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十、金生水(1/2)

“什么事。”

“妾身刚来时在浔阳渡不是收到过一份名帖吗?

那妇人裴氏昨日亲自上门拜访,邀请妾身参加城里一些妇人聚会。”

欧阳戎回过头,直接问:“婶娘想去吗?”

“还是婶娘周到,嗯,那就别去了。

以后那边的邀请都婉拒,若拐弯抹角找我,就说我不在家。”

“好。”

甄淑媛点头:“礼物什么的,妾身全拒回去。”

“辛苦婶娘了。”

围绕他团团转的检查打扮,收拾整齐后,才放他离开。

欧阳戎抬脚出门,门前送行的罗裙冷艳妇人忽然道:“对了檀郎,有件事忘说了。”

“随便吃点,在浔阳楼的一个小饭局。

婶娘,我就不带你们了。”

“好的,檀郎,注意安全。”

“嗯。”

傍晚,槐叶巷宅邸,欧阳戎展开双臂,在甄淑媛和叶薇睐的忙碌帮忙下,穿戴完毕。

他这次出门其实就是一身寻常皂服和幞头,没有往日上值穿官服那么麻烦,不过甄淑媛、叶薇睐等家中女眷,却对男主人的穿着格外上心。

“那个姓裴的妇人衣品倒是挺好,好像挺喜欢穿帔帛的,昨日拜访时穿的那条帔帛真好看,确实有些贵妇风范。

“嗯,改日让半细去城里的裁衣铺看看,也置购一条来…”

罗裙冷艳妇人点头呢喃,莲步进门。

欧阳戎今夜并不是像甄淑媛期待的那样,是去和小师妹私会。

眼下来了浔阳城,小师妹没法经常女扮男装的跟随,毕竟是五姓贵女,还是要顾及些陈郡谢氏排面。

所以这些日子,小师妹都是在浔阳王府那边陪韦眉、离裹儿她们,白日与欧阳戎见面时间不多。

今晚王操之等人在浔阳楼那边的邀宴,欧阳戎便也没叫上她。

他一身低调常服,配戴裙刀,孤身赴会。

来到浔阳楼,去往预定的小包厢。

一路上倒是几乎没人认出来欧阳戎。

毕竟他这位江州长史做的可谓是十分低调,除了走马上任那日的晚宴外,没露面参加过什么宴请了。

无人认识打搅,欧阳戎倒是感觉挺好。

少倾,在一位俏丽婢女的带路下,欧阳戎来到了三楼一间能俯瞰浔阳江景的低奢包厢。

“姐夫!”

欧阳戎刚走进门,就听到了一道响彻包厢的呼喊。

只见一阵“旋风”

迎面袭来。

一位矮个青年冲到门口迎接。

欧阳戎一只手掌伸出,按在矮个青年的胸口。

王操之发现自己前进不了半步,不过这丝毫阻止不了他的热情。

被手掌拦住的矮个青年脑袋拼命往弱冠长史身后探,伸长脖子瞅向门外:“姐夫,咱姐呢?”

欧阳戎与后方整个包厢的粮商们无语。

不过一想到欧阳戎眼下的官职、仕途前景,还有此前龙城县折翼渠营造收获的巨大利润,马掌柜等一众粮商们顿时十分理解,甚至看向门口那位低调常服长史的眼神,也不禁跟着火热起来。

王操之苍蝇搓手,热情洋溢问:“姐夫,咱姐怎么没来?”

又挤眉弄眼说:“唉姐夫,今夜没下半场,这一顿也是素的,没半点荤,你把咱姐带来没事,谢姐姐在浔阳城,小弟我哪敢这么不懂事。”

欧阳戎轻轻推开王操之,走进包厢,“别乱喊,小师妹听了保准揍你。”

“姐夫伱这就不懂女人了,她表扬我都来不及。”

欧阳戎不理这脸皮比城墙还厚的家伙。

“马掌柜、李掌柜、孙掌柜…”

欧阳戎走到桌边,端起杯酒,扫视一圈,一个不落的准确报出名字,举杯示意: “都别来无恙?”

马掌柜等一众大粮商们受宠若惊,赶忙端杯回敬,一饮而尽。

“是小人们不懂事,还没庆祝欧阳大人高升!

薄礼一份,还望笑纳。”

欧阳戎婉拒,众人推拒拉扯,寒暄一番,齐齐坐下。

王操之起身,弯腰给欧阳戎身前酒杯倒酒:“姐夫就收下吧,你不收下,大伙心里都不安分。”

欧阳戎摇头,“老规矩,不整这些,聊正事。”

王操之、马掌柜等一众粮商眼神颇为复杂的看着面色如初的弱冠长史。

他们有想过,当初那位年轻县令会凭借不菲政绩,仕途亨达,一路顺风。

可是虽也没想到,他会升的这么快,折翼渠才刚建成,就跨品荣升五品长史,一州大员。

这种速度,连王操之当初刚听闻后,都眼皮猛跳。

与一众市侩精明的粮商们不同,他有家世加成的眼界, 一眼就看出这种升官速度背后,绝对是得到了贵人赏识,甚至可能这个贵人直接就是卫氏女帝。

这才是本朝最年轻五品长史背后,真正的含金量。

“姐夫。”

王操之敬酒一杯,不虚头巴脑,直接问道:“这次召集咱们过来,所为何事,要现场亲自聊啊?”

马掌柜看了眼窗外的浔阳夜景,不动声色问:“欧阳大人,难道是…嗯,在江州大堂稍有不顺,需要咱们一点绵薄之力?”

欧阳戎转头看向马掌柜,鼻音:“嗯哼,马掌柜是听到了什么风声不成,怎有此问。”

马掌柜讪笑:“小人的主子,挺了解江南道的官场,听到一点风声,小人偶耳闻一点,也不知真假… “听说江州大堂内座位最高的那位大人,是靠卫氏发家升官的。

“而欧阳大人您…嗯,当然是守正君子,眼下在江州大堂内暂居二把手,是不是有被小小刁难?”

欧阳戎微微挑眉。

有点惊讶这些商贾们的消息灵通。

不过想想也是,这个时代的商贾,要不是朝廷或地方大员的白手套,要不是世家豪门的钱袋子,再不济,也要是个嗅觉敏锐之辈,会趋利避害。

个顶个的人精,否则都是行走的肥羊,坐不到今晚这张餐桌上来了。

这时,包厢外的楼下传来一阵由缓到急的琵琶声。

欧阳戎回过神,朝众人轻声道: “我来时,有人告诉我,这座江州大堂自汉时初置浔阳郡起,已屹立六百余年。

“秦汉时的郡守、郡丞,随乾时的刺史、长史,走了一批又一批,如过江之鲫。

“有时,在下独坐此堂,抬头四望,总好奇困惑,有什么是能够长久留下的?”

欧阳戎回头,举杯邀引: “浔阳城还是那个浔阳城,就像浔阳楼里的琵琶声,旧弦断了,新音又来,奏不完的琵琶曲。

“今夜,邀请各位前来,我们不谈一人一官之荣辱,我们只论民商共赢、福荫子孙之事业。”

饭桌前沉默片刻。

众人目光皆投向主座那位弱冠长史身上。

王操之忽然起身,众人跟随,共同举杯,一齐仰饮。

“姐夫,这回你有何计划,尽管说来,我操之一定跟了!”

矮个青年爽快道。

欧阳戎失笑问:“就不先听听,是要干嘛,万一是亏本生意,或者吃力不讨好呢?”

王操之摇头:“跟着姐夫干,绝对不亏,就算万一亏了,我也认了!”

马掌柜、李掌柜也站起身举杯,用力点头: “欧阳大人决不是那种目光短浅之人。

小人与王掌柜一样,跟了!”

其他一些交往不太深的粮商富贾们,脸色犹豫片刻,转为果断神色,起身表态: “唯欧阳大人马首是瞻。”

欧阳戎无奈摆手,拉他们就坐。

他在信上没有明说计划,可是众人还是千里赶来,纷纷到齐。

甚至有离得远的,暂时不在江南道,可收到欧阳戎信件后,也迅速往回赶,听王操之说,过几天到达浔阳渡。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