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大战在即(2/3)
当真不可小视,随即,郑度看了旁边的阎圃一样,眼神中满是赞叹。
张鲁能坐镇汉中,靠的就是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人。
阎圃见郑度看向他,不由含笑对郑度点了点头。
郑度也点头回礼,片刻后,收回了目光,对着张鲁道:“既然太守大人已经明白了我的来意,那我也就不虚言了。”
说着,郑度从袖子内,取出了一卷竹简。
上前几步递给了张鲁,说道:“此乃魏刀的制作技术,我在城外还有一批工匠。
都是技术精湛的。
请太守出兵相助。
日后,依旧各自坐镇东西二川,互为盟友。”
虽然是唇齿相依,但毕竟是刘璋有求于张鲁。
这一方面,郑度也乖觉,没有藏着魏刀的技术。
魏刀,昔日张鲁吃尽了这刀的苦头,后来缴获了一些。
命工匠研制,但却一直没有进展,今日的来全不费工夫。
“好,好。”
张鲁本以为这次出兵是赔本买卖,没想到能得到魏刀的铸造技术,当真是大喜过望,连连点头道。
阎圃在旁看的直摇头,这恐怕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以楚国的强大,他们即使增援,胜算也是较小。
双方人,一拍即合。
当真是如同唇齿一般。
当日,张鲁留了郑度一日,大军于次日出发。
因为郑度承诺,张鲁大军动作,所消耗的粮食,都可以从蜀中城池支取。
不用准备粮食,因此,才能如此迅速。
三日后,大军在霞萌关与杨怀一万大军回合,六日后,大军在广元与高沛的二万大军回合。
如同滚雪球一般的,增加到了八万人。
十余日后,来到了巴西。
巴西。
乃是郡名。
他与巴,巴东合称为三巴,算是巴中了。
巴蜀,巴蜀就是这么得来的。
巴中刚好隔在汉中与蜀地之间。
而巴中也是极为富裕的。
历来,割据蜀地的统治者,意图把汉中纳入麾下,也是因为若是汉中不在自己手中,则巴中不振。
对于蜀地来说,那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
巴西是阎圃的老家,同时也是黄权的老家。
黄权奉命在巴中招募二万兵丁,因为黄权的宗族在当地非常有势力,因此招募的非常迅速。
只二十余日,就有了二万人。
因为出来的时候,黄权身旁还有千余精兵,因此统御这两万新兵,也不是很困难。
只是到底是新兵,才训练不足三日。
估计也没什么战斗力。
这日,黄权穿着一身轻甲,站在校场内的点将台上,下边是二万新兵在操练。
“嘿哈,嘿哈。”
雄壮的操练声,不绝于耳。
但是黄权还是皱着眉头,这兵,还真是很难上战场,只能作为守城之用了。
随即,黄权想着若是能把张鲁的军队屯扎在城外,他与杨怀,高沛等率兵进入成都。
就能依为犄角。
这二万新兵就能在城中继续操练一段时日了。
这样一想,黄权的心中就轻松了不少。
“大人,有个人前来禀报,说是张鲁,杨怀,高沛率领八万大军,已经到达巴西附近了。”
这时,有一个亲兵走了上来,对着黄权说道。
“喔?
终于来了。”
黄权神色一振,说道。
随即,对着旁边的副将道:“我去迎接,这边就交给你了。”
“诺。”
副将应诺了一声,表示明白。
随即,黄权快速的走下了点将台,跨坐上战马,前往北方迎接张鲁。
行走了大约十里,黄权看到了八万大军。
旗帜招展,行军不急不缓。
虽然气势平平,但总归是八万大军了。
再加上他刚招募的二万大军,就是十万。
开赴成都后,就是十三万。
一如刘璋一样,现在黄权能够自我安慰的,也就是十三万大军这个字数了。
“可是公衡在前?”
大军前方,是张鲁,阎圃,张卫,以及郑度,后方则是杨怀,高沛。
郑度见前方有人策马而立,就猜测是黄权,不由大声道。
随即,又策马而来。
“正是。”
黄权也策马向前,二人在途中相遇。
“公衡募兵如何?”
郑度问黄权道。
“幸不辱命。”
黄权含笑道。
“如此,当还有一战之力。”
郑度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说道。
这时,张鲁,张卫,阎圃等人也策马而来。
郑度立刻介绍了几人认识。
阎圃与黄权还是同乡,但是两人不熟。
后又各为其主,更是难得一见。
但是双方的名气都很大,尤其是阎圃,更是汉中太守张鲁的左膀右臂。
二人见面,就不由多聊了几句。
“现在不是闲聊的时候。”
张鲁却说道,随即,又问黄权道:“现在成都是什么情况?”
“不妙。
寇封在城外修建土丘,如今成都城池的防御力,已经被消磨了大半。”
黄权闻言脸上露出了无奈之色,道。
“刘璋就任由寇封在城外建造土丘?”
旁边的张卫不可置信的大叫道。
“城中无战将,何以能与楚军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