲍信这支“梁山军”武装成了军队。
但鲍信没有自表官职,也没打算真的和刘宠联手——他响应刘宠,只是因为刘宠能吸引火力,反正现在梁山军也藏不住了。
在张飞退兵的同时,刘岱来到了鲍信军中。
“鲍兄此处倒是隐秘,叫吾好找…鲍兄为何不在昌邑?”
刘岱看起来有些狼狈,但仍然摆出了一幅大人物的样子。
鲍信看着张飞退去的方向,闭了闭眼,转头看向刘岱:“使君为何会来我处?不是说好各自于郡内取势吗?”
“吾部受桥瑁所累,被那张辽击溃,失了大半,如今东郡已失…鲍兄此处兵强马壮,不知鲍兄可愿借些兵马与吾,也好返攻东郡。”
刘岱看了看于禁带着的精锐,眼里多少有些羡慕。
“反攻东郡?”
鲍信笑了笑,转头看向于禁:“文则,张飞既退…我等可要进军追击?”
“不可追…张飞部曲善战,在湿地水泽他们难以适应,但若出了水泊,我等必不是其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