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05章 朕还怎么做事?(2/2)

他和徐景昌,茕茕孑立,对抗百官,还真是不容易!

姚广孝淡淡长叹,“陛下,老臣想请教陛下,为何要办科举?”

通常这帮新科进士都会聘请幕宾……文书往来,有文案师爷。

钱粮税收,有钱粮师爷。

刑事案件,还有刑名师爷。

你等着,只要落到我们手里,不把你小子狠狠办了,我们就不是堂堂正正老爷们!

“蹇尚书,我现在后悔了。”

夏原吉低声叹息,“我们不该免了徐景昌的通政使,他要是坐在通政使的位置上,是绝对不会对科举文臣下手的。

这小子报复心思真强!”

那既然这样,天子不懂的事情很多,需要专业人才辅佐……那为什么不直接招募师爷?

然后任务分配给他们。

朱棣深吸口气,“讲!”

“陛下,臣有肺腑之言,要披肝沥胆,上奏陛下!”

他们谈了大半夜,具体说什么,外人倒是不知道,不过转过天,朱棣就来请姚广孝,和这位姚少师推心置腹,好好聊聊。

朱棣没说可以,也没说不行,而是缓了一口气,宽限了几天。

朱棣越发喜悦,整个人都透着喜气洋洋。

朱棣一愣,“少师何意?”

“陛下,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但是想造反成功,却是离不开秀才。

太祖皇帝当年,就是如此。

朝廷以科举取士,广开学堂,就是让天下的聪明人,皓首穷经,把精力都放在孔孟之道,朱子之学上面。

三年一次科举,选拔数百位进士入朝为官。

至于其余读书人,哪怕只是考上了秀才,也要给他们两石钱粮,养家糊口,为的就是他们能有口吃的,不至于冒出非分之想。”

姚广孝道:“治理偌大国家,并不容易,千人千心,如水如烟,让他们皓首穷经,专研儒学,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朱棣听到这话,瞳孔骤然收缩,脸上的神色越发凝重,良久,他长叹道:“少师,若是这样,朕还怎么做事啊?”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