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启动钞能力(1/2)
第114章 启动钞能力 解缙站在大殿上,侃侃而谈,自从开口之后,他就意气风发,这就好比上了战场,对方不会因为你怂,就饶了你。
想做富家翁足矣的人,最后多半要夷三族。
所以解缙一扫颓唐,全然没有了里急后重的扭捏,他开始全力输出…… 文官借着钦天监,打出破坏风水龙脉这张牌,站在徐景昌的角度上,几乎是无解的。
难不成他还要给朝臣普及科学知识?
说不存在龙脉,风水也都是骗人的?
他要是敢说,朱棣都未必敢听。
但是到了解缙手里,却显得举重若轻。
他用了三招,第一招是接……就是接住这个题目,并不进行辩解,你说有龙脉,那就是有吧!
然后解缙打出了第二招,化!
没错,龙脉风水之说,谁也说不清楚,既然如此,我就给推到建文帝身上。
不过要说起来,真正得利的那个,还是通政使解缙。
只是停留在细枝末节的争执上面,比如户型多大,不同品级享受有什么不同,还有什么时候交工…… 这个宅子不需要太大,三五间房子,前后带着小院子,也就够一个千户居住了。
指挥使一级,也无非是两层院子,最多三进的院子,也就说得过去了。
京营禁军乃是朱棣的根本所在,解缙一提出,天子就高兴了。
这些琐碎的内容,朱棣也懒得听了,“如果没有人反对,就让工部拟个详细的条陈上来吧。”
其次就是通政司,作为一个机构,也赚大了。
整个军营的规模要达到十万之数。
这里面有不少抢了原来建文朝官员的住处,有的就只能租房子住了。
他们要租房,要养活家人,还要人情往来。
很多人坐不起轿子,养不起马,只能徒步行走。
而且解缙这一次,等于是帮着下面的官吏,争取到了偌大的好处,从此之后,咱们在应天城,都是有房一族了。
但是那些指挥使,指挥佥事,甚至是千户官,他们可没有足够的府邸可分。
解缙又是通政司通政使,所以可以认为是双赢!
过去一年,旨在恢复民生,充实国库……勋贵这边的事情,其实一直是拖着。
那些一直木雕泥塑的国公勋贵们,大说大笑,备受鼓舞。
那些底层官吏,此刻也是充满了希望,眼神冒光。
在安顿这些武将之余,解缙也提出,预留部分房舍,给在京文官居住。
天生就是协调百官的。
谁都想要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吧?
这可是上千上万的人,而且还是有身份有地位的。
如今解缙站了出来,拿出了他的方略,在聚宝门外,给中下级武将修建宅邸。
本来是要给工匠们安排住处,让他们安居乐业,更好工作。
勋贵在这一次算是捡了大便宜,他们没有参与,却捞到了新的军营和宅邸,属于出门被大馅饼迎头砸中的那种。
所以刚刚靖难成功,朱高煦就在一群将领的怂恿下,把矛头对准大舅徐辉祖,丘福更是恨不得尽数铲除旧日贵胄……伱可以归结成新旧交替,争权夺势……但也可以很具体一点。
但是此时此刻,他选择了闭嘴。
天子一锤定音,这时候一直在听着的徐景昌突然道:“陛下,如此安排,是不是要问问钦天监,看看会不会伤损龙脉?”
解缙提议,大修军营,自然满足了朱棣的需要,而且还让新旧勋贵颇为满意。
这样一来,文官的居所也就有了着落……而疏解了文武住处之后,剩下的边边角角,偏远的地方,就是工匠们的住处。
“我要照顾自己的工匠,让他们给我卖力气做事,结果却是便宜了那些文臣武将,他们白白捡了那么多好处,简直可恶!”
朱棣领着十万靖难大军进京,像丘福、朱能这些顶级勋贵,自然都有属于自己的大宅子。
他能明显感觉到,六科廊,督察院,还有翰林院的那些人,全都死死盯着他,敢乱说一个字,这些人就会扑上来,把他活活掐死。
还美其名曰安步当车。
应天自然是有军营,但原本的军营不是给北平兵马准备的,靖难之后,鸠占鹊巢,抢了不少军营,但依旧不够住的,而且北平的兵马和原来的禁军时常发生冲突,这也是所谓新旧勋贵矛盾的一个来源。
“吾皇圣明!”
那些靖难勋贵,也是喜笑颜开,大为满意。
如果是一个道德感强烈,嫉恶如仇的人,徐景昌多半会爆发,痛斥无耻。
因为他很清楚,这是应天,是大明朝堂,不是意气用事的地方。
…… 结果弄来弄去,最平整,最宽大的地方,给了武将勋贵。
离着应天最近,交通最方便的地方,给了文官。
俺也想要给应天城外,三进的宅子啊!
这帮品级低,又没什么权势的官吏,其实并不是那么显赫。
“这就是朝政吗?”
“在聚宝门外,建造新的军营,安顿北平过来的将士,征用城里的土地,建造新的官署,安顿官员。
然后将百姓迁居聚宝门之外,方便经商生活……这是臣拟定的详细条陈,请陛下过目。”
“启奏陛下,战火绵延,百姓流落京城,眼下大明的情况,已经和洪武年景大不相同。
臣觉得这一次上天示警,正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从城里到城外,彻彻底底改建应天城。”
连徐景昌都拍手叫绝。
把这帮人绑上了战车,如此一来,蹇义为首的六部尚书,想要阻止,难度就成倍增加,双方的强弱之势,已经逆转!
朱高炽无奈长叹,“二弟,不可意气用事,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而且他也没有必要反对,毕竟按照这个标准……他也是有资格获得住房的。
他们只能捞到一点偏僻的所在,说是喝汤了?
也算是喝到了,徐景昌更愿意称之为刷锅水。
按照解缙的规划,不只是在聚宝门外建造一些工匠房舍那么简单,而是全套的规划……要修建庞大的军营,安顿三营禁军。
以更流氓对付流氓……徐景昌忍不住叹息,我就是太君子了,所以才会束手无策。
基本上是七品以下,俸禄不高的,可以挑选临近聚宝门,上朝办公方面的宅子。
朝廷加恩臣子,等辞官或者升值之后,再把房舍让出来。
不得不说,朱允炆简直是大明的背锅神,反正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能推给建文乱政,都能推给齐泰、黄子澄。
想要满足他们的胃口,真的不容易。
徐景昌的存在,维护了开国贵胄的基本盘,却也加剧了靖难新贵的住房危机。
盘点得失,官员们输了吗?
其实并没有,他们依旧拿到了最好的一块肥肉。
面对这个结果,汉王朱高煦怒了,他没有参加廷议,等徐景昌回来,听完了经过之后,朱高煦暴跳如雷。
偏偏朝臣还不敢说解缙讲错了。
可是到了现在,局面已经变了。
钦天监的官员,高高撅起屁股,用力磕头,宣布这一件事终于落下帷幕。
这一手简直堪称神来之笔。
这也反应了当下的朝局。
解缙最高明的地方,就是拉来了勋贵力量。
朱棣点头,“呈上来吧。”
徐景昌大笑,“解通政,你客气了,说到底,咱们都希望大明朝更好,而不是掀桌子。
你这个身份,比我更适合发挥出通政使的威力。
辅国治民,你要把自己放在更合适的地位上。”
现在好了,有了房子,或许可以考虑弄个马车,或者雇个轿子,也体会一把人上人的滋味。
这事情看起来是真的很无奈。
一句话,让人们又把目光落在了这个倒霉蛋身上。
徐景昌也拿到了一份解缙的方略,看到了最后,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丝无奈的苦笑,很快就消失殆尽。
在军营之外,临近城门的地方,可以作为中下级将领的宅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