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半岛风云(2/4)
老白秒懂,安保还有一层意思是监视。
“很好。”
何雨柱挂断电话,走出密室。
土狼五人立刻站起身,神情紧张又期待。
“准备接待北美来的技术考察团,他们会带来你们需要的东西。
同时,我会留下一个团队协助你们处理与官方和川星社的周旋。”
土狼眼中闪过锐光:“老板,您是要”
“既然要玩,就玩大一点。”
一周后,一架从北美飞来的飞机降落在金浦国际机场。
以托马斯为首的AMD团队一行十余人,在八名随行助理的陪同下,浩浩荡荡地入住汉城新罗酒店。
同日,泰山集团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随后向产业资源部提交了一份高达一亿两千万美元的投资计划书,宣布将与北美先进微电子公司合作,在大邱兴建半岛首座六英寸晶圆厂,并配套建设液晶面板研发中心。
消息一出,举国震动。
八十年代的半岛,正处于经济起飞的关键时期。
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不遗余力,任何相关的大规模投资都会引起高度重视。
产业资源部次官亲自致电土狼,约定次日面谈。
川星社总部,社长办公室内,李炳浩将手中的报纸狠狠摔在桌上。
“北美AMD?
他们怎么可能搭上这条线!”
他脸色铁青地看着面前垂首站立的几人,“你们不是说泰山集团已经快撑不住了吗?”
“社长,我们也没想到他们之前确实一直在在外面寻求技术合作,但都被拒绝了。
这次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
李炳浩眼神阴鸷:“去查!
我要知道这个合作到底有几分真!
还有,给那些官员打招呼,这么重要的项目,不能轻易批给一个来历不明的公司。”
“是,社长!”
然而,李炳浩很快发现,这一次他的手段不太灵了。
产业资源部对泰山集团的项目展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
次官在与土狼会面后,立即向长官汇报,认为这是半岛半导体产业赶超日本的绝佳机会。
与此同时,汉城各大报纸开始连篇累牍地报道这项合作的意义,将泰山集团誉为“民族企业的骄傲”
。
有分析指出,该项目一旦落地,将创造数千个高端就业岗位,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
“这些报道是哪家报纸先发的?”
李炳浩咬牙切齿地问。
“是《日报》,据说得到了锅台的授意”
李炳浩一拳砸在桌上:“不可能!
我们的人脉难道还不如一个暴发户企业?”
就在川星社四处活动,试图阻挠项目审批时,托马斯带领的技术团队开始了密集的拜访活动。
他们先后参观了首尔大学、KAIST等高校的半导体实验室,与学者们进行技术交流。
托马斯在采访中高度评价半岛的科研环境和技术人才储备,表示AMD看好这里的投资前景。
这些举动进一步增强了项目的可信度。
产业资源部长官甚至在内部会议上表示,要“全力支持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
。
一周后,项目初步审批通过。
泰山集团获得了一系列税收减免和政策优惠,项目用地手续也以惊人速度办理。
土狼等人几乎不敢相信这样的进展。
短短十天,他们从被川星社逼得喘不过气,一跃成为政府眼中的香饽饽。
“老板,您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土狼在电话里忍不住问何雨柱。
电话那头传来轻笑:“我只是给了他们最想要的东西——技术和希望。
剩下的,就是你们自己的表演了。”
“可是川星社不会善罢甘休的,我听说他们在暗中调查技术团队的真实性.”
“那就让他们查。”
何雨柱语气淡然,“托马斯带来的技术资料都是实实在在的。
虽然不是最先进的,但对现在的半岛来说已经足够超前。
记住,你们现在要做的不是与川星社正面冲突,而是把自己打造成民族产业的希望。”
“我明白了。”
土狼眼中闪过明悟,“我们会继续加大舆论宣传,同时加快与本地供应商的合作谈判。”
“很好,另外,注意安全。
川星社明的不行,可能会来暗的。”
“您放心,灰熊已经加强了安保,北美团队那边也有专人保护。”
“小心为上。”
“明白。”
“嘟嘟嘟”
何雨柱在半岛的棋局已经布下,接下来就要看土狼他们如何落子了,而何雨柱已经预定了回香江的机票。
几天后,何雨柱悄然离开香江,前往新加坡。
在那里,皮特森博士的半导体实验室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存储芯片的设计方案,性能比当前市场主流产品提升百分之四十。
“何先生,这只是初步成果,要实现量产还需要至少半年时间。”
皮特森兴奋地汇报。
何雨柱仔细翻阅着技术报告:“足够好了。
这个技术,将是我们打入半岛市场的真正王牌。”
“半岛么,为什么不在北美生产?”
皮特森问道。
“你觉得这个东西在北美生产出来能运出来给我们自己用?”
何雨柱反问。
“这个.”
皮特森语塞。
“当然了,我们在AMD的会生产一部分,用于在欧美销售。”
何雨柱补充了一句。
“我就知道老板不会放弃这么大的市场。”
“专利申报没有?”
“我这边准备好资料就会联系威尔逊先生的。”
“好,你们还要加把劲,我们的对手也在跟时间赛跑啊!”
“我明白!”
在新加坡停留期间,何雨柱接到小满的电话。
“柱子哥,四九城那边有消息了。
赵振华那边说上级同意以技术入股加现金的方式与我们合作。
他们下周会派代表团来香江谈判。”
何雨柱嘴角微扬:“看来我们的赵厂长还是有点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