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江湖很大(1/2)
一大早,石飞火叮嘱钱小安好好练武,就拿着一摞子纸和笔踏出院门。
他今天要去仁义书院抄书。
仁义既然名为书院,自然有很多书。
那些珍贵的典籍,就像被锁在笼中的金丝雀,只许看,不许借。
抄书也简单,明码标价,只要付钱,来者不拒。
若是因为抄书而损坏了书,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石飞火这才意识到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道,书本也非常难得的奢侈品。
没有走两步,石飞火就察觉墙角有动静。
狗蛋像只受惊的兔子,正拼命往墙角后面躲,希望石飞火看不到他。
可他哪里瞒得住石飞火的眼睛?
“狗蛋,”
石飞火来到他面前蹲下身,平视着孩子脏兮兮的小脸,“想学武?”
狗蛋的眼神中在渴望与畏惧间挣扎,后来又变得坚毅:“俺得帮娘干活....
不学武了!”
声音越说越大,无比坚定。
自从那日兔面大侠出现之后,狗蛋终于在自己的娘亲脸上看到了久违的笑容。
往日的娘亲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他第一次发现,娘亲笑起来也很好看,也很温柔。
从娘亲的口中,他才知道,原来娘亲还的钱是爹当年练武欠下的钱。
而他爹......
他已经忘了爹长什么样子了!
这一刻,他忽然懂事了。
他要帮娘减轻负担,他要让娘过得更好,哪怕是......
不练武了!
“你长大了啊!”
石飞火看着狗蛋的眼神,知道了他的想法。
他转身走向巷口的炊饼摊,买了两张热腾腾的饼。
“先吃饱,才有力气帮你娘干活。”
他把饼塞进狗蛋手里,“以后若是有人欺负你们,就跟我说!”
“嗯!”
狗蛋狼吞虎咽的吃着饼,他确实很饿。
石飞火望着孩子狼吞虎咽的模样,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向着仁义书院而去。
仁义书院位于城西,离得老远就可以听到里面的读书声以及练武声。
书院与其他昌平城的建筑截然不同。
飞檐翘角如鹤翼舒展,白墙黛瓦间透着南方的灵秀,与北方粗犷的城郭格格不入。
穿过雕着松鹤延年的西门,眼前豁然开朗。
三重歇山顶的藏书楼巍然矗立。
藏书楼设在偏厢,窗棂上镂空的“万”
字纹将阳光筛成细碎的金斑,洒在青砖地上。
石飞火正要进去,忽然听见“铮“的一声琴音,如同金石。
抬头望去,廊柱旁倚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调试手中的钢铁古琴。
这个人,这张琴,石飞火见过!
“你………………”
石飞火眯起眼睛,开始想这个人叫什么。
对面调琴的男子同样面露困惑:“这位兄台………………”
他同样觉得石飞火面熟,但是想不起在哪里见到过。
石飞火终于想起此人的名字,“吴真?”
吴真尴尬地拱手:“恕在下眼………………”
“我是孙悟饭啊!”
石飞火笑得坦荡,“之前在山野之中,你来我家借水喝,之后还弹了一曲当做水资。”
“哦哦哦~~”
吴真似乎想起来石飞火是谁,但又没有想起来。
因为借水、蹭饭完了,给人弹曲这样的事,他干的太多了。
更何况上次见面石飞火也没有通报姓名,他还真不知道石飞火叫什么。
“原来是孙兄啊,不知孙兄怎么在这里!”
吴真热情回应,反正多认个故交总没坏处。
石飞火举了举手里的笔墨说道:“这不是来抄书的么?
倒是吴兄,你......”
“我是来帮柳学长的忙,来这里教琴。”
吴真拍了拍手中铁琴,琴弦发出清越的铮鸣,“毕竟书院总要有琴棋书画啊!”
“原来如此!”
石飞火说道:“我在城中开一间小武馆名为界王拳馆,吴兄若是有空,可以来拳馆小叙。”
吴真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如此有时间,定然去唠叨!”
他又道,“我在此处教琴,孙兄若是遇到麻烦,可以来找我!”
石飞火举着纸张,装作愁眉苦脸的样子说道:“那借两本书总行吧?”
“那不行!”
吴真被逗乐了,笑着说道:“这是书院的规定。
莫说是你,便是我也不能借书出书院!”
“哈哈~”
石飞火轻笑一声,“你们书院的规矩真多!”
“无规矩不成方圆啊!”
吴真叶笑着说道。
“那我去抄书了。”
石飞火抱歉说道。
“孙兄,请~”
吴真抚琴发出“铮”
的一声。
石飞火踏入藏书楼的瞬间,楠木香混着墨香扑面而来。
稀疏的抄书人中,锦袍学子与布衣寒士泾渭分明。
前者执狼毫在宣纸上挥洒,多抄写琴谱、棋谱之类的。
后者握着秃笔,小心翼翼地在黄麻纸上誊抄武功心得。
来到一个书架上,石飞火翻开了一本《午阳行记》,里面记录了自号午阳闲人之人的游历历程,也记录江湖的一段历史。
随着阅读,午阳闲人的游历轨迹在石飞火脑海中铺开,东至小海,西至雪山,南去雨林,北去雪原。
那午阳闲人小半身都在游历。
据午阳闲人书中所言,我一生东西走了七八万外,南北也走了两八万外,就那还未踏遍江湖的所没角落。
那方天地的广袤远超想象。
若将午阳闲人走过的疆域叠在后世的地图下,足以覆盖一四个欧亚小陆,太平洋与非洲小陆面积之和!
而那还是包括这些未探索的地方与浩瀚的海域。
那便是江湖的广阔,远远超过石飞火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