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番外 胜利大队篇

1984年深秋。

胜利大队…… 不,现在应该叫胜利村。

秋收工作刚刚开始,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一派丰收的景象,热闹极了。

金黄的玉米,火红的高粱,圆滚滚的大豆,刚拔的花生码成了墙,看起来十分壮观。

这是包产到户的第三年,此时的生产队已经成为了昨日黄花,昔日的生产队社员,如今不再吃大锅饭。

分了地以后,大家干活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很少像以前那样磨洋工,每个人都干劲儿十足。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日子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是却摆脱了过去的死气沉沉,胆战心惊,变得越来越有奔头了。

鲍志国坐在树下乘凉,路过的村民不管再怎么忙,也要抽空跟他说句话。

“歇着呐,叔!”

“鲍叔,去我家喝酒啊?

中午我炒两个好菜,咱爷俩整两杯。”

鲍志国挥了挥手,“快忙去吧,大晌午的喝什么酒,有空再说。”

他的病已经控制住了,人比没生病的时候瘦了一些,但是精气神好着呢,面色红润,丝毫没有病人的样子。

每年定期复查两次,每次检查结果出来,大夫都要惊叹一番。

像鲍志国这种病,目前治疗手段匮乏,病人的生存期也就是一到三年。

可是他得病也有六七年的时间了,还好好的呢!

癌细胞虽然还在,可是对身体的影响却很小,也没有扩散和转移。

前面的人刚走,后面又来了两辆运粮食的牛车。

“叔,凉快呢?”

“嗯呐。”

鲍志国笑眯眯的,他现在的心态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

十几年前,他最大的愿望是让胜利大队的每个社员都能吃饱饭,有钱上学,有钱看病。

那时候的政策和现在不同,想富起来太难了。

他愁的头发都白了,可是日子依旧过的紧紧巴巴!

家家户户别说吃肉,想多吃一口粮食都难啊!

“叔,小姜没说今年啥时候来啊?”

胜利村的村民对姜颜的感情,可以用亲厚二字来形容!

头些年,他们一直小姜知青,小姜知青的叫,这是独属于他们胜利大队的荣光!

那几年,要是没有小姜知青,他们的日子还不知道要过成什么样呢!

是小姜知青带着他们养鱼,赚了钱,才让大家过了几年好日子。

现在知青这两个字已经是过去式了,但是乡亲们对姜颜的感情依旧没变!

每次她来,大伙都特别热情!

“今年不来了,她忙着呢,没空!”

“哦,也是哩!

那姑娘是个干大事的人!”

村民咧嘴一笑,“叔,下次往京城邮干货的时候,你吱一声,我那儿有上好的榛蘑,晒得干愣愣的。”

鲍志国点头,“行,我可记下了。”

“走了叔。”

鲍志国摆摆手,瞧着日头没有那么晒了,便站起身,慢慢悠悠地往家走。

半路上,鲍志国听到身后传来了摩托车的声音。

他转过身,果然看到老大鲍胜利!

全村就他有摩托车,哼,不知道咋得瑟好了!

“爸,上车!”

心里虽然嫌弃,但是老头还是很听话地坐上车,搂着儿子的腰,突突突回到了小院。

家里人都齐了,老太婆带着两个儿媳妇做饭呢!

二儿媳妇和小儿媳妇都在,唯独缺了常丽和鲍芳。

孩子们热闹地聚在一块不消停,大的带着小的,房前屋后乱窜。

鲍志国不放心,嘱咐了两句,“别磕着了,小宝你看着点弟弟妹妹。”

小宝已经长成了少年模样,他其实不乐意带弟弟妹妹玩,几个小屁孩儿,话都说不明白。

可是妈妈说,他是鲍家长孙,是弟弟妹妹的榜样,没办法,他只好端着哥哥的架子,陪几个小屁孩儿玩,顺便纠正他们的错误行为。

“知道了,爷。”

“走吧,等会儿才能吃饭呢,”

“大哥,嫂子咋没回来,学校还忙?”

常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一名人民教师,现在在中学教语文,去年刚刚转正。

“他们学校现在花样可多了,要搞什么职称啊,还有什么优秀教师,反正忙得厉害。

而且她还带毕业班,压力有点大。”

李彩英忍不住道:“那就让她安心弄自己的事儿,有空再回来呗,这么多人呢,也不差她一个。”

本来常丽的身体就不好,李彩英也怕她来回折腾,累个好歹的。

“我知道的,妈。”

鲍胜利一边说,一边脱了外套,挽起袖子,坐在灶坑边烧火。

“你回来之前,没去看看你妹子?”

“去了。”

“她咋样?”

鲍芳不回来,是因为怀孕了,孕晚期,不方便走动。

“挺好的,亲家母把她照顾的仔细,我瞧着她过得不错。”

李彩英满意地点了点头,当初那门亲黄了就对了,现在这个多好啊!

一家子都是讲道理的人,日子过得才算有滋味。

“要我说,妈就是偏心。”

老二媳妇这两年老实了不少,她总觉得公婆偏心,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在自己的身上的身上找找原因。

老三媳妇是外村的,和鲍铁路算是自由恋爱,她对公婆是相当满意的,平时和常丽很亲近,和这个二嫂只是面子上过得去,基本不交心。

老三媳妇笑笑,没说话,低头干自己的活,没想接话。

“小姜来电话了,说今年不过来了。”

鲍志国道:“她忙,等晚些时候得空,再带着孩子们来。”

“啥时候的事?”

李彩英一脸惊奇,“你这老家伙,早就接到电话了,也不和我说。”

“我不想着今天人齐,大家都到了再说也一样嘛。”

李彩英轻哼了一声,心想难怪这两天心事重重,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唉声叹气的,敢情是知道小姜来不了了。

“不来就不来嘛。

小姜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大家子可不容易。

她现在那个身份,事情也多,哪一个不比你这个糟老头子重要。”

鲍志国笑着点头,“是这个理儿!

我这病也稳定住了,哪用得着她年年来?”

李彩英的眼睛像探照灯一样落在两个媳妇,三个儿子身上,“人家不欠我们什么,反而对咱们家,对整个胜利村有恩。

要是让我知道有人在背后说小姜的坏话,别说我不给她好果子吃!”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