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转机
第856章 转机 素日里的药,倪红霞也不再吃了。
这药本就有毒,若不是为了侄女,倪红霞万万是不肯吃的。
现在没了软肋在人家手里,倪红霞的病,自然就飞速地好了。
病愈之后,肃宗身边的宋公公,着人送了些补药。
倪红霞看着是肃宗的意思,才知道自己在青眉卫的位置,算是保住了。
失而复得,倪红霞自然知道,功劳全在如意郡主一人身上。
所以她一回青眉卫,就把宝庆公主出事当天的事情,查了个清清楚楚。
绑了两个人,直接就送到了如意郡主府。
徐婉如跟燕国公主,已经把宝庆公主来往的入幕之宾理了个遍,每个看着都可疑,却始终找不到关键线索。
施旷已经关在了锦衣卫的昭狱,可是施家那边,却是谁也不知道施旷跟宝庆公主有染的事情。
两边都没了线索,徐婉如正发愁呢,倪红霞就送了两人过来。
青眉卫是女子侍卫,宫里的贵人身边,总是女子用着更为趁手。
所以出降的公主,还有宫里的妃嫔身边,总有一两个青眉卫出来的女子侍卫。
宝庆公主的身边,自然也不例外。
只是当天出事的时候,她身边形影不离的两个女子侍卫,全都没了踪迹。
这两个人,燕国公主和徐婉如找了许久,却怎么也没找到。
徐婉如心中也知道,多半早就被人杀了灭口,并没有抱着太大希望。
谁知道,倪红霞一出手,就把这两人翻了出来。
徐婉如和熊嬷嬷见了,都不禁暗自感慨。
她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一无所获,偏偏这倪红霞一出手就抓到了,果然是做生不如做熟。
宝庆公主身边的两个青眉卫,很快就招供了。
公主遇害,她们也自知难逃一死,只是燕国公主许下了诺言,帮她们保住家人,所以这两人招供起来,真的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本来,徐婉如就清楚,多半是邓太后下手杀的宝庆公主。
只是这事情是她做的没错,可是要证明,却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更何况,眼下的邓太后还是肃宗的生母,大楚的太后。
若是这事公之于天下,肃宗面上也没什么光彩。
很快,青眉卫的事情就查到了一个邓太后派系的中级统领身上,而这个统领一进昭狱,也供认不讳,是储秀宫的姚嫔。
“姚嫔是太后的人,”
燕国公主轻描淡写地说道,“哪个宫里,都有太后的人。”
“淑妃是储秀宫的一宫之主,这姚嫔是淑妃的人?”
这点,徐婉如倒是清楚的,肃宗的一后五妃,她倒是都见过。
虽然他偶尔也会想,若是自己的太子天资聪明,行事果决该多好。
可是如果太子真是这个路数的,只怕早就被废弃了。
事情牵扯到后宫女子身上,徐婉如跟燕国公主,都不适合再查下去了。
这事,就这么回到了肃宗的手里。
燕国公主自然也知道,肃宗没有彻查的意思。
毕竟,这事情背后的正主儿是邓太后,总不能让肃宗不孝,让太后失德吧。
这事到了姚嫔身上,正合适。
“这……”
徐婉如张口结舌,这肃宗的日子,过的不是一般的苦啊。
如果她是肃宗,也要把后宫搅乱,让女子争风吃醋,让皇子们互相斗法。
否则,就邓家这么一家独大下去,这天下究竟是姓周,还是姓邓。
“姚嫔是储秀宫的人,”
燕国公主带了徐婉如在萱园里散步,边上的丫鬟婆子,早就退出去老远,身边就跟了几个亲信耳目。
徐婉如倒是不怎么清楚宫里的人事,燕国公主就掰开了给她仔细说了一圈。
姚嫔是邓太后的人,肃宗查到这里,就不再继续追查了。
否则,邓太后失德,杀了宝庆公主的事情若是败露,谁的脸上都不好看。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肃宗也只能停止追查了。
可是邓太后的势力,却因为这事损失了大半。
宫里的耳目,也被清除了不少。
肃宗有这样的收获,也算心满意足了。
淑妃是五皇子的生母,跟邓家可不怎么对头。
邓家要自己的太子登基,淑妃跟邓家,怎么都亲近不起来的。
眼下五皇子十七八岁,虽然还没实力跟太子和三皇子较劲。
可是徐婉如知道,这五皇子日后,也不可小觑。
只是不知道这事,怎么就推到了淑妃的头上。
“皇上这样,”
燕国公主叹了一口气,说道,“也算是各打五十大板了。”
太子并不是个英明能干的模样,性子略急,却是个听得见人言的脾性。
若是日后做个守成的君主,也不是什么难事。
肃宗对这样的太子,还算是认可的。
眼下他正值壮年,一个安分守己的太子,对于肃宗来说,更为合适。
而淑妃又有些野心勃勃过了头,肃宗不戳破姚嫔的身份,也算是敲了敲储秀宫的警钟,沈家最近有些太出风头,五皇子也太过顺风顺水,肃宗总不能真毁了太子。
磨刀归磨刀,这自小看着长大的太子,在肃宗心里,还是有几分地位的。
这一点,肃宗年纪越大,心里就越明白。
当年太宗为什么迟迟不立太子,肃宗也算是明白过来了。
若是让他再选择一次,肃宗也不愿意一开始就早早立了太子。
事已如此,一个安分守己的继任者,总比一个咄咄逼人,处处想着夺位的太子要好。
所以,肃宗在太子的人选上,并不松动。
可是他的态度,却让百官朝臣们糊涂,站了队的文武,总觉得自己拥护的皇子,也有几分上位的可能。
所以,后宫和朝堂之上,都有几股势力,各自有个中心。
这一点,倒是肃宗刻意为之,否则邓家一家独大,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肃宗的外家就是邓家,皇后又是邓家所出。
若是他有一丝松动,邓家早就权势滔天。
好在这些年,肃宗百般抑制,牢牢握着兵权不放,邓家才没折腾出什么水花来。
这次肃宗损失了个大女儿,邓太后损失了后宫一批人马,还死了个姚嫔,算起来,还是肃宗占了些便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