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后来居上(3/3)
龚雪赶紧打招呼:“伯伯好。”
“哎,好,好!”
进了正房堂屋,龚雪又被屋里的陈设微微震了一下。
家具是雅致的明式风格,多宝阁上摆着些瓷器摆件,墙上挂着字画,处处透着不显山不露水的家底。
陈兰香按着她在沙发上坐下,又忙着倒茶拿点心,瓜子、花生、桃酥摆了一茶几。
“到家了就别客气,就当自己家一样。
老三,把东西放下,带你对象是去洗个手,傻站着干嘛!”
何雨鑫笑着应了,冲龚雪招了招手。
龚雪逃也似的跟着何雨鑫去院子里洗手。
“伯母一直都这么热情么?”
“对啊!
怎么了?”
“挺好的,就是,就是有点不适应。”
“慢慢就适应了。”
二人洗了手回到屋里,刚坐下,龚雪手上就被塞了一个鲜红的大桃子。
“吃,这桃子可甜了。”
“谢谢,阿姨!”
“我去看看饭怎么样了。”
龚雪忙说:“阿姨,我还没饿,不急!”
陈兰香一听真不走了,挨着她坐下,依旧拉着她的手,笑眯眯地又问,“路上顺利不?
老三开车稳当不?
他没欺负你吧?
要是欺负你,你跟阿姨说,我揍他!”
龚雪被这直白的热情弄得有些脸红,心里那点紧张却消散了大半:“没有,阿姨,他,他挺好的。”
“好啥,愣头青一个,就会傻干活!
以后你得多担待他。”
陈兰香拍拍她的手,又叹口气,“你们这工作也辛苦,东奔西跑的,可得注意身体。
瞧你这小身板,可得好好补补。
中午你伯伯炖了汤,你多喝两碗。”
正说着,后院的老太太和陈老爷子也闻讯过来了。
介绍过后,龚雪又赶紧起身问好。
老太太眯着眼看了又看,连连点头:“好,好姑娘,模样周正,跟咱们老三站一块,般配!”
陈老爷子也笑呵呵的。
陈兰香在一旁介绍:“这是雨鑫他姑姥姥,你叫太太就行了,这是他姥爷。”
龚雪一一乖巧叫人。
何雨鑫凑到她耳边低声笑:“看吧,我就说我娘好相处。”
龚雪悄悄瞪他一眼,嘴角却忍不住弯起来。
家宴极其丰盛,何大清拿出了看家本事,鲁菜做得地道又扎实。
桌子上摆得满满当当,陈兰香不停给龚雪夹菜,碗里堆得冒尖。
“尝尝这个,你叔叔拿手的葱烧海参,这个九转大肠也好吃,一点都不腻,哎哟,光顾着说话,鱼都快凉了,快动筷子!”
龚雪努力吃着,心里暖融融的。
何家人的热情是实实在在的,不带半点虚情假意。
未来婆婆爱张罗,有点泼辣,但眼神里的喜欢和关心做不了假。
未来公公话不多,就憨厚地笑,时不时劝一句“多吃点”
。
老人们慈祥,问话也透着关爱。
吃完饭,陈兰香又拉着龚雪坐在沙发上唠家常,问她的工作,问她的家人,絮絮叨叨说何雨鑫小时候的糗事,把何雨鑫闹了个大红脸。
龚雪笑着听,偶尔附和几句,气氛融洽自然。
后来陈兰香拿出本厚厚的相册,一页页指给龚雪看:“你看,这是老三小时候,这是他大哥,柱子。
这是他们兄弟姐妹几个的合影,这是去年照的全家福”
在四九城待了几天,何雨鑫带着龚雪几乎转遍了半个京城。
他们去了黄河集团在京的办事处。
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职员们忙碌却有序,见到何雨鑫都恭敬地称呼“何总”
。
龚雪安静地跟在旁边,看着他与负责人简短交谈,听取汇报,言谈间涉及的都是她不太明白的进出口数据、项目进度,但她能感受到那份沉稳与掌控力。
她也去了潘家园那家闹中取静的古玩店。
店里客人不多,李掌柜的见到何雨鑫,立刻从柜台后绕出来,笑着招呼“东家来了”
,又对龚雪点头致意。
何雨鑫没多说什么,只随意看了看店里的陈设,问了问近况。
龚雪看着多宝格里那些她看不懂年代、却直觉价值不菲的瓷器玉器,再看看身边神色平淡的何雨鑫,心里对他的“做点贸易”
有了新的认知。
他们去了还在修缮中的95号院。
工人们正在给屋檐补绘彩画,见他们来,工头熟络地过来打招呼,汇报着进度。
何雨鑫里外看了一圈,对几处细节提了要求。
龚雪站在修缮一新的垂花门下,听着他条理清晰的吩咐,忽然觉得这个穿着短袖衬衫的男人,身上有种难以言喻的魅力。
他们还去了何大清正在筹备的酒楼。
地段极好,是一座规整的三层仿古建筑,内部还在进行最后的装修,但已能看出未来的气派。
何大清正拿着图纸跟工头比划,见到他们,乐呵呵地过来,非要带龚雪看看他设计的厨房,嘴里念叨着“以后你们回来吃饭方便”
。
每一天,龚雪都觉得像是在重新认识何雨鑫,以及他背后的何家。
这个家庭有着她意想不到的底蕴和能量,却又奇异地保持着一种朴实和温暖。
陈兰香的唠叨关怀,何大清沉默的实干,老人们慈祥的接纳,都让她感到安心。
甚至连从香江回来过暑假的何耀祖等小辈,也都礼貌周到,透着良好的家教。
何雨水也带着女儿回来了,家里更热闹了。
她性子爽利,拉着龚雪说了不少何雨鑫小时候的趣事和糗事,逗得龚雪直笑,那点最后的陌生感和距离感也在笑声中消融。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龚雪的假期即将结束,必须返回申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