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361章 东边不亮西边亮(4/4)

我也正好看看特区这边的新变化。”

“行,省得我从单位调车了,车本来就不多。”

一行人简单用过早餐,便开车出发。

车子先驶向盐田港。

晨光中,码头已是一片繁忙,港口的一期已经竣工,龙门吊缓缓移动,集装箱堆积如山,远洋货轮鸣着汽笛缓缓靠岸。

梅生望着窗外,感叹道:“听说几年前这里还只是个渔村小码头。

这也是你们黄河集团的手笔?”

“你有机会去一趟蛇口,那边比这边大,当然你如果要见识更先进的,欢迎去香江。”

“有机会一定会去的,我也看看资本主义城市到底是什么样,你这个资本家到底过得什么生活。”

“你这个可不是什么好话哦!”

“哈哈哈,你难道不是资本家?”

看完了港口,接着他们去了电子厂。

经过扩建的厂区规模宏大,崭新的厂房排列整齐。

进入车间,生产线正全速运转,工人们在流水线前忙碌却有序。

梅生仔细看了几个工位的操作,又拿起一个刚下线的录音机看了看。

“造一台录音机这么快?”

他问。

“那你以为呢?”

何雨柱道。

“真是落伍了,看来我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啊。”

“活到老学到老么!”

离开电子厂,车子驶向正在建设中的科技产业园。

大片土地已经平整,打桩机轰鸣作响,几栋主体建筑已初见雏形。

许大茂指着规划图介绍:“这里将来会是研发中心,吸引国内外高科技企业入驻。

我们打算打造一个集产学研一体的创新基地。”

梅生仔细看着规划图,突然问:“土地审批还顺利吗?

后续配套政策有没有困难?”

许大茂和何雨鑫对视一眼。

何雨柱笑笑:“今天只带你看看,不谈具体问题。”

梅生也笑了:“好,今天就看看。”

中午他们在园区附近的工地食堂吃饭,简单的两荤一素加例汤。

工人们认出许大茂和何雨鑫,纷纷打招呼。

“平时也在这吃?”

梅生问。

“常来。”

何雨鑫说,“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

饭后,他们登上了CBD的顶层,梅生眺望良久,缓缓道:“柱子,我记得你当年说过,一个国家要强盛,光有枪杆子不够,还得有实打实的工业和经济实力。”

何雨柱望着远方:“现在机会来了。

这片土地上有最勤奋的人民,有改天换地的决心,缺的只是时间和方向。”

梅生转向他,“你们要是还在国内多好啊。”

“现在也一样,而且这个身份现在更好用一些。”

“那倒是,我看过政策,对待外资的政策确实好一些,而且限制也少一些。”

梅生道。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