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1977(2/3)
还有就是庆祝何雨垚入职西九龙O记了,这小子本来早就能毕业了,应是赖在学校跟余则成又学了一阵子才去报到。
为此奥利安还给他开了绿灯,对了,奥利安现在已经升任助理处长,不过总部那边没位置腾出来,他暂时还在西九龙。
何雨焱好像对军事很感兴趣,可惜香江没有对应的学校,这小子求到何雨柱这,何雨柱帮他搞到了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入学考试资格,当来了用的是假身份信息,不然能不能回来还不好说呢。
这小子也争气,居然考过了,这过了年就要去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上学去了。
时间到了1977年的4月的某一天。
香江将军澳工业园深处,仙童团队的实验室里弥漫着焊锡松香、臭氧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咖啡焦糊味。
示波器的绿色光带在屏幕上无声跳动,各种精密的测试仪器发出低微的嗡鸣。
团队成员正埋头于各自的工作台前,对一块新设计的集成芯片进行着极限压力测试。
这时实验室的门被猛地推开,年轻的助理研究员大卫几乎是冲了进来,手里紧紧攥着一份还散发着油墨气息的《华尔街日报》。
他声音带着颤抖喊道:“皮特森博士,皮特森博士!
快看,加州,加州的苹果公司,他们,他们推出了个人电脑!
面向普通用户的个人电脑!”
“个人电脑?”
一个正在焊接精密线路的女工程师抬起头,满是疑惑,“那是什么概念?
小型机?”
大卫把报纸摊开在皮特森博士面前的主工作台上,手指用力戳着占据半个版面的新闻标题和一张清晰的彩色产品照片:“不是小型机!
是‘Personaputer’!
他们叫它AppleII!
就是这个!
有键盘、显示器接口、能运行程序、玩游戏…价格只要一千多美元!
面向家庭和个人!”
实验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仪器运转的低鸣。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目光齐刷刷地聚焦过来。
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刚才还沉浸在技术攻关中的专注氛围被一种无形的惊愕和压力取代。
皮特森博士,拿起报纸把内容看了一遍,然后递给边上的人,报纸在工程师们手中传阅。
“MOS6502处理器…4KB基础内存…BASIC语言固化在ROM里…”
“彩色图形输出?
支持游戏?”
“开放式架构,鼓励第三方扩展卡…”
“这…这简直是在小型机架构上做了极致的简化和优化,把成本压缩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负责电路设计的女工程师艾米莉亚声音干涩,带着难以置信,“他们怎么做到的?
MOS6502的性能…他们找到了最廉价的平衡点!”
“关键是理念!”
另一个资深工程师马克猛地拍了下桌子,激动得脸色发红,又带着一丝懊恼,“不是性能最强的,而是最便宜、最容易使用的,把计算机从机房搬进书房!”
“上帝,这个定位太精准了!
我们还在为飞行器琢磨百万美元的航电系统时,他们已经在撬动一个可能是百亿、千亿美元的市场!”
以前团队负责外联的诺顿失声道。
谁不渴望站在技术浪潮的潮头,他们团队以前不就是想弄出这样的东西,可惜没弄出来,最后导致仙童都没了。
“大卫,你都没出去过,报纸哪里来的?”
皮特森博士问道。
“博士,这份报纸是安保送进来的,说是老板特意让送过来的。”
皮特森博士猛地抬起头,特意送来的?
实验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皮特森博士身上。
老板的这个举动,绝非偶然!
“老板是什么意思?”
艾米莉亚蹙眉,“是告诉我们,我们落伍了?
还是…在点醒我们什么?”
“AppleII的核心是MOS6502,这是一种8位微处理器,架构相对简单,成本低廉,性能足够支撑个人计算的需求。
它的成功,证明了微处理器大规模民用化的巨大潜力和可行性。
而我们…”
他环顾了一下实验室里那些更复杂、更精密的航电系统组件,“我们的方向,似乎还停留在‘高精尖’的特定领域。”
皮特森博士沉声接口道:“但微处理器技术本身是相通,MOS6502的成功,恰恰印证了何先生最初构想的正确性——计算的未来,必然属于更小型化、更普及化的设备。
AppleII只是成为了这条路上的第一个耀眼的路标!”
他的目光扫过一张张或沮丧、或思索的脸庞:“先生们,女士们,沮丧和恐慌毫无意义。
老板送来这份报纸,不是要打击我们,而是要我们看清楚方向!
看清楚我们真正的战场在哪里!”
皮特森博士走到一块黑板前,拿起粉笔,用力地写下几个关键词:微处理器,低成本,普及化。
“AppleII证明了这条路的可行性,也证明了市场的饥渴。
但这只是开始!”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被激发出来的兴奋,“它的性能还很基础,它的应用还很初步。
我们仙童团队,拥有的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半导体设计和集成能力!
我们不是在追赶,我们是要超越!”
“那我们还要继续研究这套航电么?”
有人问。
“当然,艾佛森,请不要本末倒置,航电是我们近期最关键的任务,这是用来证明我们实力的,如果这个都搞不定,你认为老板会让我们继续去搞别的?”
皮特森博士语气有点不好。
“是,博士。”
“我想老板应该是在催我们加速速度,因为有更大的舞台等着我们。
而这套航电给了我们很多新东西,这都是将来会用上的。”
“我不完全赞同,我觉得现在这套我们也不能放下,以后肯定要分出人手来继续迭代,这才是老板想要的。”
团队的副手亚历山大道。
“何先生把我们聚集在这里,投入巨大的资源,难道只是为了复制一套别人的航电系统吗?
不!
我相信他看得更远!
他看到了芯片本身的价值,看到了微处理器作为‘大脑’,在未来无数领域——不仅仅是个人电脑,还有工业控制、通信设备、甚至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飞行器控制——的核心地位!”
“我赞同!”
皮特森博士道。
“那我们接下来?”
“续续研究航电,另外我回去找老板申请一些设备,MOS6502的研发我们也要提前准备。”
“好的,博士。”
“行了,都继续忙去吧,我出去一趟。”
皮特森博士道。
皮特森博士匆匆离开实验室,开车直奔黄河大厦。
他需要确认老板的意图,并争取推进新方向的资源。
何雨柱似乎预料到他会来,示意他坐下,桌上正摊开着那份《华尔街日报》。
“博士,报纸看到了?”
何雨柱道。
“是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