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410章 工商司和税务司设立三国使臣进贡(2/2)

既被厌恶,又欠下人情,若是能被原谅,丢了颜面又如何?”

“臣附议,陛下,这工商管理司具体职能尚且不清楚,况且地方商人流动,以往也未曾监管过,若是增多,又要增加户部负担,请陛下三思。”

方岳贡听着倪元璐的话,有些无语,你个礼部尚书都需要孙传庭说才知道,我能知道?

“此事,倒也不算很大,高丽进贡的是一万五千匹马,五千头牛,以及百年山参百具。

“大王你忍着些。”

“黑田桑说的什么话,大家都是上国的王臣,关起门来是兄弟,以前的误会,陛下都已经解开了,无需再提。”

“大胆!”

白花花又油腻的大肚子异常显眼,站在他身旁的高丽礼曹判书,手中拿着两根处理过的荆条,有些犹豫不决。

李待问有些苦涩,虽然现在大明看起来一片热闹,各处救灾的,可实际上,全是崇祯在出钱。

“老夫自然是猜不到的,不过伯雅与高丽王一同回来肯定知道,又与汝玉说起,想来定是有好东西,还请伯雅解惑,这次高丽可是要贡上什么好东西?”

如今琉球又回到了最初的时候,而黑田树人在与孙传庭会面后,一系列的操作赢得了明朝的赏识。

一群大臣迷茫的看着崇祯,有些不懂,为什么要多设置一个部门。

不过李待问还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原因就是边患解除,卫所的军费会开始降低,宗室裁撤规模,缩减俸禄,各地的税收会至少翻一番。

对讲完毕后,殿门处一名太监过来。

“是误会就好啊!琉球王让本将军知道了一句话,叫人的名,树的影,琉球王贤明德满,我认为,你一定会得到上国陛下丰厚的赏赐的。

此时的高丽公馆内,马车已经从公馆出发,沿着东长安街向着承天门赶去,而高丽王李倧正坐在马车内,一脸严肃的脱下衣袍。

“唔,那你再说说,京师各家商号,一年又有多少收入?还有,朕记得,京中家产百万两以上的人不少吧?他们的家产有这么多,又上税了吗?”

诸位爱卿,先朝赵宋时代,就算国家被打的只剩一半,一年也有上亿贯铜钱的商税!

你们听到了吗?上亿贯,怎么到了朕这会,一年四百万两,折合不到四百万贯,你们就满足了?你们觉得这正常吗?钱呢?

京师的有钱人缴税没有朕不知道,但宋朝的有钱人一样有商税,却还是撑起了商税,你们告诉朕,这本来该朝廷得到的税收。

承天门外,黑田树人虽然不是国王,但根据这次召集他过来的意思,想也不用想就知道,崇祯已经内定了他。

“本王为了大高丽,也是付出了所有了,好了,开始吧!”

且因为这两年灾情原因,百姓存粮不多,更煌论衣物,想来百姓会因为寒冬,冻死饿死许多。

现在他去和黑田树人不对付,就有些不明智了,那会丧失大明的好感的,以后还想不想做生意了。

宫内奉天殿,群臣整齐站立,大殿中,影影绰绰足足有上百名官员齐聚。

不过这几条航线,也都还在培养海员阶段,同时,作为第一批通航的代表,今天来的就是九州王国代表黑田树人,高丽国代表李倧,以及琉球王国代表尚贤。

崇祯免除农税,一直大搞战争,那他就需要从其他地方把钱搞出来。

如果李倧真的能够诚心负荆请罪,礼曹判书估计还会敬他是个好汉子,可这家伙居然把荆棘准备对着背的那一面,都给磨去了尖。

“臣请陛下重塑税法,严征低税收取商税。”

“所以,户部的收入,只有农税?皇家商号这才半年,就给户部缴纳了两百万两税收。

天下有多少商号?那些茶商,盐商,海商,他们经营起来,有缴纳商税吗?

另一头,距离皇宫数百米,东长安街上方的一片坊居,一座牌楼伫立,上面的牌坊名,正是会同管三个大字。

崇祯将商税和公司制度进行一定的说明后,这事也就成了定局,当然,前期肯定会有诸多商号,还有各地百姓进行观望。

“嗯,宣!”

如果不是陛下一直在用内帑支撑,又有宗室主动减少俸禄,惩罚部分品行不端的宗室,让地方下半年多了余粮,恐怕连鼠疫,旱灾都没办法治理。

“琉球王,这以后咱们就要多多关照了,我们黑田家,可没有欺负过琉球。”

“这?”

“……回陛下,去年商税总为四百二十七万两,部分为地方所需未上缴,户部总计入一百九十万两。”

“呼叫二队,呼叫二队,可以过来了。完毕。”

等到明年,百姓人人有地种,都能存下余钱后,就可以自己度过了。”

“诸位大人!还有两分钟时间就到了,可以进殿了。”

由于今年陛下免税,且各地官田受灾严重,今年送往户部的粮税仅南方所送的一百余万两。

就算磨去了尖角,可疙瘩被绑结实还是很不舒服,李倧强忍着,希望快点到达承天门。

黑田树人的话,让尚贤乐呵呵的笑了起来,他们三个小国,还真就琉球没有明显的背叛过大明。

剩下的倭国,打过大明,又攻击属国高丽,琉球,就算是幕府九州岛想脱罪都没得解释的地方。

至于高丽,前面做了二五仔,后面又被打,不仅欠了人情,还欠着一个让大明息怒的请罪。

想到这,两人就看向了正在下车的高丽王,黑田树人有些尴尬,而尚贤正要打招呼呢,看着他背着的荆条,啧啧的牙花一紧。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