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一章 寇封的心胸(2/3)

“怎么会这样,那朱封居然带着笑意走了,而我们的书信居然石沉大海。”

书房中,张温忍不住妒忌又惶恐道。

他们自从把书信递过去后,就开始在刺史府门外蹲点了。

清楚的看到朱封忐忑进去,如沐春风的出来。

而他们的书信却如同石沉大海,一点消息也没有。

这两家同是四大族,又都与寇封有仇。

这怎么待遇相差如此巨大。

“父亲,如果寇封追究起来。

我们真的是。”

旁边,张广流泪道。

“事到如今,只有一个办法了。”

张温看着儿子流泪的摸样,不由咬了咬牙道。

“什么办法?”

张广高兴道。

“你出去吧。

半个时辰后,进来。”

张温对着张广温和道。

“诺。”

张广虽然疑惑,但还是高兴的走了出去。

不用灭族,总是好事。

张广走后,张温亲自关闭了书房的大门。

随即,拔出了挂在墙上的佩剑。

“所谓办法,就是人死恨消。

楚侯啊,楚侯。

望您大度一回,老夫死后,不要祸及家中。”

张温惨笑了一声,拔出了长剑,朝着自己的脖子上,抹了一下。

一道血痕中,倒在了案上。

正所谓天作孽,犹可活。

自作孽,不可活。

朱治,朱然虽然与寇封为敌,但却各为其主。

实属本份。

算作天作孽。

而张温与寇封本来无仇,却要献媚孙权,而羞辱寇封。

却是自作孽,不可活。

唯有死路一条。

“父亲。”

半个时辰后,当张广再次进入书房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张温的尸体。

一声凄厉的叫声,划过了张府。

不久后,伊籍亲自禀报,张温自尽的消息。

“这老匹夫事到临头倒还算有点魄力。”

寇封看了眼之后,不由略有些佩服道。

有些人虽然死到临头,但仍然保有希望。

不愿去死。

但是张温显然算是有些魄力,在他没有追究以前,自尽而亡。

来了个人死恨消。

“主公,如今张温一家该如何处置?”

伊籍不由问道。

“算了,人死恨消。

不过,死罪可免,但是前提是他们一家不再触犯法律。

你亲自去跟张温的儿子暗示。

我不取他性命,也不取他家财。

但我要他把匿藏的人口都给吐出来。

若顽固不化,那我还是会找他算账。”

寇封沉吟了片刻,说道。

“诺。”

伊籍应诺了一声,立刻下去办理了。

朱,张两家都得罪了寇封,但是两家的际遇却是截然不同。

让整个江东的士族们都大跌了眼镜。

本来,大家都以为朱,张两家都有血光之灾,甚至是灭族之祸。

但没想到,朱氏却是稳如泰山,寇封根本没有过问。

而张氏也只是张温自尽,而寇封也大度的保留了他的家小。

聪明人,就从中体察到了,寇封公私分明的性格。

私仇一定要报,而且报的要狠。

而两国交战中,各为其主。

寇封事后,不体恤,也不追究。

如刘备,在徐州的时候,因为徐州被曹操抢走了。

而曹操设置了车胄为徐州刺史,事后,刘备攻入徐州,不仅杀了车胄,还杀了他全家。

这是为了泄愤。

世人本以为寇封也会这么干,但寇封却没干。

寇封行事诡秘,并且心狠手辣。

不讲道理,非常的霸道。

连使臣都杀了。

这使得江东士族都畏惧寇封之严。

但是这件事中,聪明人就察觉出。

寇封其人,并是不讲道理。

而只是对待敌人不讲道理。

其人也有大度的一面。

这只是一般聪明的人能够想到的一件事情。

想到的人,都觉得浑身一松。

若是统治江东的寇封是一个喜怒无常,并且不讲道理的人,这日子就难过了。

但是现在寇封似乎挺好的,这日子就舒服了。

如同压在心中的一颗大石头,被卸掉的那般轻松。

但是还有更聪明的人,却留意到了这两家不同遭遇的背后,所发生的事情。

不管是朱氏,还是张氏,在事后都是清查了。

家中的人口,并且上报给了刺史伊籍。

而且还顺便把私下匿藏的人口,土地。

交给了官府处置。

这两个大族这么做,一下子就为吴越之地,扩充了数万人口。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