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78章 夺天之贼(1/2)

次日,两个大汉忠臣一同率军回京。

部队分驻于雒阳各个紧要兵舍。

但是刘协没回雒阳。

刘备让赵云和貂蝉带着刘协再体验一天民间疾苦。

因为刘协还在尝试挨饿的滋味。

这孩子很有耐性,真的两天没吃饭了,中间饿慌了啃了几口草,但依然在坚持。

刘备甚至有点担心他会不会饿死,所以让赵云盯着,免得出什么意外。

陪同刘备入朝的是张飞。

董卓带的人叫华雄,这是董卓的门下督,也就是亲兵头子兼本部督军,性质和赵云差不多。

华雄与张飞体型相似,都是膀大腰圆的打手模样,满脸横肉,看着就不太好惹。

不带赵云带张飞,当然是因为张飞比较心狠手辣,啥事都干得出来。

董卓不带牛辅带了华雄,估么着也是这个意思。

董卓先行入朝,让侍中寺派人请百官于前殿议事。

侍中伏完啥也没说,直接吩咐手下办事。

董承是侍中侍郎,名义上是伏完的下属。

见董卓回京便开朝会,董承面露喜色,亲自带人奔走于百官府邸,相当积极。

下午,百官进殿。

刘备看了董卓一眼,站到了殿前宣政官的位置,面对百官。

按规制,这应该是主持政务的三公所站的地方,也是离皇帝最近的位置,若是刘协已经登基,刘备辅政倒也可以站这里。

但现在刘协没登基…

而董卓站到了朝堂侧面,正面对着刘备,百官在其右手——这是以前何进的位置。

太后被董旻请了出来,看着刘备和董卓在殿内的站位,太后的腿明显有点软。

刘备转身行礼,态度恭敬,但太后连还礼的动作都做得磕磕绊绊。

董旻扶着太后在阶上站定后,下了台阶,走过刘备身旁时低语了一句:“太后清明。”

刘备朝董旻点了点头。

其实董旻的意思是…他已经‘说服’了太后,太后现在会懂事的。

董卓挥手让董旻入列。

董旻站到了董卓原本该站的地方——武官第三列,前将军位。

牵招在董旻身侧,这是刘备原本该站的右将军位。

实际上这也是第一列,因为前面的大将军,骠骑、车骑将军都没了,卫将军缺额,左将军皇甫嵩还在扶风与韩遂马腾对峙。

张飞站到了光禄勋的位置。

而华雄所在的位置,原本应该是执金吾。

光看站位,刘备和董卓的人可以将其理解为公平分赃。

但在其它人眼里,这就是刘备和董卓正在针锋相对…

贾诩没入朝堂,他在尚书省官署等着写诏令,尚书令的印绶此刻就在贾诩手边。

因为贾诩是刘备和董卓都信得过的人。

殿内百官都能看出来,今天的气氛好像有点不太对,但由于董承已经私下联络过不少官员,很多官员的理解也就有了那么点偏差…

刘备眼下的行为其实已经算是逾制,但却又是辅政大臣该有的地位,也是故意给人递了话柄。

董承站在班列中,与几个官员相互对视。

议郎何颙(yóng)先行出列:“右将军,朝廷自有礼制,先帝驾崩,储君未极,当由太后摄政…右将军今日自居銮台之侧,似有僭越之意…”

刘备瞟了何颙一眼:“僭越?太后尚未开口升朝,你就蹦出来嚷嚷…是谁僭越?”

何颙转头看向太后:“臣何伯求,接打更人举告,告刘备谋害史侯!请太后彻查此事…今刘备又有悖逆僭越之举,此等奸臣不当居于朝堂之上,更不当为储君之师…”

太后扯了扯脸皮子,却没说话。

刘备也冷冷看着他,没有辩驳。

朝堂也有点安静,居然没有哗然。

何颙感觉情况似乎有点不对,感觉好像和董承的说法有点不太一样…

但侍御史郑泰已经跳了出来:“臣附议!刘备谋害史侯,有都乡更人为证,当立刻查办,以免储君受奸人诡教…”

“臣附议…”

“臣附议!”

随后,一串官员站出来。

大多数人刘备都不认识,只认得领头的几个。

议郎何颙,侍御史郑泰,尚书郎周毖,城门校尉伍琼——全是名士,而且如果刘备没记错的话,这些人似乎个个都能和袁绍沾点关系。

同时,再加上侍中侍郎董承,这几个领头的刚好涉及了朝廷各个部门。

刘备看着他们笑了笑,仍然没有反驳。

倒是董卓在旁边出言:“仅凭打更人举告,便要论右将军之罪?若此事乃攀诬呢?”

场面变得有点诡异,这些官员可能没想到董卓会出来质疑。

董承出列:“此事是否诬告尚未可知,所以才该彻查。事涉皇子,按律,嫌疑之臣当暂时禁足…我等皆秉公办事,请太后示决。”

“真没想到…你们连栽赃都栽得这么拙劣…”

刘备摇着头笑了:“我本来还以为你们有什么好手段,还准备学习一二的…”

“刘备,朝议之地也如此放肆!无论是否是你谋害史侯,跋扈朝堂之罪难以免之!如此无礼小儿,怎能做储君之师!”

何颙又开始抓把柄。

这其实这是朝堂的常态,相互指责吵吵嚷嚷才是正常现象,不复之前的安静,反而使得朝堂等人没那么紧张了。

“嗡…”

刘备没说话,发出声音的,是他拔出横刀时的细微声响…

直到此时,百官才发现,刘备竟然是佩着横刀入殿的!

百官看了看董卓,发现董卓竟也佩着剑。

他俩之前都是独自站在班列之外的,朝堂人多,刘备和董卓的佩剑都是战场用具,比较朴素,百官又有解剑脱履的惯性思维,还真没注意到。

刘备手中横刀闪着冰冷的寒光。

刚刚还嘈杂的朝堂,此刻比南宫崇德殿的灵堂还安静。

“益德,拿下这些贼子,此必为袁绍同党。”

刘备瞟了何颙等人一眼,直接下令抓人。

张飞像拎鸡仔一样拎着何颙的后领,将其提到殿门,一群兵士入殿将其双手押在了身后。

“刘备!你欲效梁冀之事乎?无故攀诬我等?谋害史侯之罪尚未…呜…呜…”

何颙大惊,正待大骂,却被鞋子塞上了嘴。

“你们可以攀诬吾兄,却不容别人攀诬你们,哪来的这种道理?”

张飞凑近何颙低声道:“再说…你和袁绍的关系连我都知道…”

党锢时,何颙就是袁绍救的,做不了官的时期,还经常私自跑到雒阳与袁绍一起搭救党人,是袁绍的铁杆好友,大多数官员都知道的。

郑泰、周毖、伍琼等人满眼慌乱:“董将军!刘贼跋扈,请董将军做主…”

董卓举步而出,咧嘴笑了笑:“玄德说得没错啊,你们连栽赃都栽得这么拙劣,又没点胆识,枉自有些名声,却无才无德,怎配立于朝堂?华雄…抓捕袁绍逆党!”

华雄也站出来,大概是见了张飞方才的做派,也拎着郑泰后脖领往殿门扔。

没几下,出来举告刘备的官员全都被张飞和华雄扔到殿门,刘备和董卓的兵士在大殿门口将这些人绑成了一串。

朝堂彻底鸦雀无声。

“…今日急召诸公前来议政,是为讨伐逆贼袁绍之事。”

刘备再度开了口:“贼人袁绍,祸乱禁中,谋害陛下,行刺储君,掳杀史侯…种种罪行罄竹难书,恶逆无道亘古未有!”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