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一口答应(1/2)
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一口答应 至于黄叙的病,刘封早已经有所打算了。
先前认为是哮喘,刘封未必有把握治得好,因为就算是在现代,哮喘也是疑难杂症。
但是肺病,刘封的把握却是有九成。
当然,刘封自己是不懂医术的,也不会治病。
但是这个时代中还有一个医科圣手啊。
可能一般人身处在汉末,第一个想到的神医就是华佗。
但是刘封想到的却是不是华佗,华佗虽然厉害,但是一身医学在于外科,中国的外科手术就是华佗发明的。
而黄叙伤了肺,是内科。
所以刘封想到的是另一个人,医圣张仲景。
一身内科医术,几乎位于中医的巅峰。
不过,这个时候张仲景还没有写出传世巨作伤寒杂病论,所以不太有名。
一般人不知道。
这可能也是黄忠没有带着儿子去找张仲景看病的原因。
刘封本来也不知道张仲景在何处,只大略的知道应该在荆州。
毕竟刘封关注三国是因为武将,谋臣,以及那令人炫目的战争,计谋。
对于医术不是太过在意。
但是恰巧,有一日甘氏的身子有些乏力,刘封派人注意过张仲景的行踪。
知道张仲景隐居在襄阳一带,靠着救治乡里百姓为生。
找到他,不难。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巧舌如簧,让黄忠弃了中郎将的职位,随他上船。
正思量间,门外响起了一阵脚步声。
刘封立刻收起了心思,抬头看去。
只见黄忠正疾步而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妇人。
这妇人年岁子四十岁左右,相貌平平,但是体态健壮。
此刻眼眶微红,似刚哭过。
“怠慢小兄弟了。”
进大堂后,黄忠一脸愧疚的对着刘封行礼道。
“无碍的。”
刘封摆了摆手笑道。
随即,看了一眼黄忠身后的妇人,行礼道:“这位想必就是黄夫人了。”
“正是内子。”
黄忠回头看了眼跟在自己身后的妻子,道。
“我家叙儿给叔叔添麻烦了。”
黄夫人上前一步,对着刘封福了福道,因为黄忠称刘封为小兄弟,她也跟着称呼刘封为叔叔。
“夫人言重了,可恨的是那毒妇,而不是令郎。”
刘封伸手虚扶,道。
抬头见黄夫人虽然眼眶微红,似为儿子的伤势哭过。
但是眼中却一点也没有迁怒刘封的意思,反而满脸的歉然。
虽然宠爱儿子,但也是深明大义的女子。
刘封心里暗自点头。
三人客套了几句,互相坐好。
刘封刚坐下,就举拳对着黄忠道:“我观令郎摸样,那肺病若是再不救治,恐怕就危险了。”
“叔叔有所不知,我那孩儿的病乃是伤了根本。
遍请名医都说是难以救治,说他难以活过二十岁啊。”
说话的不是黄忠,而是黄夫人。
说起伤心事,黄夫人不由又流下了泪来。
“前后救治了五年,反而每况日下。
本来好好的人,成了现在这副骨瘦如柴的摸样。”
黄忠在旁叹了一口气道。
说的很感伤,可怜黄忠年过半百,膝下只有这么一个儿子。
却被人说是活不过二十岁。
可叹。
刘封心中一动,黄忠的才能毋庸置疑,但是一直埋没。
直到加入蜀汉才发光发热,或许是因为时运与蜀汉息息相关。
但可能也是因为膝下独子,操碎了心的缘故。
而黄忠加入蜀汉后,他的儿子就没有再记载了。
可能已经过世。
所以黄忠年迈的身子,却犹如壮年将军一般。
勇冠三军。
满腔的热血都洒在了战场上,求青史留名。
如此猜测,若是黄忠有后,是不是会更加勇猛一些?
心中震动,但刘封面上却不动声色,他询问道:“不知将军所说的名医,指的是?”
“荆州有名,我又能请到的医者,都请来看过了。”
黄忠反应却很快,听出了刘封的弦外之音,双目不禁大亮,道。
换而言之,他请到的医者,是荆州的医者,又是他能请得动的。
“叔叔是不是说,还有其他名医能够医治我孩儿的病?”
黄夫人的反应只比黄忠慢了一步,即期待,又怕失望,颤抖的看着刘封道。
真是爱子心切的一对夫妇。
刘封心中感怀了一声,面上则问道:“不知将军与夫人听没听说过,张仲景?”
黄忠闻言眉头一皱,却是有些熟悉,但又一时想不起来。
想了片刻后,才迟疑道:“可是曾经做过长沙太守的那个张仲景?”
因为黄叙的原因,黄忠很关心名医。
但是张仲景的名声确实不行,黄忠根本不知道。
还是因为张仲景曾经做过长沙太守黄忠才想起来的。
“对,此人乃是医中圣手,若是天下有人能治得了令郎的病,定是他无疑了。”
刘封笑着点了点头道。
顺便的,把张仲景的名气先吹出来。
“敢问叔叔,这位张仲.....张先生现在何处?”
黄夫人又是抢先一步问道。
因为太过激动,有些失态了。
黄忠的目光也定格在了刘封的身上。
“据我所知,他应该在襄阳附近。”
对于黄忠夫妇的反应,刘封早已经预料到了,说以不急不缓的说了出来。
顿了顿,又道:“我此次南下长沙的事情已经全部解决,不日即将北上襄阳。
若是,若是将军愿意,夫人与令郎可随我一起北上。”
出于谨慎,刘封并没有立刻说让黄忠也一起跟来,那样意图太明显了。
他打算徐徐图之。
但是黄忠的反应他却从来没有想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