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四方大军(2/3)
关键是该怎么办。
现在摆在刘封的面前只剩下了两条路,第一就是立刻离开。
孙权都不让他出吴县,留在江东就没意思了,立刻联系台湾那边,出走台湾才是正途。
但是刘封不甘心,好不容易来一次江东,与陆逊有了这么一点缘分。
这人都没见到,就灰溜溜的离开了。
刘封怎么能甘心。
“得想个办法出了吴县,去寻陆逊。”
刘封心中咬牙道。
就在刘封苦思的时候,寇水走了进来。
“主公,军侯周广,朱重在外求见。
说是吴侯派来护卫主公前往会稽。”
寇水躬身道。
什么叫做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就是了。
本来被人堵了的路,现在又通常了。
这怎么能不让人欢喜?
刘封也不管这周广,朱重来是不是为了监视他的了。
他豁然站起,道:“准备细软,出发前往会稽。”
“诺。”
向来都是刘封说什么,寇水就做什么。
从来不问,这次也是一样,寇水应了一声,转身去准备了。
“怎么二哥突然反悔了?
周广,朱重?
而且还派了这两个废材做护卫。”
刘封欣喜之色溢于言表,孙尚香则是很是疑惑。
不管了,能去会稽就行了。
能出去散散心,还能遂了夫君的愿。
孙尚香看着刘封欣喜的摸样,心下顿时一松。
什么也不想了。
…………………… ***是一座大城,是荆南最靠近长江的一座城池,也处在荆南的中间。
东西之中,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
其北方拥有一座同样以***为名的水寨。
这座水寨内,此刻屯扎了大量的兵丁。
以中郎将徐庶为首,其下魏延,李严,沙摩柯,文聘等四万五千大军。
其中有文聘的水军二万人,其余皆是步卒。
以四万五千人,防守一个小小的***,作为主帅,徐庶应该是有些底气。
但其实不然。
因为北方曹军几乎三十万。
“曹军阵势已经成了,该是把曹仁给架出来了吧?”
徐庶率领帐下将领,乘坐大船,出了水寨,隔着长江遥望江陵一带的曹操水寨。
徐庶神色严肃,沉默不语。
魏延忍不住道。
徐庶闻言转头看了一眼魏延,对于这个刘封曾经私下里用书信的方式称赞过的年轻人,徐庶也是相当欣赏的。
魏延这人有勇力,善养士卒。
只以这一方面,他就是个猛将之才。
再加上魏延此人胆大心细,若是培养得当,定是一员有勇有谋的良将。
但魏延也并不是没有缺点,可能是血气方刚,也可能是本性冲动。
此人有些沉不住气。
现在徐庶手上握着曹仁,魏延进言把曹仁架出来,已经不是一二次了。
但是徐庶始终没有应允。
因为时间不对。
在一个月前,周瑜才刚刚到达赤壁。
立足未稳,还有变故。
那个时候,魏延提出来,是有些急躁了。
不过,现在这个时候,倒也是差不多了。
“乘小舟,返回水寨,把曹仁给架在城头。
并且派遣探子往江陵一带,散步消息。
言若是曹军敢攻***,夏口,则杀曹仁,曹纯。
号角响起,手起刀落。”
徐庶思量了片刻,断然道。
“诺。”
魏延面上喜色一闪而逝,大声应诺道。
魏延豫州人,随刘备南下,与曹军纠葛甚大。
对于曹操更没好感,现在能手握曹操的族弟,威胁曹操。
魏延觉得浑身都舒坦。
“等等。”
徐庶忽然叫住了魏延。
“将军还有何吩咐?”
魏延先是一愣,随即躬身问道。
“空有勇力,不过一勇夫尔。
性急躁,不过一沙场横尸尔。
不骄不躁,有勇有谋,沉稳如山。
方成名将。”
徐庶轻声道。
语虽轻,但是听在魏延耳中,却无异于晴天霹雳。
热血沸腾的身子,也为之冷却了下来。
徐庶的话给了魏延三个选择,一是好勇斗狠的莽夫。
二是沙场死尸。
三则是良将之路。
这些事情,魏延从来没有想过。
但是徐庶的话,却给了他一条明路。
“多谢将军。”
醒悟过来之后,魏延觉得自己心中沉重了许多,不复以前的急躁。
对于徐庶也很是感激,恭敬的抱拳道。
“去吧。
记得命士卒加紧戒备,即使曹仁在手,曹军也未必就不会攻打。
世事无绝对。”
对于魏延的反应,徐庶很是赞赏,叮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