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八百一十章 讨个公道求月票)(1/2)

第八百一十章 讨个公道(第四更,求月票) 而此刻,寇封也在阎圃的带领下,进入了汉中。

汉中,寇封是第一次踏足。

但是立刻感受到了汉中的富足。

如今是春天了,此刻汉中农户遍野,一排繁忙农耕的景象。

寇封虽然伐蜀,但是在蜀中没有待多久。

并不知道蜀中是如何的富足。

但是寇封却认准了汉中了。

平原,这么大的一块平原。

更加让人欣喜的是,这四周没有什么敌人。

不像益州,有十万南蛮之众。

因为这四周的夷人,已经被寇封收服了。

这一块是没有战争,没有纷争的肥沃土地,只要再这里驻扎大军,就能出产养活十万大军的粮食。

这就是汉中,寇封进兵雍凉的桥头堡,必须是被重视的土地。

一座的巨大的粮仓。

“张鲁虽然祸害民众,愚昧民众,但是坐镇汉中,还是做了一些好事的。”

看到汉中的这一刻,寇封不由对被他烧死的张鲁,心中有了那么一点愧疚。

或许,张鲁是愚昧民众,但是其人也是有功绩的。

不过,寇封就是寇封,他心中不会存在柔软的想法。

在如今乱世,割据一方的诸侯,哪一个不是没有功绩的?

如刘表立足荆楚,保全一方土地,功绩盖世。

但他死后,势力被曹操吞并,最终辗转成为了寇封的领土。

孙权坐镇江东十余年,抵抗山越也是有功劳的,寇封还是吞并了他。

刘璋坐镇蜀中,也是有功劳的,但是今日照样为寇封所灭。

其余马腾,韩遂也都有各自的功绩。

曹操灭掉的陶谦,公孙瓒灭掉的幽州刺史刘虞也是有功绩的。

但是这些群雄,都被斩杀了。

不过是适者生存,不能适应者灭绝罢了。

如今的寇封能踩着张鲁的尸体,挺进汉中,治理汉中,应该是感到庆幸,而不是可笑的同情。

想着,寇封的目光一闪,心中冷硬无比。

不过,张鲁所作所为,也还是有让寇封唾弃的。

比如说,五斗米教之众。

汉中境内,有很多不事生产,但却坐享其成的道士。

他们在各地建立道观,地位很尊崇,这些人衣食无忧,甚至有些锦衣玉食。

数量很多。

一路上,寇封看到了太多,太多的道观了。

这就是政教合一的弱项了,养活太多废物了。

每当看到这些道观的时候,寇封的目光就会变得很冷厉,有一种把全汉中的道观都铲除掉的冲动。

但却强行忍住了,捣毁这些还是要靠专家的。

也就是要靠阎圃这个跟随张鲁日久的谋臣,才能深入的,完全的铲除掉这些毒瘤。

汉中郡的治所在南郑,是一座位于汉中郡中心附近的城池。

这座城池可以说是张鲁统治的精华所在,城中百姓十万左右,而道观却有十余座,被闲养的道士,足有千余人。

这些人日夜都在修所谓的道。

可以说是整个汉中郡,各种精华的浓缩。

从这座城池参照一下,就可以看清楚整个汉中。

这一日,寇封的大军入城了。

当初,张鲁出兵南方,把能发动的军队都调动走了。

这座城池内没有留下多少兵丁,寇封二万之众,自然是轻巧的进来了。

此刻是白日,本该是人流繁多的时候,但此刻却是冷清异常,只有寇封的军队在前开路。

四周没有夹道欢迎的百姓。

因为前方消息已经传回来了,天君张鲁被寇封活活烧死。

而整个汉中郡,都是五斗米教的信徒,对于寇封大军自然是谈不上热情,甚至抱有极大的仇恨。

寇封也不在意,这些不明真相的民众,只要细细引导就会好的。

毕竟种子已经种下了,那些亲眼看着张鲁被烧死的士卒,应该都回到了这里,安抚好了。

只要这些人争相传诵,再加上略加引导,五斗米教就能从根本上,也就是人心里去除掉了。

寇封心中非常有自信,一二年后,他从这边出发,北伐马腾,韩遂,夺取三辅,这里的百姓就会夹道欢迎。

从而壮大楚军的声势。

“五斗米教深入人心,君上切莫着急。”

旁边阎圃,却为寇封的情绪担心。

因为此刻陆续的从两旁走出了不少人,都用仇恨的目光看着寇封。

虽然被士卒驱赶,但仍然不依不饶。

阎圃怕寇封心中存了疙瘩,来日这汉中城的百姓就要受苦了。

“呵呵,先生不必为孤消火。

孤心里根本没有火。

虽然有时候确实极端了一些,但是这点肚量还是有的。

不会与这些被张鲁愚弄了的民众计较的。”

寇封闻言呵呵一笑,转过头对着阎圃说道。

“呵呵。”

阎圃的脸上露出了些许尴尬,不过心中并不觉得他做错了,提醒君上,是谋臣的本职啊。

“君上请看。”

这时,另一边的黄权伸出手,指着前方说道。

原来寇封等人已经接近了城中心了,而前方有一小撮的百姓,正聚集在道路两旁。

他们神色激动,饱含着感谢,感激等等。

寇封还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向宠。

他身穿甲胄,率领着一些士卒。

靠在旁边。

向宠他先行一步,护送大批张鲁降兵回到汉中。

而看到向宠此刻,与那些百姓呆在一起,寇封心下就了然了。

“君上。”

向宠见到寇封,不由下拜道。

“这些是?”

寇封再次抬头望了一眼这些百姓,还是问了一句。

“这些多是那些士卒以及家属,他们幡然醒悟了过来。

听说君上到了,就过来央求我,来拜见君上。”

向宠在下边说道。

随即,向宠转过头,对着后方的百姓们说道:“这位就是楚国国君。”

“拜见君上。”

百姓们齐齐下拜,道。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