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62章 准备收割本子(2/3)

告诉钱豪正和威尔逊,沉住气,我们现在有的是时间。”

“嗯,是不是时机,还需要发酵一下。”

“那就等吧。”

“那我们下一步还有没有什么大动作?”

“资金不够了?”

“那倒不是,就是大家准备打个干脆利索的大仗,结果变成了持久战,有些不适应。”

“这本来就是个持久战,估计会持续很久,让他们做好准备。”

“好。”

“内地方面呢?

雨鑫和大茂有没有新消息?”

“早上刚通过电话。

大茂说,最近特区确实有不少外资代表团的考察活动,特别是半导体,都是代加工之类的。”

“这是看上国内的劳动力便宜,成本低了。”

“对,大茂问过梅大哥,核心技术根本没有。”

“汽车方面呢,不要只盯着特区。”

何雨柱道。

“这个,他们好像没精力关注。”

“给他们家人,从金融和法务抽人组个团队,交给雨鑫,全国都跑跑。”

何雨柱道。

“你还真是拿自己弟弟不当外人,龚雪可大着肚子呢。”

小满没好气道。

“他本来就不是外人,你大着肚子你还我还在外面跑呢。”

何雨柱不在意道。

“那能一样么?”

小满白了他一眼。

“怎么不一样。”

“这个电话,你自己打,我可不当坏人。”

“好好,我打,怎么就成了坏人了。”

“你自己说呢。”

“行,行,我是坏人,我打,我打。”

香江的人员抽调完成后,何雨柱给何雨鑫去了个电话,这小子现在在四九城呢,每天陪着媳妇美着呢。

产检什么的都是他开着车拉着龚雪、钟楚红妯娌两个一起去的,当然了,陈兰香也会跟着一起去。

接到何雨柱从香江打来的电话时,何雨鑫正带着众人从医院回来。

“雨鑫,你在家待不住了,有事要做。”

“哥,你说。”

“雨鑫,下一步你要跑一跑全国的汽车和精密制造这类厂子。”

何雨鑫立刻领会:“我明白,最近确实有不少外资代表团在各地考察,尤其是汽车行业,听说有几家正在和北方的大厂接触。”

“看来你在家也不是光围着媳妇转么?”

“哥,看你这话说的,你兄弟我是那样人么?”

“呵呵,你小子回去都干了啥你以为我不知道。”

“那我不是没耽误干活么!”

何雨鑫笑道。

“现在你的假期结束了,我这边帮你拉了个团队,你带着他们跑跑那些厂子,我们不求能吃下来,但是要让那些外资知道他们有竞争对手。”

“明白,不过真不拿下,那些场子的规模都很可以的。”

“你要是有那个本事我求之不得,技术我们也有。”

“那我就有点把握了,让他们带着技术材料先来四九城,我们先跑一趟东北。”

“行,具体安排你看着办、”

“知道了,哥。”

一周后,一支由何雨鑫带队,包含数名从香江调来的资深工程师、财务分析师、法务顾问在内的精干团队,直接飞抵长春。

对方是国内知名的汽车制造大厂,正在与一家欧洲的知名零部件供应商进行合资谈判,计划引进对方的技术和生产线,生产国内急需的高精度变速箱。

黄河团队的突然到访,让厂方颇为意外,黄河没受邀啊。

会议室里,厂方的领导看着何雨鑫递上的、印有“黄河集团”

字样的方案,有些迟疑:“何总,你们这是”

何雨鑫微笑回应:“郜厂长,黄河集团在特种车辆、重型机械和精密制造领域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海外合作经验,听说你们在找合作伙伴,我们就来了。

在国内我们也有两家合作厂子,您应该听说过,四九城汽车厂和香都汽车厂。

这是我们的资料,以及我们能够提供的技术共享清单和支持方案。”

厂方领导翻阅着厚厚的资料,里面不仅有详细的技术参数、资金预算,还有清晰的市场分析和长期规划,明显比外方那份显得更接地气。

“你们这个方案,确实很有吸引力。

不过,我们已经和欧方谈了好几轮,初步意向都快定了。

这突然”

何雨鑫语气诚恳道:“李厂长,引进外资和技术是好事,但最终目的是壮大我们自己的制造业能力。

选择合作伙伴,不仅要看对方的名气,更要看谁能带来更核心的技术转移,谁能更有利于我们自主体系的成长。

黄河有信心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我们希望至少能得到一个公平竞标的机会。”

厂方几位领导低声交换了意见。

最后,郜厂长点点头:“何总,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了。

这样,你们把方案留下,我们需要仔细研究一下,也要向上级汇报。

我们会慎重考虑的。”

“感谢郜厂长给我们这个机会。”

等审批有多久厂子这边没给具体时间,何雨鑫留下联络人,带着团队又去了下一个城市。

接下来的一个月,何雨鑫几乎成了“空中飞人”

,带着团队奔波于全国几个重要的工业城市。

在沈阳,一家大型机床厂正与日方洽谈数控技术引进。

黄河团队的出现,同样让厂方和日方代表都感到了意外。

何雨鑫没有过多纠缠,只留下了一份详尽的替代方案和联系方式。

团队里从香江来的工程师悄悄问:“何总,我们这样撒网,有效果吗?

人家好像更认其他国家的外资。”

何雨鑫笑着道:“种子撒下去,不一定每颗都发芽。

但只要有一颗长成,就值了。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知道,除了国外的,我们香江的也可以。”

下一站是武汉。

这里有一家规模不小的汽车零部件厂,正在寻求技术改造,接触的是一家德国企业。

谈判似乎陷入了僵局,德方要价太高。

黄河团队的到来恰逢其时。

厂方很热情,让何雨鑫他们看了厂房和现有的设备,香江来的工程师很快给出了初步评估和技术升级路线图。

厂里的总工拿着黄河的方案,对比着德方的报价,眉头紧锁:“你们这个确实更实惠,技术转让条件也更宽松。

但你们毕竟”

“毕竟不是外国牌子?”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