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吴氏(1/2)
第九百一十九章 吴氏 有句话说的好啊,狗急了还要跳墙呢。
更何况曹操是一个枭雄,把他逼狠了,他就什么都做的出来。
占据燕州,虽然拓宽了楚国的进攻方略。
但也同样的,为魏,凉,秦三国的联合开拓出了一条道路。
曹操连典农校尉都派遣了出去,可见联盟之坚固,超乎想象。
“不能再等了,得尽快的把粮食屯到汉中去。
然后发动北伐,否则再过几年,等马腾,韩遂二人安稳了下来,楚国就会变得被动了。”
寇封思量了许久后,说道。
“但是汉中与蜀中多山道,小路,粮食的运送很困难。”
郑度闻言略显苦笑着说道。
汉中虽然富裕,但是要养活十五万的兵马。
现在站着不动,运量过去已经很勉强了,即使是能从荆州运送一部分过去。
更不要说发动战争了,要不事先准备可以吃用一年的粮食,是断断不能发动大规模战争的。
“这件事情孤有办法。”
寇封闻言笑着说道。
这件事情,以前寇封就想到了。
只是指南针之后,寇封就南征孟获去了,一去数月,就耽搁了下来了。
木牛流马啊。
就是诸葛亮发明的,蜀汉后来赖以发动大规模北伐,解决了运送粮食难题的一种小独轮车。
在崎岖的山道上,用马车拉运粮食不行,马匹驮着者太耗费时间,精力了。
人背着更是不切实际。
于是,在历史上诸葛亮的智慧就得到了体现。
他发明了一种小独轮车,可以在崎岖的小道路上行走。
就算是想停下休息,也只要把车往地上一方。
就能稳住。
这就叫做木牛流马。
非常方便在小道路上行走的交通工具。
也就是后世的小说中,可以自动行走的木牛流马的原型。
现在,摆在楚国面前的恰巧也是粮食运送的难题,寇封自然不会客气。
“不知君上有何妙计?”
郑度闻言精神一震,立刻双目放光的问道。
这个问题,可是他们蜀中人一个大问题啊。
不知道难倒了多少英雄豪杰。
让多少巴王,蜀王等等的诸侯国,没办法从南向北进行开拓疆土。
不是郑度不相信寇封能够解决这个麻烦,而是他急切想要知道寇封会怎么样解决。
跟从寇封日久,郑度知道寇封不是一个会无故放矢的人。
寇封说行就一定行。
所以,郑度才会这么急切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办法。
“妙计谈不上,就是一些小玩意儿罢了。”
寇封呵呵一笑,说道。
“小玩意?”
郑度一愣,随即不由想了寇封诸如指南针这些物件了。
那个小小的玩意,却是在南征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件事情郑度是知道的。
因此,对于寇封说出是小玩意,自然也是非常信任的。
“对,小玩意。
不过现在还在孤的脑子里边,等一下孤画出图形,让工匠们前去打造。
那蜀中与汉中之间无比崎岖的小道,就不再是阻挡我们进兵中原的障碍了。”
寇封笑着点了点头,满脸的神采。
曹操做的好啊,不留余力的扶持马腾,韩遂,强壮马腾,韩遂的骨肉,要跟他对着干。
不过,张良计,过墙体。
总是有办法的。
说着,寇封从旁取了纸张摊开,随即,对着郑度道:“稍等。”
说完口,寇封亲自研磨墨水,开始画图。
很快,一辆颇具特色的独轮车出现在了图纸上。
接着寇封连续用两张纸,分别从侧面,后边画了一张。
算是全方位的进行了刻画。
这过程中,郑度一直看着。
对于图纸上的这车颇为疑惑,这算什么?
独轮车也能走?
也能停靠?
“君上,这。”
当寇封停笔后,郑度忍不住问道。
“放心,这车能走能跑,还能停。
而且因为独轮,多么狭小的道路都能走动。
翻山越岭,运送粮食,就全靠它了。”
寇封知道郑度的疑惑,笑着说道。
也难怪,最先出现的东西,总是让人不信任的。
郑度不相信独轮车也能走,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寇封也相信只要车被制造了出来,郑度就会相信,并且爱上这种车了。
木牛流马一出,可以减少多少的人力资源的浪费啊。
“嗯,那臣先拿下去命令工匠造出来再说。”
郑度见此,也暂且放下了心中的疑惑,拿起三张图纸,点了点头说道。
“去吧。
孤也要休息一下了。”
寇封点了点头,眉间掩不住的疲态。
“诺。”
郑度应诺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郑度走后,寇封伸了伸懒腰,活动活动了一下筋骨,回房歇息去了。
…………….
城外,楚军大营。
这一次楚军返还,并不止是他们自己,还有随从征讨南蛮后的战利品,每一个人都获得了一个南蛮女人。
有家室的这算是小妾了,没家室的,就算是正妻了。
总要找个地方安置的。
所以,这次军队返还后,将军们除了要安排士卒以外,还要安排那些南蛮女人。
工作量不低。
虽然说,寇封下令可以回家歇息几天,但是法正,吴懿也是直到将近夜幕,才处理了一些基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