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三百一十一、容真是小公主殿下模仿本宫(2/3)

她眉眼平静,唇角向下,一张俏脸像日常时一样面无表情。

亭门口的气氛寂静了片刻。

容真回过头,继续抬脚离开。

王操之老老实实低头,乖乖跟上她的脚步。

二人一前一后的远去,从始至终什么话也没说。

亭内,容真走出去后,欧阳戎的注意就全部集中在手中的梨花木盒上。

其实对于王操之的能力,他还是比较相信的。

虽然刚刚这小子一直倒苦水,但是也不见他真的消极怠工,这代表目前的程度还是在他能力可以接受的范围以内。

而且王操之要是真做的不好,容真早就找上来,让欧阳戎换人了。

这不还没找他换吗。

问题不大。

还有,实话说,现在这大佛落地的关键阶段工地上谁不忙,大伙都忙,容女史也是,欧阳戎瞧见她脸蛋上都有些许疲色了,操心的事情不比王操之少,而且还是劳神… “算了,明天下午见容女史,再帮他说一嘴吧,刚刚忘了。”

欧阳戎嘀咕道。

俄顷,他揉了把脸。

携带梨花木盒,迅速返回了浔阳城。

“女史大人…”

“王掌柜休息好了,现在有时间?”

王操之话语说到一半就被打断,弱弱挠头: “有…有吧。”

“好。”

容真板脸,给王操之下了一道命令。

听到又是苦力活,后者跟蔫了的茄子一样,似是愁眉苦脸的离开。

容真目不斜视。

返回了浔阳石窟的临时营地。

她径直走进了一座临近佛首放置点的大帐,里面正有一老一小两位女子在聊天。

是宋嬷嬷与卫安惠… 约莫一个时辰后。

浔阳石窟外面,一条通往浔阳城的官道上。

安惠郡主的车辕准备启程,一群黑衣侍卫护卫在车前。

容真把卫安惠从营地送到了车辕前。

“郡主路上小心。”

“嗯,耽误容姐姐时间了。

容姐姐也要注意身体才是,和宋前辈一样…”

蒙有面纱的卫安惠回过头,温柔叮嘱,她吐字细声细语的,很难让人不心生好感。

容真摇头不语,偏头看了看身后跟着的四位女官。

“你们也一起回去,送郡主回城。”

“是。”

四位女官当即加入黑衣护卫的队伍中。

就在这时,营地那边匆匆赶来一位中年女官,手里拎着一只蓝灰碎花包袱,包袱似乎沉甸甸的。

“女史大人,这是不是您丢的失物?”

中年女官两手递上包袱。

卫安惠正两手托起裙摆准备登上车辕,登到一半,也闻言顿住,好奇回头。

中年女官语气犹豫:“好像是送客亭那边。”

“送客…亭?”

“没错,就是刚刚您去见欧阳学士的地方,王掌柜说,他就是在亭外低头看地时捡到的,当时您就走在前面,王掌柜说,肯定是您掉落的,让您务必收好了。”

“里面是什么,不打开看看怎么找失主,要不看看吧,可能不是容姐姐的。”

一旁的卫安惠奇怪的问道。

中年女史瞧见容真迟迟不伸手不接,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眼下听闻安惠郡主言语,又见容真也不阻止,她便去拆开了蓝灰碎花布包袱。

只见包袱内,躺着一堆崭新的女子饰品,有金钗银簪,有珍珠步摇,有翡翠手镯,还有珊瑚巧物… 几人一脸诧异,不禁看向容真。

“额…是,女史大人。”

“另外,处理完这事,你去通知下王操之,让他上午的事情做完别磨磨蹭蹭,赶紧回营地复命,下午跟着本宫去处理要事,今天才刚开始呢,歇什么歇。”

“明白了,女史大人。”

中年女史一脸古怪的拎着沉甸甸的女子昂贵首饰大礼包离开。

“真有意思,他们难道不知道容姐姐不缺这些金银珠宝首饰吗。”

车辕纱帘后方,卫安惠浅笑开口,有些打趣。

容真俏脸绷着。

“而且印象里,容姐姐好像也不喜欢这些花里胡哨的打扮来着。”

丢下两句话,冷冰冰宫装少女转身走人,也不给卫安惠反应的时间。

卫安惠目送着隐隐昂首笼袖、神似白天鹅的容姐姐背影远去,嘀咕自语。

“小公主殿下和她们模仿容姐姐?”

返回槐叶巷宅邸的马车内。

欧阳戎有些迫不及待的打开了梨花木盒。

盒内镶有红布垫,共同保护着一份帛书。

帛书的材质古旧,刚打开盒子就能嗅到一股混杂陈腐的奇怪味道、 欧阳戎捏了下鼻子。

他以前就没闻过这么难闻的。

应该是某种防腐措施,不至于让帛书腐烂。

欧阳戎打开车窗透了下气,取出一份准备好的丝绸手套戴上,这才开始,小心翼翼的取出帛书。

缓缓摊开。

帛书上有密密麻麻的墨字,字迹飘洒,有些狂草写意。

是一篇《桃花源记》的原文,落款五柳先生,是陶渊明的自号。

只要京兆元氏没骗人,这应该就是几百年前陶渊明的亲笔字迹了。

另外,这份帛书上还盖有不少印章,欧阳戎便瞧见了最显眼的京兆元氏私印,应该都是历代收藏者们的例行爱好——盖章。

欧阳戎摇头,他不是来关注这个的。

此刻手捧《桃花源记》,欧阳戎在颠簸马车内闭上眼睛,嘴里似是念咏着什么。

和寒士剑诀《归去来兮辞》一样,这《桃花源记》他早就倒背如流了,但这不是关键。

根据他自身的经验,只要是执剑人亲笔写下的、他所领悟的鼎剑剑诀,都会蕴含一份对应的鼎剑真意。

就像欧阳戎此前亲笔写出的半份匠作剑诀《题菊花》一样。

马车内,气氛寂静。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他试了三遍。

“这不是剑诀。”

欧阳戎突然睁开眼,长吐了一口气。

刚刚他心中毫无波澜起伏。

欧阳戎合上帛书,随手丢进盒中,低头看着它,眉宇露出沉思之色,呢喃: “除非说,这不是陶渊明的真迹,这是假的…但这可能性不大,京兆元氏毕竟是曾经的北魏皇族,家藏的真实性还是不低的。

“原本是以为,这《桃花源记》原稿与他们手里的桃花源图有关联,甚至…那副桃花源图就是一口鼎剑。

“这个猜测是大胆了点,但是谁让他们匠作道脉的铸剑师们这么喜欢‘剑非剑、鼎非鼎’呢。

“匠作和夜明珠都是这样,前者的本体形似一片琉璃鸢尾花瓣,现形时像一道‘弧面’,而后者的本体是珠子,显形时是一粒“光点”

… “这又是‘点’,又是‘面’的,等等,该不会… “点、线、面三者皆有吧!”

欧阳戎瞳孔微微一缩,心头灵光一闪,冒出这个大胆猜测。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