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六十章 搴旗斩将大青兕(1/2)

刘萼在前线指挥兵马继续与天平军厮杀,听着身后角声与鼓声大作,不仅仅没有松一口气之态,芒刺在背的感觉却是越来越重了。

且说金军为什么敢来与人数差不多的汉军大决战,那是因为在高级军官脑中有一个账本。

那就是:金军正军的步卒战力与汉军步卒差不多,但是骑兵要精锐许多。

到时候用三万步卒顶住五万汉军步卒,金军三万骑兵将汉军一万骑兵击溃之后,就可以将汉军包圆,万事大吉了。

然而与刘淮的庙算一样,算计的很好,但具体打起来就是完全另一种模样了。

刘淮最先的打算是用精锐甲骑缠住金国骑兵,然后用步卒大阵进击绞杀,从而复刻一遍郾城之战。

可谁也没想到的是,辽骑营实在是过于生猛,这些归化的女真人与契丹人打仗完全是不要命的,以至于金军六千多契丹兵,竟然被三千余汉军轻骑轻易击溃,到现在还没收拢起来。

如果说契丹人的失败是情有可原的话,那刘萼就有些罪无可恕的意味在其中了。

天平军突前的兵马九千余,被四千金国甲骑分割成四个小阵,刘萼率领一万四千余汉儿步卒进攻,打了近两个时辰,才在甲骑的配合下,拆了天平军最右翼的一个小阵。

就这,还没有尽全功,不止没有把这两千崩溃的汉军斩尽杀绝,甚至还没有拦住罗慎言所部的补位。

说实在的,就凭这种战果,若不是刘萼好几代人的跟脚在幽燕无误,纥石烈志宁都得怀疑这厮通敌了。

汉军正面几乎是无法撼动的,侧翼同样难以进攻,绕行侧击的兵马无不是在半路就被拦下,此时厮杀正酣。

战局脱离庙算如此之多,此时再加上汉军火炮的亮相,金军高级军官们心生危机感,想要主动出击,以挽回国家颓势,那就真的是理所当然了。

乌延查剌所想的与纥石烈志宁差不多,不过他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清醒,没有独走,而是用旗语与号角告知了中军他接下来的行动,待到纥石烈志宁的中军举起红色旗帜时,方才带着麾下甲骑列队整齐,陆续出动。

近五千甲骑蜂拥而出,声势极其浩大,而更加声势浩大的则是金军后军与中军的集体前移。

金国中军此时还有六千余步卒,四千余甲骑,后军则是一万步卒。

两万余步骑混编的兵马同时前压,使得在一线作指挥的辛弃疾立即紧张起来。

说实话,虽然汉军步卒的战力要比金军步卒高上一大截,此时也击溃了金军好几阵,甚至斩杀了两名汉儿军统制,一名女真行军猛安,但是天平军同样是有些疲惫了。

人都不是铁打的,在经历两个时辰的厮杀之后,即便有阵型内部的轮换,战力尚存,但普通士卒手脚酸软,腹中饥饿也是在所难免的。

金军全员压上,那么天平军还能不能支撑下去,那就真的说不准了。

辛弃疾站在一辆垫高的马车上,举着望远镜,观察局势片刻之后说道:“传我将令,让东平军放弃车阵,列阵向前。

石七朗与李秀两部从两翼进攻,东平军从中翼进攻,先金贼一步,将金贼步卒击溃!”

汉军的望远镜已经做出来了,但由于使用的乃是天然水晶,工匠的手艺也在磨合之中,所以良品率不高。

再加上时间不长,所以也只做出来三个比较完美的,此时分别在魏胜、刘淮、辛弃疾手中。

当然,在平原战场,数万骑兵奔驰不休,以至烟尘四起,望远镜再厉害也不能穿过烟尘看人,也没有太大用处,所以辛弃疾只是用了片刻,就将其小心放回到木匣子里。

辛元英领命而去,刚刚找到军使,就见天平军之后喧哗声大作,鼓声与角声响起。

军使穿过纷乱的战场,来到辛元英身前,大声说道:“辛统制!

都统郎君有令,选锋军与东平军合军一处,正面迎击贼军。

天平军暂时歇息片刻,再与大军一起西进!”

辛元英连忙带着军使来到辛弃疾所站的大车之上,军使将刘淮的军令复述一遍之后,辛弃疾望着身后真正裂解的车阵默然片刻,方才看向了辛元英。

“阿英,金贼的中军刚刚有动静,都统郎君的军令就抵达了,肯定不是临时下达的。

你说,是不是因为大郎君担心我这里出岔子,敌不过金贼呢?”

辛元英原本额头就已经汗水淋漓,闻言愣住之余,更是浑身冒汗。

这简直就是个死亡问题,不过既然是军事,总管所问,他自然也不能不答:“大郎君与总管交心,乃是起于毫末的生死之交,如何是信不过呢?

不过兵凶战危,战事惨烈。

大郎君担心总管安危,也实属正常。”

辛弃疾扶着腰间重剑点头,以示认可了这个说法,但是依旧言语不停:“可我毕竟是大郎君亲自任命的前军总指挥,若是此番只有苦劳却没有功劳,如何能服众,又如何能在来日主持方面,为一任元帅?”

辛元英有些无奈,却又有些莫名惶恐,艰难吞咽了一口唾沫之后,对着自家将主外加兄长说道:“总管要说什么可以直接下令,末将虽然不才,却也不是贪生怕死之辈。”

辛弃疾扶着重剑,缓缓点头,随后拔出剑来,向前一指:“我意在后续兵马抵达之前,先去拔了那面大旗。

既是为后续兵马开辟前路,又是彰显我军威仪,堪称两全其美。”

辛元英顺着剑锋的方向望去。

辛弃疾所指的正是刘萼的刘字大旗。

辛元英有些愕然,不明白为何辛弃疾会突然如此激进,然而联想到他之前所言,立即有恍然大悟之状。

自家兄长可能因为都统郎君刚刚的命令,而担心中枢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想要做出一些事情来给刘大郎看。

这……这二人难道在此时起生分了吗?

就在辛元英失神慌乱的片刻,又有几名军使从后方赶来,各自举着己方统制部的旗帜。

“辛总管,选锋军请令!”

“破敌军请令!”

“前军请令!”

“左军请令!”

“东平军请令!”

在辛元英目瞪口呆之中,面对几名统制官一起派来表态的军使,辛弃疾只是理所当然的下达了军令:“我将要亲率天平军率先进攻,为后续兵马赢得列阵时间。

后续兵马列大横阵,以选锋军居中,向前扫荡金贼!”

“回去告诉各家统制官,都统郎君不顾安危,亲自吸引金贼马军。

诸位身为人臣,自当尽心竭力。

此时前军第一锋已经集结了近三万兵马,而我这个临阵指挥的总管也将不计生死,此战必胜!”

各个充作军使的参谋军事或者副将纷纷拱手,立即转身离去了。

而辛元英则是有些赧然。

这哪里是刘淮与辛弃疾起了生分,互相生疑?

分明是辛弃疾早就预料到刘淮会将前线三万步卒的指挥权全都给自己,而辛弃疾则为了不辜负这份知遇之恩,要拼死作战到底了!

“阿英!

阵中还有五百养精蓄锐的兵马,予你三百,为我之后。”

辛弃疾跳下大车,跨上战马:“我将亲率二百甲士,为第一阵!”

“喏!”

辛弃疾这里还在组织兵马,而石七朗所部前军与东平军就先动手了。

被锁在天平军与东平军车阵之间的金军甲骑还有数百骑,他们是最先遭殃的。

已经养精蓄锐许久的东平军分开了车阵,蜂拥向前,以方阵进击,将金军甲骑逼迫到无法转圜的程度之后,上砍骑士,下砍马腿,很快就将这数百甲骑处理干净。

而从左翼绕行的石七朗所部两千余精锐步卒缓步向前,与李铁枪并肩而立,将战线继续拉宽。

刘萼担心汉军拉宽战线之后,会从侧翼来包围自己麾下步卒,不得不下令让千余预备兵马支援己方右翼。

此时的金军步卒大阵已经由于不断分兵,形成了两边重,中间轻的哑铃结构。

刘萼身侧只有两千余人。

不过在刘萼看来,身后的纥石烈志宁已经集结兵马,发动总攻,最多两刻钟之后,就会有支援兵马抵达,此时兵力薄弱也无伤大雅。

然而就在千余兵马离开后不久,刘萼就猛然发现,身前正对着自己的天平军六花阵突然分裂开来,形成一个个小阵,其中数百甲士在一面青兕大旗的带领下,大声呼喝着向自己攻来。

刘萼见状,竟有些不真实的虚幻感。

这……这好像是辛弃疾的大旗。

他不是汉军的前阵总指挥吗?

怎么就直接杀出来了?

种种疑问只是在脑中闪过一下,然后刘萼就勃然大怒起来。

原本这厮就属于养尊处优,从小到大没吃过亏的那种勋贵子弟,再加上能力还算说得过去,以至于性子十分骄横。

可今日,刘萼被汉军压着打不说,又被己方各路将军嘲讽呵斥,心中早就窝火了。

眼见辛弃疾竟然敢率领数百兵马,来攻打自家中军,刘萼直接就被气乐了。

“这大青兕轻视于我,你们谁能为我分忧?!”

刘萼对着身侧亲信子侄大声说道:“谁敢去斩了大青兕的首级,以此扬名幽燕?!”

骄横的将军自然会有骄横的部将,很快就有几人大声回应:“末将愿往!”

天平军步卒方阵确实坚固异常,十分棘手,但辛弃疾既然从方阵中出来了,又是处于进攻姿态,以步卒配合骑兵进击,岂不是手到擒来?!

刘萼满意点头,指了指一人:“刘伯谋,你率本部迎击,张恨晚,李子合,你们二人为刘伯谋之后。

共计一千兵马,一倍于大青兕,若还拿他不下,军法处置!”

三人立即点头应诺,随后带领自家兵马,踏着夏日的黄土,卷起阵阵黄色烟尘,向着辛弃疾杀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