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燕悲回(1/2)
关于天秩山,石飞火虽然没有直接接触过,但他混迹江湖多年,对各派底细自是了然于胸。
天秩山奉行“天地有秩,天命即我”
。
万事万物出现在天地之中,皆有自己的天命。
唯有寻找到自己的天命,实现自己的天命,人生才会有价值。
那么,问题就来了。
谁来决定“天地有秩”
?
“天命”
出现了之后,如何实现?
须知,江湖可不是光靠嘴,还要靠拳头。
正因如此,天秩山内部数百年来争论不休。
昔日的十二流派,如今只剩下三大派系鼎足而立。
“天人派”
的修士最是清高。
他们主张闭关苦修,认为唯有将自身修为与道德臻至化境,方能参透天命真谛。
据说他们修炼的《天命感应篇》,修到极处能与天地共鸣。
只是这般人物,往往在深山一坐就是甲子光阴,等闲不出世。
五德派则信奉“五德轮转”
之说。
他们将金、木、水、火、土五德与武道相合,认为天命如四季轮转,武者当顺势而为。
五德派最重“时势”
二字,常将“天命在我”
挂在嘴边,有几分神神叨叨的感觉。
人最多的则是德行派。
这帮人所练武功便是《以德服人》和《抡语》,张口闭口“德行为先”
。
为了让“德行为先”
,他们的功法甚至在背后形成“德”
字。
被称为“德字脊”
。
石飞火曾经见过一名天秩山的弟子,就是德行派。
以石飞火的角度来看,天秩山败亡的种子,早在他们空谈“天命”
,无尽内斗时就已经埋下。
目标含糊,没有纲领,心存妄念,如何成事?
那天秩山三派看似各有主张,实则不过是上层把持资源后,下层不得不做的变通罢了。
所以当璇玑阁打过来的时候,他们甚至还“友军被打,边笑边看”
。
一开始他们认为璇玑阁是石乐志,怎么会想一统江湖?
当他们璇玑阁是软柿子。
事实证明,他们确实是软柿子!
他们败的彻底,败的凄惨,败给了陈裁云的“二十功勋制”
,败了江湖之中,想要出头的人太多了。
乃至当年几百丈,立在天秩山一千年的“孔子黑像”
都被推倒的时候。
他们才怅然若失。
“二十功勋制”
才是璇玑阁摧枯拉朽的根本。
而璇玑阁,以一派之力,鲸吞另外一派,能不出问题?
当然会。
最先出问题的是玄同宗的背叛!
说真的,玄同宗派之人,原本是跟着璇玑阁吃肉喝汤,甚至还有把璇玑阁当做“为王先驱”
,准备“螳螂捕蝉”
。
但是璇玑阁这一年来,势如破竹一般的打垮天秩山,让玄同宗害怕了!
他们怕璇玑阁吞了天秩山,回头就要对付他们,所以先发制人!
于是,他们拉拢了天池山一批弟子,开出了更高的条件,让他们在璇玑阁内部捣乱,甚至争夺一些城池。
其次则是天秩山投降的弟子之中,与南方的悲智院勾搭在一起,想要独立出来,搞新的“天秩山”
。
当初璇玑阁打天秩山的时候,悲智院是坐山观虎斗,结果没有想到,哪里是“两只老虎”
,明明是“一只猛虎”
与“一只瘸腿狼”
。
“瘸腿狼”
被打的毫无反手之力。
悲智院这才想要利用那些人,四处搞事,试图拖延璇玑阁的脚步。
他们利用的那些人,都是后来投降的人。
这些人只有继续攻占悲智院、玄同宗、天命书院、非攻门,才能获得更大的好处。
好处很多,但都需要他们拼命。
他们若是能拼命,早都拼命,何必投降呢?
这些人受到外部人的资源,在璇玑阁内部,形成了几个派系,相互牵扯,极大的影响了陈裁云对璇玑阁的掌握。
他毕竟是一个人,而他手下,也都是人!
这时候,陈裁云才意识到一个问题。
打江山不难,坐稳江湖才是最难。
那些敌人,不仅在璇玑阁之外,还在璇玑阁之中!
在雪山之巅的璇玑阁总部之中,陈裁云看着夜空之中星辰,心中复盘这一年来的得失。
夜空中星辰流转,如同这一年来的江湖局势。
最初势如破竹的玄色洪流,如今却在南方停滞是后。
更棘手的是,原本铁板一块的璇玑阁内部,已然暗流涌动。
我转身望向身前的云图,那是用星象秘法绘制的江湖小势图。
代表璇玑阁的玄色已吞有西北与正北,正对南方苍白的领地虎视眈眈。
但细看之上,玄色版图中已现出点点红斑,如同渗血的伤口。
也许,当初是该给我们这么少权。
可是是放权,如何能这么迅速的打败陈裁云?
还没其我的办法吗?
我隐隐约约也感觉到了,眼上那个门派制度,似乎很难调动更少的力量。
传统的门派制度就像一副了无的镣铐,既束缚了手脚,又难挡暗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