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03章 鹏城来人(2/3)

“没关系,我只是提出我的想法,具体的我们可以谈么。”

“50是底线。”

张主任给了一个红线。

会议室气氛瞬间有些凝滞。

何雨鑫还想开口说话,被何雨柱制止,何雨柱道:“张主任,50那我们双方到底是谁说了算?”

“这”

“65不行,那我方的最低要求是51,我要确保了决策效率和持续投入上的主导权,对于吸引国际航运巨头、保障港口长期竞争力至关重要。

我们投入的不仅是资金,更是国际领先的技术、管理和全球网络资源。

控股权是保障这些核心投入能有效落地、发挥最大效益的关键。”

“这个我们可以理解,不过我现在给不了你决定。”

何雨柱点点头:“理解,当然我要强调一点,贵方在合资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中拥有充分的席位和话语权,重大决策需双方协商一致。

港口的安全监管、主权归属等原则性问题,毋庸置疑完全属于中方。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双赢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超级港口,而非争夺控制权。”

张主任的脸色缓和了不少,他与身边的几个人低声快速交流了几句。

然后才再次开口:“何先生,贵方提出的模式,我们会上报上去,不管是65还是51的控股要求,涉及重大政策,非我们这个层级可以决定,必须上报。”

“这是自然!”

何雨柱道。

“谢谢理解,但我们认可贵方的实力和诚意,盐田港项目,鹏城方面非常希望与黄河集团合作。

在等待上级批复期间,我们可以就技术细节、规划深化、以及前期准备工作进行深入对接,比如成立联合工作组,进行更详细的地质勘测和工程预研。

一旦股权框架获得原则同意,立刻转入实质性操作。”

这个表态,等于为合作开了绿灯,只待最后确定控股占比就可以立刻开始签合同,施工。

何雨柱点头:“我们完全赞同,我方技术团队随时待命,配合贵方进行前期工作。”

“何先生可以放心,我们不会做卸磨杀驴的事情。”

张主任补充了一句。

“生意么,如果你们找其他人投资我只会惋惜,当然更大的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实力不够。”

何雨柱说的很客气。

“在我们的合作名单里,目前还没有能跟何先生竞争的对手。”

张主任道。

何雨柱点头,他也不问还有谁,都不重要,那个项目不可能找外国人干的,顶多就是搁置,到后面还是要做,那会就没有什么50的限制,只不过要晚很多年罢了。

港口的项目一谈就是两天,中间还讨论了很多细节,如果不是因为股份问题,都可以直接签合同了。

第三天,谈判焦点转向能更快带来商业价值的罗湖口岸经济带开发。

这次主要由鹏城负责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干部与阿浪对接,当然何雨柱和张主任还是会议主导。

“何先生,罗湖口岸是连接深港的最重要陆路口岸,人流物流密集,商业潜力巨大。”

规划部门的负责人展开一幅地图,重点圈出了口岸附近的大片区域,“根据特区‘先行先试’的精神,我们计划对这一片区进行整体改造升级,目标是打造一个集商业、金融、办公、酒店、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口岸经济区,成为特区对外的窗口和名片。”

对此何雨柱笑道:“这个就不用跟我们介绍了吧,我记得这个应该是我第一个提出来的,你们这些应该都是我当初给贵方的方案里面提炼出来的。”

规划部门的负责人很尴尬,这个确实是参考了黄河集团的规划案。

“说重点。”

张主任道。

“是,这份蓝图其实还不够细致,我们还想了解的更多一些。”

规划部门负责人道。

阿浪看了看何雨柱,何雨柱略微沉思还是点了点头,其实这个他本来是想拿到地才给出来的,毕竟做地产的可不像做港口的他能一家独大。

这一点被张主任看出来了,张主任道:“何先生放心,在没有签署合同前,贵方的具体规划可以不给我们纸质资料,我方也会为贵方保密。”

何雨柱点头,示意阿浪开始。

阿浪点点头,然后道:“我们的设想是:打造一个大型的‘口岸枢纽综合体’。”

“这个名字就很吸引人,洪先生展开说说。”

张主任道。

阿浪继续道:“核心是依托口岸和未来的地铁,建设写字楼群,配套五星级酒店,裙楼及地下空间,开发大型高端购物中心,引入一些国际品牌和特色餐饮。”

“地铁?

这个好像还很远,毕竟我们才刚刚成立特区。”

张主任道。

“可以先规划么,包括公共交通,火车站等等。”

何雨柱补充道。

“何先生的眼光还是一如既往的超前。”

“其实这是发展的定律,一个地方要发展必然要交通发达,不然就算其他方面再好也枉然,你说对吧张主任。”

“是这个道理,就像申市和花城,不管水运和陆运都很发达。”

“所以,鹏城的地铁应该是张主任你们回去后要去跟的重中之重,还有公路。”

“说到公路,贵司跟香都那边已经有先例,不知我们可否也依照这个合作一下?”

何雨柱摇头,“那是不一样的,我们可建不起鹏城那么大的城市的公路网。”

“哈哈哈哈,何先生太谦虚了,这个我们之后再谈,今天先说罗湖口岸。”

“可以,阿浪继续。”

何雨柱道。

“好的,合作模式上,我们更倾向于市场化运作。

我方希望以合理价格获得核心地块的土地使用权,进行自主开发、持有运营为主。

当然,在整体规划上,我们会严格服从特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确保与周边的协同发展。”

这个话题好像又朝前了,鹏城的团队又开始了讨论。

然后地产开发项目鹏城这边原则上同意了,但是要等,等鹏城这边回去讨论是围绕黄河做规划,还是自己先出一版城市规划。

对此何雨柱也头疼,城市规划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么,时间要很久。

不过最后张主任还说了一句:“如果评估城市规划时间过长,会优先开始黄河的方案。”

后续的谈判相对顺利,焦点集中在具体地块的位置、面积、出让价格和开发时限上。

双方同意由专业团队进行详细的地块评估和商务条款磋商。

隔天进入了最后一个议题,这个议题是临时提出的,起因是参观团看了香江的公屋。

“何先生,特区草创,百业待兴。

目前最紧迫的难题之一,就是‘住’。

第一批建设者、引进的干部和技术人才,很多还住在简陋的工棚或临时安置点。

安居才能乐业。

我们计划启动一批公共住房(公屋)建设,解决早期人才的居住问题,但资金和经验都捉襟见肘,你看?”

张主任目光炯炯地看着何雨柱。

“张主任有话直说,我们都谈了那么多了,你应该能感受到我们投资的决心,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好,那我就直说了,考察时,我们看到贵集团建设的公共屋邨,设计合理,配套完善,管理有序,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不知贵集团是否有意愿,参与特区第一批公屋的建设?

这虽然利润远不如商业地产,但意义重大,是实实在在为特区建设奠基,为人才解忧。”

会议室内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何雨柱。

黄河方面的想法是,投资公屋,在当前的政策和成本下,几乎可以肯定是不赚钱甚至微亏的。

鹏城方面这些人的想法是,如果可以,他们将是第一批受益者。

何雨柱道:“张主任,特区要发展,人才是第一位的。

安居,确实是乐业的前提。

黄河集团想回内地发展也需要人才,我们自己也会有相关的配套,这个如果你想了解可以给你一份资料,鹏城公屋项目,我们愿意参与。”

“太好了,你可是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那合作模式呢,跟港府一样么?”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