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倾囊相助(1/2)
“云王神勇,凤临帝国万岁。”林毅看见民众的情绪被调动起来,立刻举起手,喊道。
人性的心理就是如此奇妙,看见有人带头,百姓们都一波接着一波喊道;“云王神勇,凤临帝国万岁。”
“战必胜。”林毅继续喊道。
“战必胜。”百姓们和五千士兵异口同声的跟着喊了起来。
“林毅继续鼓舞士气民心,引诱道。
“此战必胜。”
高烨云看了身后的林毅一眼,给了他一个赞许的眼光,然后他对着前方的百姓喊道。
“守我河山!”
“守我河山!”老百姓听闻,立刻欣喜异常,他们是真心欢呼着。
簇拥的人群中,一个眼神始终不离高烨云。
凤临帝国帐营。
一辆马车缓缓的在帐营外停了下来。
马车有乌木细雕的门扇,车门前另挂了一副湘妃竹细篾车帘,如同夜幕星空,青帘上勾着无数尾指甲盖大小的金铃,玲珑可爱,颤颤而动,叮当齐鸣。
马车豪华不说,拉车的马,前面四匹白马,押后六匹黑马,中间两匹红鬃,具是纯色。
马的皮毛更是抹了油似的,水光滑亮。
连六个车夫的穿戴都是同款一色的绸衣锦靴。
不等车主人通报,守卫便疾步过来接了名帖递进去,车马在门前暂候。
门房递帖子进去时,高烨云正斜靠在帐营的椅子上沉思。
天青色的锦袍,底纹绣花。
衣袍闲闲而着,不束不缚。
一头青丝随意晴了一下,用了根白玉簪插着。
半眯着眼,半醒似睡,如同此刻暖暖春阳般慵懒。
接过帖子。
烫金贴面,无字无画,只在中间夹了血红的花瓣。
高烨云直起身,抬头问道:“人呢?”
“在外候着呢。”
“请!”
“是!”守卫退下。
高烨云见到来人,眼中有笑意。
只见来人一袭浅淡的粉红颜色长袭纱裙纬地,外套玫红锦缎小袄,边角缝制雪白色的兔子绒毛。
一条粉红色段带围在腰间,中间有着镶嵌着一块上好的和田美玉。
在段带左侧,一块上等琉璃玉佩挂在腰间。
一头锦缎般的长发,用一支红玉珊瑚簪子簪着。
在发箕下插着一排挂坠琉璃帘,更显妩媚雍容。
雅致的玉颜上画着清淡的梅花妆,原本殊璃清丽的脸蛋上因成了女人而褪怯了那稚嫩的青涩显现出了丝丝妩媚,勾魂慑魄。
若是原似嫡仙般风姿卓越倾国倾城,现却似误落凡尘沾染了丝丝尘缘的仙子般。
令男子遽然失了魂魄,但最另人难忘的却是那一双灿然的星光水眸。
“参见云王。”来人轻启朱唇,欠身行礼。
“苏小姐,免礼吧!”高烨云看向来人,笑了笑。
“坐吧!”高烨云坐在椅子上,又招呼苏陶坐下。
苏陶谢过,便坐下了。
“云王此番首战告捷,城中百姓,无不欢呼!
云王真是好不威武啊!”被称作苏小姐的人笑意盈盈。
(本章未完,请翻页)
高烨云看着眼前的女子,见她一脸笑意,道:“苏小姐取笑了。
此次取胜还是仰仗苏小姐鼎力支持。
若不是你提供了充足的油,本王又如何能够轻易战胜。”
“云王,可别再给我戴高帽了,我不过是提供了一点物资罢了。”苏陶忍不住大笑起来。
那样明媚的笑容,一时间让高烨云看痴了。
“云王,其实此次前来是想问问你,可还需要什么物资?
我说过的,倘若哪天你有需要,我定会倾囊相助。”苏陶稍稍敛了笑意。
“苏家不缺钱财,云王倒不必替我俭省了。”苏陶见高烨云没有说话,道。
“苏小姐的好意,本王铭感五内。
若是有需要,定不会向苏小姐客气的。”高烨云知道苏陶的心意。
不管是送物资的心意,还是其他心意。
“见你安好,我也该走了。”苏陶说着起身便要走。
“才刚来,便要走?”高烨云问道。
“想必云王军中还有很多要事处理,苏陶不便叨扰。”苏陶道。
“既是来了,喝口茶总是不占时间的。”苏陶一向是个善解人意的女子。
虽然自己军中要务繁多,但是总是想跟苏陶多待一会儿的。
“既如此,那就多叨扰云王一盏茶的功夫了。”苏陶笑笑,自己又何尝不想多和云王呆在一起呢?
只是云王是个成大事之人,这些儿女私情,倒是不能急在一时了。
只要能看见他安好,自己便心满意足了。
正说着,便有人奉上茶。
“军中粗茶,自是比不得府上的好茶,苏小姐不要嫌弃啊。”高烨云亲自给苏陶倒了茶。
看见高烨云亲自道岔倒茶,苏陶哪还管什么茶的好坏?
仿佛那从茶壶中倒出的不是茶水,而是一片浓浓的情意。
苏陶执起茶杯,抿了一口茶,道:“云王,你这茶,是苏陶喝过最好的茶。”
高烨云挑眉看着苏陶,眼底都是笑意。
已是第七日,凤临帝国援军还未到。
城墙高台上,高烨云居高临下盯着不远处杀气腾腾的中玄国大军。
中玄国黑色的旗帜迎风烈烈飞扬,远远望去,整个中玄国大军兵马气势磅礴,恍如黑色的浪潮随时都会席卷而来。
在边城三里地扎下营寨,景黎和副将便亲自上到塔楼上,举目眺望凤临帝国边城的情况。
凤临帝国边城面积大,能囤积十万大军,可见城池之宽阔。
凤临帝国边城城高墙后,城上将士盔明甲亮,将士如林,站在那里,仿佛一面钢铁城墙似的。
看罢之后,景黎暗暗咧嘴,此战不易打啊!
想着,他问身边的吴广道:“副将,你看此战我军当如何应对?”
副将来回拨弄了一下作战沙盘,说道:“敌军号称精兵数万,但昨日观战时,我发现似乎并非如此,恐探子情报有误。
我方应一鼓作气,拿下城池。
况且我军深入敌方,刚刚受挫,士气本就有所下降,不宜拖之,拖则兵疲,疲则不能战。
我军攻城之械坚利,将士皆急于求战,这是我军的优势。
综合来说,我认为强攻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
景黎无奈道:“强攻历来都是下策,唤吴广来。”
过了一会,吴广来见,问景黎有何事召见。
景黎将要工程之事告诉吴广。
吴广取来边城图纸,开始与景黎探讨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