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87章 牛逼(1/2)

第87章 牛逼 “二狗子?”

有些奇怪的看了显示屏一眼,杜刚就瞧见一个哈士奇的狗头正在屏幕中盯着自己。

“杜局长您好,我是人工智能二狗子,很高兴见到您~”

笔记本的扩音器中,二狗子那机械的声音很快就传了出来。

摸了摸头,杜刚看了王晨一眼笑道“就这?

一个狗头的交互系统?”

“啥?”

原本以为杜刚会很惊讶,没想到这货竟然一副“就这?”

的表情。

“这不就是大米,度娘,花厂他们都在折腾的人工交互系统?

就想那个什么小爱一样。”

小爱?

王晨眉头歪了歪这才回过神来。

原来是把人工智能当成了的那种交互软件了。

有些无语的摇了摇头,王晨白了一眼“你是觉得我搞了半天就折腾出个人工智障?”

“有什么区别?”

“区别大了!

小爱那种人工智障连弱人工智能的门槛都还没摸到,而我这可是正儿八经的人工智能,拥有完整的逻辑思以及自我学习能力。”

敲了敲桌子,王晨说话的声音都拔高了一截。

这可是我几个月辛辛苦苦倒腾出来的宝贝,可不能被人看扁了。

“什么?

真人工智能?”

杜刚瞥了眼有些不信。

“来来来,你自己和二狗子聊聊。”

王晨懒的再多说什么,自己上嘴试试不就知道了。

“好,那我来问问,二狗子!”

见王晨一脸自信,杜刚这才搓了搓手对着屏幕喊道。

“哎~在的。”

“我问你,你今年多大了?”

“刚满十二天。”

“还挺小那你对这个世界有什么看法?”

“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

“哦?

有趣.

那你对人类是怎么看的?”

“智慧生物,思维矛盾,每一个都是独立的个体。”

嗯?

杜刚眼睛忍不住亮了亮,身子也是往前坐了一些。

好家伙,有点意思。

想了想,杜刚把自己手上的玻璃杯举了起来问道“分析一下我手中的这个杯子。”

“正在分析.

请将物品对准摄像头.”

杜刚闻言也是把手里的杯子靠近了一些。

“正在关联网络.

正在匹配资料您手中的杯子是由600多度的高温烧制而成,它是新型的环保茶杯很受欢迎。

售价大约在二十块一个,产地未知”

“这些都是你查的?”

“对,匹配的百度资料,通过图片进行比对最终得出的结果。”

“嘶这.”

杜刚有些震惊了,倒不是这些资料,而是这二狗子竟然能够准确识别自己的问题。

要知道现在那些所谓的人工智能,别说让它查东西了,有些连语音识别都还不够完善。

“如何?

我这东西不错吧。”

见杜刚的脸色终于严肃了起来,王晨也是一脸笑意的问道。

缓缓吐了口气,没有搭理王晨,杜刚眉头微眯想了想又开了口“我再问一个问题,烧一根不均匀的绳,从头烧到尾总共需要1个小时。

而现在有若干条材质相同的绳子,问如何用烧绳的方法来计时一小时十五分钟?”

“正在计算.

答案是:半小时,两头一起烧。

先取两根绳子,一根从一端烧,一根从两端烧,两端烧的绳子烧完时,将一端烧的绳子熄灭。

这样得到半个小时的记时。

将刚才熄灭的绳子两端点燃,燃尽的时间即为15分钟。

再取一条两头一起烧,加起来就是一小时十五分钟。”

“卧槽.”

听完二狗子的回答,杜刚顿时站了起来一句国粹脱口而出。

眉头紧皱死死地看着屏幕上的狗脸半响又问道“有口井7米深,有个蜗牛从井底往上爬,白天爬3米,晚上往下坠2米,问蜗牛几天能从井里爬出来?”

“假设需要X天蜗牛爬出7米深的井,那么可以得到(3-2)*(X-1)+3=7,解出方程式可得X=5。

所以有口井7米深,有个蜗牛从井底往上爬,白天爬3米,晚上坠2米。

蜗牛5天能从井里爬出来。”

“哈哈哈”

旁边的王晨终于是忍不住了,笑着说道“这种简单的奥数题就别问了,二狗子的逻辑思维就算是解微积分都没太大的问题,更别说这种小儿科了。”

“这不是难不难的事,而是看它的逻辑王晨这东西真的是你一个人搞出来的?”

连王先生都没喊了,直呼其名的杜刚现在脸上哪还有一丝轻松。

“当然,这玩意全球独一份,你觉的谁能帮我?”

耸耸肩,王晨轻松的说道。

“呼厉害了.

王先生你可是给了我一个天大的惊喜。”

到吸了口气,点点头,杜刚憋了半天这才重新坐下有些感慨的说道。

“没办法,我也知道这件事事关重大所以只能请你过来帮忙研究研究。”

“嗯你能想到先找我这点我很高兴,目前知道这东西的人有几个?”

从震惊中缓缓回过神来杜刚也是松缓了一些神色想了想问道。

王晨能够在第一时间联系自己,那说明这人对上头还算是很信任的。

毕竟这种技术可是能改变格局的。

其威慑力甚至比之前的石墨烯电池还要夸张。

毕竟人类厉害的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百分之九十九却是在做各种试验。

人工智能一旦出现那就能大幅度减少试验的时间。

简单点说,假如研究一种假象中的合金材料,在假设没出错的情况下,光靠人力可能需要两年才能勉强倒腾出来。

而一旦使用人工智能,靠着计算机恐怖的计算力,估计两个月就能测出最合适的比例配方。

这就是劳动力上的差距。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