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一切交给我(1/2)
上医至明第295章一切交给我 亓越也不是一个能吃辣的,接下来的午饭,他没有选择成渝久负盛名的火锅,而是直接选择了辣度可调节的盘菜。
他还特意交待,菜里尽可能少放辣椒,能微辣就微辣,不辣最好。
赵航呵呵笑着应了下来…… 他们一行十余人,进了华西医院附近的一家看着有不少年头的酒楼。
众人在一间清新雅致的大包间就坐。
客随主便点了菜后,他们又议论起了那一位小患者的病情…… 余至明用心的听了一会儿,发现有些太费脑细胞,就果断不追下去了。
下午的归程之旅又是一场折磨,他还是多保存一点精力为好。
余至明看向身边的李丛玺医生。
这是一位年近三十的主治医师,长的白白净净的,还戴着一副大眼镜。
“李医生,本地人吗?”
李丛玺浅笑道:“隔壁市的,在成渝读的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就留在了华西医院工作,也算是半个本地人吧。”
停顿片刻后,他又热情的说:“余医生,你可有计划去哪里游玩?”
“我可以作为向导!”
余至明轻笑道:“可没有时间游玩呢,我们买好了下午五点返回滨海的飞机票。”
“这么着急?”
李丛玺有些惊讶。
余至明含湖着说:“滨海那边有一堆患者等着,亓老师和我不好离开太久。”
停顿片刻,他又转而说:“有朋友托我买一些这里的特产手撕兔头和火锅底料回去。”
“李医生,有什么好推荐的吗?”
李丛玺略带得意的说:“余医生,这兔头和火锅底料,在我们这里来说,就是百花争艳,各具特色。”
“基本上每家有一些历史和传承的餐饮店,都有自己的秘密配方。”
他提议道:“余医生,你不妨直接买这家店的兔头和火锅底料吧。”
“这家店的兔头和火锅,在附近这一片区域,还是相当受认可的。”
余至明听他这么推荐,就决定先品尝一下这家店的饭菜口味再说。
如果饭菜,他吃着美味,那这家店卤制出来的兔头,还有熬制的火锅底料,也应该差不到哪里去…… 话语之间,服务生开始上菜了…… 依次品尝了几道菜后,余至明算是相信了古青柠的叮嘱。
千万不要相信成渝人口中所说的微辣。
一道菜只夹一快子入口,在短暂咸香感后,整个口腔和味蕾就全被麻辣占据了,就再也没有其他的味觉。
这一顿午饭,余至明是在狂喝水,狂吃白饭,还有满头大汗中度过的。
身心处在一种辣并痛快着的状况中。
离开这家店时,余至明还带走了十斤火锅底料,还有十斤真空包装的麻辣兔头…… 下午两点半,赵航医生和亓越一起,把会诊的试验治疗方案第一步,阻断子宫的神经连接,告知了小患者的父母。
治疗方案获得了小患者父母的同意后,在亓越的坚持之下,由余至明来负责穿刺注射神经阻断剂。
余至明用小托盘端着针剂来到病房,就见小患者甩着小脚丫坐在病床上,瞪着大眼睛,亮晶晶看着他。
“医生哥哥,这是要打针了?”
“打屁股?”
“还是打胳膊?”
“都不是!”
余至明回了一句,又叮嘱道:“你平躺在病床上就好了,最好是闭上眼睛。”
“为什么要闭上眼睛?”
小患者满脑袋好奇的问。
“因为看不到,就不会害怕!”
小患者不信,撇嘴道:“医生哥哥,你这是唯心主义……”
余至明也不废话,直接把托盘里,那十几厘米长针头的注射器拿了起来。
还特意朝小患者轻轻的晃了晃。
不出所料,小患者的脸立时变白了,一双眼睛紧紧的闭上了,缓缓的躺下了。
“医生哥哥,会不会很疼啊?”
余至明听得出,这小丫头吓得声音都打颤了,坦言道:“会有一些疼,但还在你的承受范围之内,且只疼一小会儿。”
“咬咬牙就撑过去了。”
余至明这样说,倒不是忽悠小丫头。
这神经阻断剂有迟滞麻醉神经的作用。
也就刚开始穿刺推注药水的时候,会疼上那么片刻,随着药剂逐步的发挥作用,就感觉不到疼了…… 余至明先给小患者的腹部穿刺位置,用医用酒精做消毒处理。
处理好以后,他就给了守在病床旁的小患者爸妈一个眼神。
接着,父亲按住了小患者的双肩,母亲则是按住了小患者的一双大腿。
这是防止患者挣扎扭动身体。
毕竟小孩的疼痛自制力太差,针头又太长,万一发生剧烈挣扎,容易出大问题。
余至明就察觉到,小患者紧张的全身肌肉紧绷了起来。
尤其是小腹部位,都硬绷绷成一块了。
“放松,放松……”
余至明轻拍着小患者的小腹,安慰道:“你越紧张,越是会疼……”
忽然间,他伸手戳了戳小患者肚脐眼。
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显然震惊住了小患者,硬挺着的小腹就缩了下来,不在僵硬。
余至明察觉到了这一变化,手中的穿刺长针高举快落,扎了下来…… 这一幕,让小患者的父母也害怕的不忍直视,不是闭上眼睛,就是扭头他顾…… 在针扎进肉里的那一刻,小患者就哇哇的哭出了声。
“哇哇,疼,疼……”
“咬牙忍一会儿,千万别动……”
余至明严肃叮嘱了一句,一手缓慢推注药剂,一手按住小患者的外侧髋骨,同时他的左腿膝盖虚压内侧髋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样做,就是预防她乱动。
好在这个小患者比较的乖巧,晓得轻重缓急,果真强忍着没有乱动。
余至明注射完毕,给针孔做了消毒,贴上了医用胶布。
就在他准备离开时,被小患者喊住了。
“医生哥哥,这样长的针,还会打吗?”
余至明直言道:“就这一针,不会再打了,不过这只是试验治疗的开始。”
“要想治好你的病,你肯定还会遭受一番疼痛的。”
“要做手术?”
小患者很是担心的问!
“不排除这个可能……”
余至明还想进一步细说时,就被小患者的父亲拉着出了病房。
“余医生,我有一件事要跟你细说……”
余至明原本以为这位父亲只是胡乱找了一个借口,没想到是真的有事找他。
“余医生,我在网上看到有人发帖,说你可以做到精准癌症切除,大幅度提高胃癌患者、结肠癌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余至明含湖回道:“是否精准,这个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那几位患者,其实都是出于对我的信任,志愿的承担了风险。”
他打量着对方,“你的身体?”
小患者父亲赶紧解释说:“我身体没有问题,是我的一位朋友。”
“结肠癌。”
小患者父亲唏嘘道:“他不想做造瘘手术,就一直拖着。”
“余医生,你既然来到了我闷成渝,能不能顺便把我这朋友的结肠癌手术给做了啊?”
余至明婉拒道:“时间上来不及了,等下我们就得出发前往机场了。”
小患者父亲惊讶的啊了一声,又急切的问:“那我女儿的治疗?”
余至明解释说:“网上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