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五百零七章 不忌杀人五千字大章)(2/4)

只见虞翻断然否决道。

“为何?”

刘封脸色一滞,皱眉问道。

“江东不错。”

虞翻回答让刘封无语。

“算了,到时候再说吧。”

刘封无语了片刻,心中自我安慰道。

反正,过几年他也要回来江东,既然虞翻不肯离开江东,到时候就留虞翻在江东好了。

“二位真是惬意啊。”

正当二人说话间,又有人说刘封惬意了。

是步骘。

“子山晚了一步,这话仲翔已经说过一次了。”

刘封回头,只见步骘,严畯二人朝着这边走来。

二人脸上都有些红润,显然喝下了不少的酒水。

但是脚步沉稳,却是自制力良好,没有喝醉。

“喔?”

步骘闻言喔了一声,但是脸上却是没有诧异的神色。

他们是知道,虞翻与刘封的交情不浅。

提醒的话,恐怕虞翻已经说完了。

换而言之,他们想要打探刘封虚实的目的,已经泡汤了。

这段日子以来,二人千方百计也想不明白,刘封到底有什么手段能够安然出走。

不管怎么算,伸出江东腹地,又有重兵把守,刘封根本不可能逃走。

对于刘封如何应变,二人真的是心中好奇不已。

目的泡汤了,但是二人并没有灰溜溜的离开,而是坐在了刘封的身边,也是席地而坐,很是洒脱。

四人坐在这边静静的看着前方的小溪。

身后,很多人也注意到了四人,但并没有上前打搅。

在座的或多或少都与刘封有了一些交情,但最深的还是这四个人。

众人都知道。

“三位先生对于如今的天下大势,有何看法?”

静坐了许久,刘封忽然问道。

这句话,很是俗气。

但刘封的意图并不俗气。

这是他潜藏在心中已久的目的,今次就想对步骘与严畯说了。

刘封的话,让三人都陷入了沉默。

这天下大势,其实很简单,大多数的人都知道。

曹操挟北方之力,出兵东南,刘琮投降。

只余刘备,刘封,孙权等三人。

只要这场战争曹操胜了,曹氏就等于问鼎天下了。

而孙刘胜了,东南格局就成了。

现在唯一的变数,就是刘封了。

刘封死在江东,则局势大不同。

若刘封不死,则又是一种格局。

众人都知道,但是没人说。

因为他们知道,刘封问出这句几乎天下人都知道的问题,可能是开场白。

“你们不说,那就我说吧。

这天下,要么归了曹操,要么归了孙权,刘备等等。

反正是不会回归汉室的了。”

刘封笑着道。

看了下众人的神色,都是很平静。

“那我再问一句,你们的归属又在何方呢?

是归曹?

还是归孙?

是希望曹操赢天下一统呢?

还是希望孙权赢,能够格局一方?”

刘封又问道。

这个问题,切中要害了。

他们到底想谁赢呢?

他们到底想要怎么样呢?

这个问题很新颖,从来没有人问过他们。

因此,下意识的,三人觉得震撼,也露出了茫然的神色。

曹操赢了,天下归曹。

他们也还是官员。

孙权赢了,割据江东,他们也还是官员。

刘封问这个问题当然是有目的的,历史上曹操南下,江东一片归降之声。

文官都归降。

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形势所迫,当初曹操气势如虹,八十万大军会猎于吴。

有一部分人则是天生的软骨头。

再有一部分人,就是没有鼎足之心的人。

不希望天下割据,而希望天下一统。

这也就是刘封常说的,吴国未立,形势不明。

而少忠臣。

这些人的忠心,是不坚定的,虚幻的。

根据刘封的观察,步骘,严畯应该就是属于没有鼎足之心的人。

他们不是江东人,对于极度排外的江东势力没有什么好感,自己本身也只是中原祸乱,避祸于江东罢了。

刘封现在问他们,只是挑起他们心中的疑惑。

跳动他们对于孙权的忠臣。

刘封相信,这一跳动,这三个人心中就无法在平静了。

为数年以后,刘封进入江东,收服这些人,埋下伏笔。

“我告诉你们,要追随强者。

要有眼光,要慎重。

这次曹操虽然强大,但肯定会失败。

进而崛起的就是孙权和我。”

说到这里,刘封就住嘴不言了。

话已经很露骨了。

且看将来我与孙权决一死战。

再说下去就不是暗示了,而是狂妄。

狂妄的说,我与孙权交战一定会获胜,是不明智的。

这时候要用到点到即止这妙招。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