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99章 炸裂的最终票房,识时务者(2/3)

王宝镪转过头,狠狠的瞪了宋哲一眼。

奶茶的《梦游》巡回演唱会要连开10场,京城只是第一站,接下来还有魔都、南京等站,最后在弯省小巨蛋收尾,周余棠答应了陈国复捧场,但也不可能场场都去。

不过,演唱会结束后,刘偌英还是在庆功宴上表达了自己的谢意。

这姐晚上喝了点酒,脸有点红,虽然颜值不算绝美,可是身上有一种清新脱俗的沉静气质,像是一股潺潺清流,难怪能令大佬动心。

“余棠。”

她主动过来敬酒,语调温柔:“真的很感谢你,这么忙还赶过来参加今天的演唱,我很开心。”

“若英姐,你要谢,就谢陈哥好了。”

周余棠笑着举杯碰了碰,脸上挂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陈哥,你帮我打通了弯省那边的关系,我也就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 《那些年》在上映四周后,票房走势终于渐渐趋于平缓,直至三月中旬全面下画,最终内地票房数据定格在了1.

68亿,仅次于《集结号》2.

6亿,还有《投名状》2.

08亿,《长江七号》1.

95亿,贺岁档排第四。

外埠票房表现给周余棠带来了很大惊喜。

南韩、霓虹等地区没有安排上映,主要是弯省跟香江两地的票房大爆。

弯省总票房2亿4千万台币(5581万人民币),香江累计票房高达5317万港元,(约4200万人民币)。

要知道。

这还是周余棠没有参加任何香江、弯省宣传的情况下,硬生生的靠口碑拿下如此高的票房。

消息传回内地,整个圈子都为之震动。

无数家影视公司跟业内人士把目光放在了江东影视工作室上,根本就没有人能想到,这样一部小成本投资制作的青春片竟然能火到这种程度。

本来以为《那些年》是一匹可以让人眼前一亮的黑马,结果没想到这是鱼跃龙门,一步登天,直接让人跌碎了一地眼镜。

《那些年》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就连贺岁档的前三甲身上的光芒都暗淡了许多。

圈内专业人士的目光都放在了《那些年》这部电影上,各路影评人跟各大公司第一时间就进行了专业性的分析,总结出了《那些年》能够大火的几个原因: 第一,国内青春片市场的空白,再加上同期的《大灌篮》拉胯,造就了周余棠的鱼跃龙门。

第二,光线传媒疯狂的宣发,结合地推模式的强大,如此可见一斑。

第三,《那些年》的质量确实过硬,周余棠确实很有才华,拍出了很多人心里那一段已经远远逝去的、几可触摸的青春岁月。

青春类型题材的电影大有可为。

周余棠这边回到京城的消息一传开,立刻就有一群记者围了上来。

也不知道这些家伙是从哪里得知工作室的具体地址,直接就堵在了门口。

只不过他们谁也没蹲到周余棠。

除去了月初在奶茶的演唱会上面当了回嘉宾之后,周余棠深居简出,就没有接受过媒体采访。

周余棠去哪了?

这是很多媒体记者心里的疑惑。

答案是回电影学院了。

回学校去真不是装逼,是跟电影学院的老师谈项目。

《潜伏》这个剧本写了几个月,终于完成,有位电影学院的老师很感兴趣。

去教室办公室的路上,就碰到了景恬这一寝室的姑娘。

“余棠哥。”

景恬卡姿兰大眼睛一亮,踩着欢快的小碎步上前。

郑霜、阚青子还有谭松蕴也都跟着上来。

几个姑娘看向周余棠的眼神里满满的都是崇拜。

“恬恬,你们去上课啊?”

周余棠脚步微顿,打了声招呼。

其实电影学院学校不大,很容易就碰面。

“嗯啊,黄垒老师的课。”

“那你们当心啊,黄老师很严格的。”

周余棠开了个玩笑,黄垒那也是电影学院的明星教师,年轻时风靡万千少女,还跟奶茶有过那么一段暧昧.

“余棠哥,《那些年》我们寝室都去看了两遍,真的好看!”

景恬姑娘甜甜一笑,由衷的为周余棠高兴:“听说票房很好呢,余棠哥你真厉害。”

“谢谢你们支持。”

迎着姑娘们崇拜的目光,周余棠淡然应道。

主要是这段时间太多人捧了。

不但电影学院的王院长亲自发来了祝贺短信,几位跟他关系要好的老师也同样夸赞有加。

还有光线传媒的副总李晓萍,周余棠最近每天起码接到三个以上晓萍姐的电话。

不是嘘寒问暖,就是问他睡眠状况,让他千万注意身体,到时候别忘记参加庆功宴。

仿佛一夜之间。

身边全是好人。

所以说,这几个小姑娘的彩虹屁根本不算什么。

众星拱月般的将周余棠围在中间,叽叽喳喳的问着电影拍摄的事情,有说不完的话,浑然忘记了接下来还要上课。

“你们不上课吗?”

周余棠看了眼时间,似笑非笑道。

腕表上的指针转向整点,紧接着打铃声响起,景恬跟阚青子几个姑娘微微愣了一愣,还是看起来呆呆的谭松蕴最先反应过来,惊呼一声: “啊,糟糕,上课铃响了!”

“余棠哥,过几天请你吃饭,我们先走了。”

景恬姑娘都来不及道别,跟阚青子、郑霜几个姑娘朝着教学楼一路小跑。

“年轻真好啊。”

周余棠看着这几个姑娘充满了青春气息的背影,轻轻感慨一声,身边传来了田老师的声音:“你也才大二,还说人家小姑娘年轻?”

“田老师。”

转头露出一个灿烂笑容,周余棠问道:“姜维老师到了没有?”

“早来了,等你呢。”

田状状拍了拍周余棠的肩膀,眼神里尽是欣慰。

到了他这个岁数,看遍世事,富贵如浮云,也就好个名声。

就像是周余棠这个学生,一部电影,鱼跃龙门,近来几次在跟圈里老朋友的聚会上屡屡都有提及,那是真让他脸上有光。

临近门前,田老师还拉着周余棠,在他耳边提点一句:“你姜老师人不错,就是性子有点直,待会礼貌点。”

“明白。”

周余棠微微点了点头。

要说姜维老师,那也是大牛。

九十年代执导的《阿里山的女儿》就拿过飞天短剧奖项,当年跟薛小璐老师一起做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编剧,不知道成了多少人的心理阴影,前几年还拍了部刑侦悬疑题材电视剧《沉默的证人》,反响热烈,拿了新锐导演奖。

他现在的身份是京城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理论跟实操功力都相当扎实。

这回是周余棠把《潜伏》剧本发给田老师跟姚老师过目。

几个电影学院的老师前后讨论一阵子,一致给出了很高评价,听说周余棠的工作室马上要着手启动这个项目,最后这位姜维老师主动找到田状状那边。

他想亲自执导。

经过田状状老师介绍,直接聊起了《潜伏》这个剧本。

姜维老师做事很认细致认真,这段时间来回看了好多遍《潜伏》,对于这个剧本很有自己的理解,提出了不少可以改进的细节。

简单的交流过后,周余棠对姜维老师的能力也有一个很直观的了解,客气问道:“姜老师,目前男主演定的是张颂纹老师,女主演是曾梨,您觉得有没有意见?”

“颂纹啊,演技可以的,曾梨的话”

姜维沉吟了半响,最后还是点了点头:“我没有任何意见。”

性子耿直归耿直,那也不是完全不通人情。

天朝有句古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