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谈合作(2/3)
伍千里道。
“你们哥俩瞒的死死的,到现在我才知道人家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军校生,还是世界名校。”
余从戎道。
“那审核能过?”
何雨柱好奇道。
“就我们知道,人家自学考进了步校中级班,这才批的。”
“那他接下来要去上学?”
“对啊,两年。”
“那我弟妹?”
“咋的,你还想让白鸽也去石市啊?
去了雨焱那小子也照顾不了,还得她自己带。”
“那倒没有,我想办法吧,不行百天后就让我娘抱回四九城去。”
“这是你们家事,你们自己商量着来,当然如果白鸽有别的想法,我也可以帮你去跟他们单位领导沟通。”
伍千里道。
“嗯,等我问过再说。”
吃过这顿饭回去后伍千里跟其他三人开了个小会,然后就开始分头行动了。
报批的报批,找地皮的找地皮。
怕何雨柱跑了还时不时的过来转一圈,地皮搞定他们就过来谈,这次来谈的可不是后勤,四人齐上阵,还把何雨焱那小子拉过来当了陪衬。
等他们都办利索了又一起到了何雨柱住的地方。
何雨柱看着坐在自家客厅里的四位老战友,外加一个略显局促的何雨焱,不由得失笑:“好家伙,你们这是组团来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这出了什么事,劳驾你们几位一起登门。”
伍千里大手一挥:“少打岔!
柱子,地皮的事儿,师里已经协调好了,有两块备选,一块在城郊,面积大,但基础设施差点;另一块靠近现在的工业区,小一点,但水电交通都方便。
就等你点头,手续马上就能办。”
熊杰补充道:“师里几个三产公司可以合并一部分资源,凑个启动班子出来。
人员嘛,一些快到点的技术骨干,还有家属里有些文化、手脚麻利的,都可以优先考虑。”
何雨柱给几人斟上茶,慢悠悠地说:“老伍,老熊,你们这心也太急了。
我电话才打出去几天?
北美的消息还没个准信,技术路径、设备清单更是没影儿的事。
这就让我点头,万一弄回来的东西不合用,或者根本弄不回来,这厂子办起来干嘛?
生产锄头铁锹吗?”
余从戎性子急,接过话头:“哎呀柱子,你先应下来,厂子先挂上牌,有个由头。
技术设备,有什么上什么,从最简单的开始搞。
咱们可以慢慢来,总比干等着强!”
何雨焱坐在一旁,听着长辈们讨论,忍不住插了句嘴:“大哥,首长们也是想尽快把事情推动起来。
我觉得,如果能先有个框架,后续引进技术也好有个承接的主体。”
“你到底是哪头的?”
何雨柱瞪了他一眼。
“这个,我现在属于部队。”
何雨焱讪笑。
伍千里赞许地看了何雨焱一眼:“看看,年轻人就是有觉悟。”
“感情你是在说我思想跟不上呗?”
何雨柱道。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我可没说。”
伍千里笑道。
“你们这么说,也行,我手上项目还真有一些。”
何雨柱说到这停了。
“什么项目?
你倒是说啊!”
熊杰急道。
“你们就光出个地皮,然后其他就都我这边管啊?”
何雨柱反问道。
“我们只有地皮啊?”
“你们两块地都是工业地,那我得投入多大啊!”
“看我这脑子,靠近你们跟军区后勤搞的那个酒楼也有一块地,抵给你了,总行了吧?”
熊杰一拍脑袋。
“这还差不多,不然我真以为你们是来打秋风的。”
何雨柱笑道。
“你看看他那个商人的嘴脸,要不是打不过他,我真要收拾他一顿。”
余从戎道。
“咋的,我下面人就不用养活啊?”
“你有理,你都有理,行了吧,说吧,现在能上马的是什么项目。”
余从戎道。
何雨柱看着几位老战友期盼的眼神,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
“项目嘛,倒是有几个现成的,不用等北美那边。”
他缓缓开口,“第一个,汽车零部件。
特别是越野车的底盘、传动系统,这部分技术我们比较成熟,民用车、特种车辆都能用,市场也大。”
伍千里眼睛一亮:“这个好!
咱们部队的车,好多零件坏了都得等,要是自己能产,方便多了!”
“第二个,”
何雨柱继续道,“通讯设备。
不是那种大型的,先从小型的车载电台、便携式对讲机做起。
技术现成的,民用市场很大,工地、运输队都需要。
做好了,升级一下就是军用的基础。”
熊杰连连点头:“这个实用!
现在下面部队通讯还是个短板,要是能普及到连排,战斗力能提升一截。”
“还有吗?”
余从戎追问。
“第三个,精密加工。
这是基础,车床、铣床、模具。
看起来不起眼,但无论是民用工业还是军工,都离不开。
我们可以引进一些先进的数控设备,一方面接外面的订单挣钱,另一方面也能为以后打基础。”
何雨焱忍不住插话:“大哥,这三个方向都很扎实,不是空中楼阁。”
何雨柱点点头:“厂子先按这三个方向筹备。
地皮就选靠近工业区那块,交通便利,配套也容易。
人员组建和技术培训,我让特区和香都那边调些骨干过来。
设备清单我回头让人送来,你们按单子去协调进口渠道,这方面你们比我在行。”
“没问题!”
伍千里一拍大腿,“手续和进口的事儿包在我们身上!
老熊,你负责跟地方对接;万里,你去跑部里的手续;老余,你配合柱子的人搞人员选拔和厂区建设!”
分工明确,几人都摩拳擦掌。
何雨柱提醒道:“丑话说在前头,既然是合作,就得按企业的规矩来。
管理上以我的人为主,你们派人监督、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