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悟空脱困(1/2)
第211章 悟空脱困 唐皇李世民欲选择一位大德高僧,前往西天大雷音寺求取大乘真经,此消息一经传出,顿时在佛门引起轩然大波。
如今,大唐境内的所有佛门,只有小乘佛经流传,陡然闻知西方大雷音寺有大乘佛经可以传下,这对于佛门中人而言,自然莫大的吸引力。
更何况西天大雷音寺乃是佛教发源之地,我佛如来所在之地,是所有修佛之人心目中的圣地。
而且前往大雷音寺求取大乘真经,还能有机会证得佛果,从此成佛作祖,不死不灭,这是何等诱惑!
听闻大唐距离西方大雷音寺有十万八千里之遥,一路之上不仅要翻山越岭,还要面临各种妖魔鬼怪的威胁,那些佛教门徒纷纷打死了退堂鼓。
而那些有决心、有信念的大德高僧,几乎都是一些年老体衰之人。
这些大德高僧怕是还没有走出大唐境界,就已经累死了!
想要挑选一位取经信念坚定,不畏凶险,并且还要精通佛法的高僧,代表唐皇前往西天大雷音寺求取真经,这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唐皇金口一开,那些朝廷官员自然要行动起来。
此时正值水陆法会期间,大唐有名有姓的高僧至少来了八成之多,刚好可以从中选择。
而玄奘的名声早就在水陆法会上渐渐传开,很快就进入朝廷的视线当中。
主要是玄奘各方面条件都太合适了,不仅是精通佛法的高僧,更是身强体壮之辈,简直就是天生的取经人。
于是,玄奘这么一个三十出头的高僧,瞬间就吸引大唐官员的目光。
调查玄奘的来历后,发现是老国公殷开山的外孙,身家清白,正是绝佳人选。
在知道玄奘的身世之后,在唐皇李世民看来,玄奘便是最佳的取经人选。
大唐国公后裔,又有勇有谋,没有哪位高僧比他更加适合!
随后,唐皇李世民派遣内侍宣召玄奘入宫觐见。
玄奘相貌堂堂、落落大方的模样,顿时便获得李世民的好感。
西天取经遥遥十多万里,一路必然通过许多国家,而玄奘代表唐皇李世民前往西天求取真经,也就代表着他和大唐的颜面。
如果玄奘相貌丑陋,那岂不是丢脸丢到国外?
西方诸国之人定然暗暗嘲笑大唐,竟然连个脸面都没有。
与玄奘交谈之后,李世民就对玄奘更加满意,当即与其结拜金兰,册封玄奘为御弟,代他前往西天大雷音寺求取大乘真经。
玄奘乃是金蝉子转世,一心向善,更是十世行善积德的高僧。
他前九世都死于西天取经路上,可以说,西天取经的执念早已烙印在灵魂深处。
只见玄奘双手合十,双眼中满是虔诚与坚定之色,向着李世民道:“小僧愿往西天大雷音寺,为陛下求取大乘真经。”
李世民闻言大喜,朗声道:“果真?”
玄奘颔首道:“出家人不打诳语,贫僧求不得真经,无颜叩见陛下天颜!”
次日,唐皇李世民亲自为玄奘送行,而观世音菩萨师徒化作疥癞和尚,当街贩卖如来佛祖赐予的佛宝九环锡杖和八宝袈裟。
那锡杖和袈裟佛光熠熠,艳艳生辉,顿时吸引了宰相萧瑀的注意,连忙前去询问价格。
那癞和尚道:“不遵佛法,不敬三宝,强买袈裟、锡杖,定要卖他七千两;若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便送他结个善缘!”
萧瑀闻言大喜,将这事禀报给唐皇李世民。
随后,唐皇李世民便要出重金买下这锡杖、袈裟,赐予玄奘。
那癞和尚听闻玄奘要前往西天求取真经,连道不要钱,愿将这锡杖、袈裟赠予玄奘,助其一臂之力。
玄奘披上袈裟,手持锡杖,真真浑如极乐活罗汉,赛过西方真觉秀。
锡杖叮斗九环,毗卢帽映多丰厚。
诚为佛子不虚传,胜似菩提无诈谬。
这时,那癞和尚方才显化真身,正是观世音菩萨临凡。
唐皇朝天礼拜,众文武跪地焚香,士人工贾俯首跪拜,高呼“拜见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看着玄奘道:“西天取经一路艰险,望汝能保持本心,克服重重困难,瞬间取得大乘真经!”
说完,观世音菩萨的身影便消失不见。
有菩萨背书,众人看向玄奘的眼神更加崇敬。
唐皇带着满朝文武,将玄奘送出长安城,又赐予他紫金紫金钵盂,作为途中化斋所用。
李世民取出酒杯,倒了一杯酒,又从地上拾了一撮尘土,弹入酒中,道:“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玄奘方才明悟捻土之意,谢恩饮尽,拿上出关文牒,带着两个护卫,辞谢出关而去。
唐皇李世民看着玄奘远去的背影,眼底深处的阴霾一闪而逝。
作为一国之君,却被强行带入幽冥,逼得大办水陆法会,心中岂能没有恨意!
只是忌惮佛门势大,再加上神佛伟力深不可测,不得不忍下心中的屈辱。
城隍法域中,王明臻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这佛门行事,还真是滴水不漏,不给任何人谋划的余地。
不仅为玄奘安排了三个神通广大的弟子,还有护法珈蓝和六丁六甲等护法神将庇护。
甚至为了防止玄奘被那些无法无天的妖魔给吃了,亦或是遭遇生老病死,竟然赐下九环锡杖和八宝袈裟这两件至宝进行庇佑。
锦襕袈裟在身,玄奘可以说是不惧水火,不惧百毒,甚至就连生病也不可能,杜绝了各种意外情况。
若非王明臻从五百年前便开始布局,又足够小心谨慎,他的布局怕是早就被佛门强者洞悉端倪。
不过,如今大势已成,西游之路的难度已经增强千百倍。
想到唐玄奘师徒四人,还有漫天神佛即将被西游劫难折磨的欲仙欲死,王明臻就莫名开心。
长安城附近的官道还算平整,可以策马奔腾。
但离开都城十余里,官道便年久失修,坎坷不平起来。
王明臻早就命令大唐境内各城隍,将玄奘西行之事托梦给沿途官吏。
于是,这一路上虽然道路难行,但是每到一地都有官员设宴迎接。
仅仅大唐境内,玄奘就走了整整一年,整个人都胖了数十斤,活脱脱的油腻和尚!
然而,大唐疆域虽广,但也有界限存在。
离开大唐境内后,风餐露宿,攀山越岭,啃食干粮,这让玄奘都隐隐有些无法接受。
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经过一年的奢靡生涯,无论是玄奘,亦或是两个护卫,都已经习惯了官府设宴接待的美好生活!
两相对比之下,他们越发难以接受如此的生活。
也就是玄奘佛法高深,意志坚定,否则早就和那两个护卫一般,心生悔意。
经过半个月的跋涉,玄奘一行终于来到双叉岭地界。
双叉岭三妖是王明臻随手布下的闲棋,也到了发挥作用的时候。
三妖将玄奘一行抓住,好酒好肉的伺候着,强逼玄奘给他们讲解佛法,丝毫不给玄奘西行的机会。
本来护法珈蓝见三妖诚心佛法,心中还颇为高兴。
但等到玄奘被强行滞留一个月后,他们看向三妖的眼神满是杀意。
最终,还是太白金星出手,暗中慑服三妖,三妖这才放任玄奘一行继续西行。
看着玄奘身旁活蹦乱跳的两个护卫,太白金星满脸苦笑,不知该如何是好!
暗中守护玄奘的护法珈蓝对视一眼,暗中施法,玄奘等人前行的路上顿时出现两个陷阱。
果不其然,那两个护卫先后不小心掉入陷阱之中,殒命当场,死不瞑目。
玄奘与两个护卫朝夕相处,长达一年之久,感情极深,当即悲痛欲绝,盘膝在地为他们念诵往生咒。
这时,一道身影手中提着几只猎物,口中唱着山歌缓缓而来,正是镇山太保刘伯钦。
随后,刘伯钦热情邀请玄奘前往家中做客,他老父刚刚去世,想请玄奘做一场法事,超度老父亡灵。
玄奘欣然前往,没有任何迟疑。
为刘伯钦亡父超度后,玄奘也有些疲惫,昏昏沉沉的睡去。
半夜时分,一股阴风吹过,大地微微颤动,一道身影缓缓的从一座新坟中爬出,正是刘伯钦老父的坟墓。
那道身影好似枯树一般,头发花白,眼睛凹陷,浑身散发着腐尸之气,摇摇晃晃的奔着远处的刘伯钦家而去。
看似速度不快,但仅仅盏茶功夫,便已经进入到院子当中,直接朝着玄奘所在而去。
更诡异的是竟然无人察觉,要知道玄奘身边可是有护法珈蓝、六丁六甲等护法神将存在,可见这事并不简单。
只见那腐尸眼中闪过一抹凶戾之色,探出漆黑如墨的双爪,径直朝安睡的玄奘抓去。
玄奘依然是一副毫无所觉的样子,眼看玄奘就要丧生在那腐尸爪下。
这时,那件锦襕袈裟倏然迸射出无量光辉,佛光弥漫,硬生生将腐尸震飞出去。
“嗷!”
那腐尸发出一道非人的惨嚎,滚滚黑气溢散而出,顿时惊动玄奘身旁的一众护法神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