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小哥俩的新任务(4/4)
“实习?”
“从基础学起。
场务、助理导演,什么都行。”
何雨柱回到桌前坐下。
“你们得知道这个行业怎么运作。”
兄弟俩点头应下。
几周后,何耀宗通过父亲的关系,进入亚视制作部做助理。
第一天就被派去跟一个民国题材剧组的场务。
现场一片忙乱,执行导演正在发火。
“道具组怎么回事?
这桌子明显是现代工艺,镜头一扫就穿帮!”
何耀宗跟着道具组的人跑去仓库换家具。
高温下,他扛着一张仿古桌子往回走,汗水浸透了衬衫。
执行导演看到他,愣了一下。
“你是新来的?
何先生的儿子?”
何耀宗放下桌子,抹了把汗。
“是,桌子放哪里?”
执行导演指了个位置,多看了他两眼。
那天收工时,执行导演找到他。
“明天你跟导演组吧,做场记。”
何耀宗点头。
“谢谢导演。”
晚上回家,何耀祖看到弟弟手上的水泡,皱了皱眉。
“怎么弄的?”
“搬家具。”
何耀宗简单冲洗了一下,“哥,你说得对,从基础学起很重要。”
何耀祖沉默片刻,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
“贸易公司最近在接触日本的录像设备厂商。”
兄弟俩坐在餐桌前,讨论到很晚。
很快,何耀宗已经能熟练地做场记和调度。
何耀祖则在贸易业务中接触到了更多的影视设备供应商。
一个周末,何雨柱把两人叫到书房。
“现在有什么新想法?”
何耀宗先开口。
“民国题材的成本比想象中高。
场景和道具要精细,每集预算至少得十五万港币。”
何耀祖接着说:“内地市场还在发展,但录像带市场增长很快。
或许可以先制作一些成本较低的节目。”
何雨柱听完两个儿子的汇报,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几下。
“香港和内地拍戏,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他问道。
何耀宗先开口:“香港更看重效率。
场景搭得快,拍得快,一天能完成十几个镜头。
导演说了算,投资方一般不过问具体拍摄。”
何耀祖接话:“内地更注重流程。
每个环节都要审批,剧本要层层送审。
但他们对历史细节更考究,会请专家来看服装道具。”
“成本呢?”
“香港人工贵,但场景复用率高。
内地人工便宜,但实景拍摄开销大。”
何耀宗翻开笔记本,“同样拍一天戏,香港成本是内地的三倍,但香港剧组只需要内地一半的时间。”
何雨柱点点头:“审查方面?”
何耀祖拿出一份文件:“香港基本不管内容,只要不违法。
内地需要提前送审剧本,拍摄完成后还要再审查。
特别是民国题材,需要多个部门联合审批。”
“演员呢?”
“香港演员专业,但片酬高。
内地演员片酬低,但需要协调单位关系。”
何耀宗补充道,“内地主要用各电影制片厂的演员,需要提前借调。”
何雨柱站起身,走到窗前。
“如果两边合作呢?
香港出资金和技术,内地出场地和人员。”
兄弟俩对视一眼。
何耀祖先开口:“现在政策还不明确。
听说珠江电影厂和香港有合拍项目,但需要特别审批。”
何耀宗补充:“而且两边工作习惯不同。
香港剧组习惯加班,内地剧组按时下班。
需要磨合。”
何雨柱转过身:“你们接下来分头调研。
耀祖去了解合拍政策,耀宗去学习制片管理。
三个月后我要看到详细方案。”
“是,父亲。”
何耀宗犹豫了一下:“如果合拍可行,我们是不是可以重启《潜伏》项目?”
何雨柱微微摇头:“那个剧本就留着耀宗以后拍吧,你们重新找个剧本,之前你们三叔不是找人收集了很多故事回来,就从那里面选。”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