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七章 还尚且稚嫩的鬼神,马良(1/3)

第一百六十七章 还尚且稚嫩的鬼神,马良 “当真是越来越有趣了。”

眸中尽是戏谑,黄月英低声自语道。

她却是看见了刚才刘封眼中一闪而逝的冷意。

别说是黄月英了,就算是蔡妲也是哭笑不得。

有人居然敢当着刘封的面,骂了刘封,还说寇氏是贼寇。

也算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要知道,比家事刘封确实是比不过这些人,但是论势力,在场的人就算是刘琮也不过是身份尊崇罢了。

“那人是谁?”

刘封看了眼蒯瓒,低声问道。

“那是蒯越的次子蒯瓒,两人是表兄弟。”

蔡宕看了眼蒯瓒,眼中露出了一丝忌惮,在荆州势力能与蔡氏对抗的也就是蒯氏了。

那蒯瓒不算什么,但是蒯氏却是一块金字招牌。

蒯氏?

刘封眼中闪过一分凝重,但是心中却没有一丝退意。

那刘董的嘴实在是太贱了,连他没有出世的儿子都骂进去了。

要是不出手教训一下,将来怎么做老子。

“那不过是个莽夫,要不是蒯氏庇佑着,早不知道死在什么地方了。

如此人物,兄台何必介怀。”

忽然旁边响起了一个低低的声音。

刘封闻言看去,说话的是坐在蔡宕右边座位的人。

大约二十多岁,面色白净,眼神锐利,很是不凡。

特别是,一双眉毛是白的。

忽然,刘封心神一震,隐隐的想起了一句话,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这是形容蜀汉忠贞之士马良的一句话。

传闻中,马氏是襄阳宜城的一个宗族,马良一辈中五兄弟都有才名,为乡里盛赞。

其中的白眉最良,指的就是马良。

因为马良天生一对白眉。

刘封对于蜀汉的一些重臣耳熟能详,想到马良的同时,对于马良的记载立刻就浮现在了脑中。

此人才名***,但是能概括功绩的却只有一件事。

关羽失荆州,刘备兴兵报仇。

马良孤身进入武陵五溪蛮族盘踞的领地中,仅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蛮族首领们收下了刘备的印信,发兵跟随刘备攻打荆州。

而且不是那种三心二意的,而是一心一意的帮着刘备。

犹如鬼神。

而且此人与诸葛亮称兄道弟,还很得孙权的尊敬。

可惜后来刘备兵败夷陵,马良也遇害。

三国志记载,马良贞实,乃是蜀汉良臣。

伊籍虽然也是一时之选,但比之马良却是多有不如。

心中震动,刘封眼中精芒一闪便收敛了下来。

朝着白眉拱手道:“兄台是?”

这会儿那刘董,却是从刘封的心中自动消失了。

与马良一比,那刘董算得了什么。

“宜城马良。”

马良朝着刘封还了一礼,笑着道。

“果然如此。”

刘封心中立刻涌起了一股狂喜,先有伊籍,后有马良,如果再算上庞统,黄忠,甘宁,他不管是势力,能力,还是资源,人才都比刘备强了。

战江夏,孤身入襄阳。

所谓何事?

一是大丈夫在世,不可一日无权。

否则必将命丧乱世。

二,是为了提兵夺回甘氏。

三,刘封还要向天下人证明,他比刘备强。

有朝一日,他会让刘备后悔。

后悔把他逼走。

让刘备体会到今日费氏的痛苦。

心中震动,刘封面上却能保持从容,微微一笑,举拳道:“原来是人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马良,马季常。”

“呵呵,所谓白眉最良,只是乡里人的笑谈,夸大之词罢了。”

马良很是谦虚道。

“所谓有因必有果,盛名之下,虽然也有虚士,但大部分也都是有名有实的。

季常兄不必太过谦虚。”

刘封笑道。

马良虽然良才,但是此刻也不过是二十一岁。

没有后世的那种鬼神之能。

刘封一番夸赞,让马良微微有些涩然。

又见刘封称呼自己表字。

连忙问道:“刚才只听兄台自报姓名,不知可有表字?”

按理说,这时代只要是有些地位的人都是有表字的。

刘封也应该不例外,但是他又见刘封头上裹着布巾,似乎没有及冠,是以才有些不确定。

古人二十岁及冠,也才会被长辈赐予表字。

刘封当然没有,不由摇头道:“还未及冠,哪有表字。”

“呵呵,那我就称呼兄台为寇兄吧。”

心中已经猜到了,是以马良早有了准备,笑着拱手道。

“呵呵,随意就好。”

刘封也是微微一笑道。

两人似乎是一见如故,聊的不错。

却是惹恼了蔡宕。

他气呼呼道:“喂喂,这里不是交朋友的地方,你们刚才没听见吗。

我姐姐可是要从你们中选出一位夫婿的。”

“咳,在下其实家中早有了妻室,这次不过是被人拉来凑热闹的。”

马良闻言脸上闪过一分尴尬,拱手道。

“什么?”

蔡宕的小脸上满是不满之色,家中有妻室了,还来这干什么。

马良所谓的朋友是宜城大族董氏的子孙,这场聚会又是考校家世,排的座位,以家世论,那董氏排在第三排。

只与蒯瓒隔着一排。

而宜城马氏就不入流了,所以马良几乎排在最末。

右边是个不熟悉的世家公子,左边又是蔡宕这个小不点。

一个人孤零零的坐着,这才忍不住开口与刘封说话。

“莫要胡闹了,我不知道你怎么称呼我为姐夫。

但是我与你父蔡瑁称兄道弟,怎么可能取你姐姐。”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