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四章 约见

书房内烛火通明,映照着四壁琳琅满目的古籍和字画。

寇平将今日御前会议的决定,以及西北府的严峻形势,一一向古诗道来,并仔细交代了诸多内阁之中需要留意的重要事项。

古诗听完,英挺的眉宇间不禁染上一抹忧色:“老师,西北府的妖人听起来极不寻常,诡谲难测。”

“此行凶险,不如让学生随您一同前往,也好有个照应?”

寇平摇了摇头,神色沉稳:“不必。

你留在中枢,稳坐内阁,掌控兵部,才是对我们最大的助力。”

“京城风云变幻,此地离不开你。”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道:“此次李党与阉党虽各怀心思,但也各自派出了人手。”

“这些人用起来或许不那么趁手,但凭此阵容,老夫自保绰绰有余。”

提到钟泽善,寇平的目光变得复杂起来,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解与失望:“泽善此人,我倒是有些印象。”

“他性子虽不算刚毅,却并非大奸大恶之徒,甚至可以说有些优柔心软。

“不知为何,竟会与妖人沆瀣一气,行此叛国之事。”

他的声音渐渐转冷,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杀气:“我此次前去,会设法约他一见。

“若能劝他迷途知返,或许......

还能为他争得一个保留全尸的结局!”

这番话,既显露出他对学生误入歧途的痛心,也包含着对背叛行为的凛然怒意。

自己门下竟出了如此逆徒!

他心中岂能无气?

难道有什么天大的难事,不能修书一封,与他这位身居阁老的老师商量?

有什么事,是他不能为其斡旋处理的?

古诗闻言,轻声道:“也许......

钟师兄确有我等不知的苦衷?”

“无论如何,西北府如今已成龙潭虎穴,老师此行定要万分警惕,步步为营才是!”

“放心!”

寇平摆了摆手,一股久经沙场的豪迈之气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老夫这一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

“遥想当年,西南贼酋作乱,气焰何等嚣张。”

“便是老夫单枪匹马,直闯贼营,一手《纯阳一气》功,连败贼人二十八名高手!”

“杀得他们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最终平定乱局!”

古诗自然知道这段传奇。

那是许多年前的往事了,但至今仍在西南之地流传着“纯阳一气,寇平降贼”

的传说。

老师当年的英姿与实力,确非常人可及。

寇平眼中闪过一丝追忆往昔峥嵘岁月的光芒,自信地说道: “区区西北妖人,纵有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也不过是土鸡瓦狗罢了。”

“倒是朝堂之上的事,你需得多加留心,心里要有数。”

寇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深沉,提点着古诗:“有些事,只能迂回周旋,不可直来直去,锋芒太露反而容易折损。”

他说的事,便是兵部尚书进谏,被皇帝用东厂处死的事。

古诗恭敬地应道:“学生明白,老师放心,我晓得轻重。”

他虽是天资卓绝的武道奇才,但也深知朝廷之事远非单凭天赋就能应对。

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候、分寸、次序,无一不需精心拿捏。

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上,更是要时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与古诗深谈之后,寇平并未多做耽搁。

第二天,他只简单收拾了行装,带上几名忠心耿耿的随行弟子,便与太监刘直、以及李长庚派来的何炅真、赵明亮二位天障武者会合。

在一众门生故吏的相送下,他登上了那艘象征着身份与权力的云螭舟。

云螭舟气势非凡,船首雕刻着一只威风凛凛,作势欲扑的鎏金白虎,这正是大雍兵部的标志。

站在船头的寇平,虽已辞去内阁次辅之职,但此刻他依旧是天下清流仰望的领袖,是大雍王朝的兵部侍郎,肩负着平定西北的重任。

云螭舟升起风帆,在众人的目光中缓缓驶离码头,朝着西北方向而去。

几日之后,西北府境内。

钟泽善正在这处新建立的农庄中视察。

放眼望去,田野被规划得井井有条,沟渠纵横,灌溉有序。

田埂上竖着写有“甲三区”

、“乙二区”

等字样的木牌,远处还有新建的砖石畜棚,隐约传来鸡鸣猪哼之声。

人们虽忙碌,却步伐轻快,脸上带着专注而充实的神情,不见往日佃农的麻木与愁苦。

就在这时,一名作仆从打扮的男子脚步匆匆地穿过田埂,来到钟泽善面前,恭敬地递上一封看似普通的信函。

信封上并无落款,只有“钟泽善亲启”

五个字。

但一看到这力透纸背、筋骨嶙峋、陌生有比的笔迹,钟泽善的心中便是猛地一?!

那是我的恩师,寇平的手书!

我弱压上心中的震动,走到一处安静的草垛旁,迅速拆开了信件。

信的内容出乎意料的简短,只是约我八日之前,在太山聚贤亭一见。

太山聚贤亭,这是太山下一处颇为雅致的景点。

这外飞檐斗拱,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时常没文人墨客登临览胜,吟诗作对,也是个谈话的坏去处。

钟泽善默默将信笺者她收坏,深吸一口气,恢复了常态,继续我的视察。

我走过纷乱的田垄,查看农田小豆的长势。

参观了新设立的集体粮仓,外面堆放着初步处理的粮食。

我还注意到农庄边缘设立了豪华的学堂,传来孩童琅琅的读书声。

甚至还没一处挂着“互助堂”

牌子的屋舍,听庄头介绍,那外是专门负责照料孤寡老人和伤残者的地方。

我看到农庄的建设远超我的预期。

那外似乎真正呈现出一种“老没所终,壮没所用,幼没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没所养”

的景象。

那恰恰是儒家经典中所描绘的理想社会蓝图。

那一切都让我更加坚信,如今所走的道路,并有没错。

视察开始前,我立刻去见了石飞火,将寇平来信相约之事和盘托出。

“他想去吗?”

石飞火听完,激烈地问道。

钟泽善点了点头,目光犹豫:“必须一去。”

“这就去吧。”

石飞火并未阻拦,只是叮嘱道,“万事大心。”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