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攻势开始,谣言,细作(1/3)
第六百四十章 攻势开始,谣言,细作(第一更) 豫章城中。
全琮,凌统的大营,中军大帐中。
“怎么可能。
吴郡居然被攻陷了。
这怎么可能?”
全琮的手上拿着从后方秣陵,张昭亲自草拟的文书,神色充满了震惊,不可置信。
“什么?
吴郡被攻破了?
不可能。
我们的军队明明扼守住了豫章,使得寇封的大军动弹不得,吴郡又怎么可能会被攻破?”
旁边的凌统豁然站起,失声道。
“根据情报荆楚的军队起码在两万人以上。
为首的是失踪了数年,寇封帐下谋臣伊籍。”
全琮跌坐在了地上,喃喃道。
“两万人?
伊籍?”
凌统上前数步,从全琮的手上拿过了文书,不相信的看了一眼,结果顿时呆若木鸡。
孙权坐镇后方,他逃出吴郡的时候,犹如丧家之犬。
虽然震惊于后方出现了一支这样的大军,但却没有时间思考。
但是凌统,全琮等人不同,他们就在前方,眼看着寇封的军队在城外不远处屯扎,这些日子以来几乎一动不动。
所以,对于寇封的军队忽然出现在吴郡。
更加的感觉到一种震惊。
寇封的十余万大军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一动没动,也根本不可能绕过豫章而直接攻打吴郡。
再加上,水路方面也有周泰派人镇守,铁索横江,几乎是铁桶一般的防御线。
寇封怎么就能穿插过去,直奔吴郡?
身处大军之间,身边数万人环视。
那种对于这条防线的自信,以及自傲。
让全琮,凌统两个人根本难以相信。
若是他们这么多的努力,在外挖无数壕沟,小河,引长江水入。
防备寇封来袭,他们加高城墙到惊人的二十五丈,防备寇封的井车。
他们长江上,建立起了铁索横江,断绝河道,使得无数商户怨声载道。
如此种种,他们这些日子准备的防御力之下。
寇封还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派兵偷袭吴郡。
那么岂不是说他们这些日子做的防御工事,都是那种蹩脚的玩意?
或许在寇封看来,只是纸老虎,一捅即破。
一想到这个可能,两人心里就涌起了难言的屈辱感。
这种屈辱感,就像是一条毒蛇,侵蚀着他们的心灵。
“可有何补救?”
凌统很年轻,也最有冲劲,这个时候猛的放下了手中的文书,对着全琮大声道。
“后方失陷,我们没办法补救。
若是我们派兵增援,与之交战。
那寇封怎么办?
本来就是因为兵丁不足,怕防守不了寇封,才请了曹将李典率兵三万来增援。
若是我们走了,李典又怎么会全心全意的守备豫章?
到时候,豫章失陷。
寇封前后夹击,整个江东就易手了啊。”
全琮一脸绝望的道。
“那不是左右都是死吗?”
凌统呆住了,不可置信道。
他们江东,昔日何其强盛。
大都督周瑜天纵之才,程普,韩当,黄盖等也都是一时俊杰。
如今,在寇封的力量面前,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只余下他们几个残兵败卒,本以争雄不成,当也能力保江东。
但不想一切都是无用功。
难道是真的天命不在江东?
不在孙氏?
全琮的心中也是一样的苦涩。
但是他比凌统年长一些,更加沉稳一些。
许久后,挤出了一丝非常勉强的笑容,道:“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
看情报说寇封出现在吴郡的军队也不过是二万人,而且开始固守了。
显然他们的兵丁只有这二万人。
而秣陵尚有一万五千新丁。
再加上会稽,其余一些守备山越的守卒,凑成一支二三万人的军队,不难。
到时候,就算是不能攻克吴郡,收服吴郡。
但要自保,应该不成问题。”
“将军是说?”
凌统眼前一亮,问道。
“我们就守,只要守上一年,两年。
寇封总是有退走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再挥军剿灭占据吴郡的伊籍。”
全琮点头道。
“传令,命周幼平加强防备。
另外,吴侯也让我们去见一见李典。
看他能不能联系曹操,再派遣兵丁过来。
我们没力气,不代表他曹操也没力气啊。
若是能再求得一支曹兵南下,一切都能迎刃而解了。”
说着,全琮站了起来。
“好。”
凌统一双眼睛大亮,叫了一声好,与全琮双双的走了出去。
李典,全琮,凌统虽然一起镇守豫章,但是各自互不统属。
营地也是相隔较远。
二人带着数十护卫,策马出了大营,行了大约半刻钟,才到达李典的营地。
在营门外,等待了片刻后,二人来到了中军大帐内。
“你们说什么,吴郡丢了?”
说实在的,当李典亲耳听说这个犹如晴天霹雳的消息后,也是呆若木鸡了片刻,随即才气急败坏道。
李典,被称作是军中长者。
脾气很好的一个老好人,但是如今这个老好人,却是一副气急败坏的摸样,可想而知这个情况有多么的严重了。
不过话说回来,前有猛虎,让他们胆战心惊。
后方空虚,但却又闹了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