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29章 招贤纳士,敲诈勒索(2/3)

陈胜抬起头,推了推眼镜:“何先生,浪哥,总督府的态度,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是他们食言得如此不加掩饰;情理之中是英资集团,尤其是怡和系的影响力仍在,他们必然会施加压力阻挠我们获得这块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块。

葵涌集装箱码头是未来香江贸易的命脉,让一个华人背景、且与怡和处于敌对状态的公司拿到其中一块,不符合他们的整体利益。”

他拿起一份标注了红线的《星岛日报》,上面正是总督在记者会上承诺“检讨程序”

、“给予何先生合理补偿”

的报道。

“关键在于,总督是在舆论风暴中,被逼到墙角才做出的公开承诺。

现在风暴平息,他自然想反悔。

但承诺已出,白纸黑字登在报上,这就是我们的武器。”

“武器?

可他们避而不见,我们连挥舞武器的机会都没有啊。”

阿浪皱眉道。

“不,机会就在这些报纸上。”

陈胜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总督府想冷处理,我们就给他加把火,把这件事重新炒热,炒得比上次五处事件更热,热到他不得不出面解决,而且必须在众目睽睽之下解决!”

“想法很好,你有没有考虑过你面对一群耍赖且脸皮足够厚的人,这些手段有多大用?

“何雨柱道。

“这应该不会吧,毕竟他是香江总督,连脸都不要了的么?”

陈胜不确定道。

“面子跟地皮和利益比又算得了什么?

再说了他这个总督又不是当一辈子。”

何雨柱道。

陈胜被何雨柱的反问噎了一下,随即陷入沉思。

是啊,对于一个任期有限、且代表殖民利益的总督而言,撕毁一个对华人商人的承诺,其政治成本可能远低于出让一块具有战略意义的地皮所带来的利益损失,尤其是在怡和等英资势力持续施压的情况下。

“老板说得对,指望对方信守承诺或者靠舆论压力就能轻松拿下葵涌,确实过于理想化了。

总督完全可以拖到招标结束,然后象征性地补偿我们一块偏远地皮,甚至用其他非土地形式的补偿搪塞过去,比如一笔数额不大不小的现金或者一个无关痛痒的荣誉头衔。

舆论热度总会过去,只要他脸皮够厚,或者抛出其他议题转移焦点,这事就能不了了之。”

阿浪急了:“那怎么办?

我们总不能吃这个哑巴亏吧?

这块地对我们太重要了!”

“急什么,我们又不是没牌打了。”

何雨柱拉开书桌的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档案袋,重重地拍在桌面上。

“啪!”

沉闷的声响在寂静的书房里格外清晰。

“这里面,是那天晚上科林·斯特林带人非法闯入我私人领地、持械伤人的铁证!

高清照片,记录了每一个闯入者的面孔、他们携带的武器、甚至他们被我们安保制服时的狼狈模样!

还有清晰度极高的录音,记录了科林·斯特林的属下在现场亲口承认身份和行动目的!

更有当时奥利安警司初步审讯的笔录副本,上面有科林亲笔签名的确认!

这些,不仅仅是打脸总督府承诺的证据,更是足以引爆一场国际丑闻、让整个五处颜面扫地、甚至动摇伦敦某些大人物位置的炸药!”

阿浪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瞬间亮得惊人:“老板!

您是说…用这个去逼总督?”

陈胜也感到一阵心悸,他瞬间明白了何雨柱的战略意图。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博弈了,这是将政治、外交、情报丑闻全部搅在一起的一盘大棋!

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变得无比凝重:“何先生,这步棋…风险极大!

一旦公开,就是彻底与五处、甚至背后的英伦政府撕破脸。

总督为了平息事态,固然可能被迫答应我们的要求,但也可能…铤而走险,采取更极端的反制措施。”

“铤而走险?”

何雨柱冷笑一声.

“他敢吗?

伦敦刚刚因为科林他们的愚蠢行动灰头土脸地撤走人,国际舆论的余波还没散尽。

如果这个时候,科林·斯特林非法入侵、持械伤人的铁证,尤其是那些清晰显示他们如同劫匪般被制服的影像资料,再次被‘意外’地捅到《泰晤士报》、《卫报》或者BBC的记者手里…你猜,伦敦内阁的那些老爷们,是会选择不惜一切代价保住一个殖民地总督,还是会选择立刻切割,把责任全推到‘行动指挥官个人失误’和‘香江总督监管不力’上?”

他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总督比我们更清楚其中的利害!

他丢不起这个人,更承担不起再次引爆国际丑闻、动摇帝国在远东统治根基的责任!

所以,当他看到这份东西时,他只有一个选择——满足我们的要求,换取这份证据的永久沉默!”

“阿浪!

准备一下,明天一早,你亲自去港督府,要求面见总督阁下。

如果他再找借口推脱不见…”

何雨柱拿起那个沉甸甸的档案袋往阿浪所在的方向推了推,“就把这个,交给他的秘书。

告诉他,如果半小时内见不到总督本人,或者得不到关于葵涌地块补偿的明确、令人满意的答复,那么这份文件的内容,将在一个小时后,出现在几家国际知名媒体的主编办公桌上。

记住,态度要恭谨,但话,要说得足够清楚!”

阿浪双手拿起档案袋,兴奋道:“老板放心!

我知道该怎么做!

保证完成任务!”

陈胜看着二人的表现,心道:“我还是太嫩了啊!

眼前这位年轻的老板,其手段之老辣、布局之深远、胆魄之惊人,远超自己的想象。”

这不仅仅是商业智慧,更是对人性、对政治规则、对力量平衡的精准把握!

跟着这样的人,何愁大事不成?

“何先生,此举虽然风险可控,但后续怡和及英资的反扑必然更加疯狂。

我们需要立刻着手布置葵涌地块一旦到手后的开发预案,以及应对对方在金融、供应链、甚至舆论上可能发起的全面反制。”

陈胜迅速进入角色,大脑飞速运转起来。

“很好。”

何雨柱赞赏地点点头。

“这正是你接下来你的工作重点,明天你就不用去了。

拿到地只是第一步,如何把这块战略要地变成我们撬动香江物流格局的支点,才是关键。

具体的反制预案,也由你来牵头制定。

记住,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

“明白!”

陈胜应道。

第二天上午,香江总督府。

秘书看着第四次来的阿浪,面上充满了厌恶,他刚说了一句:“总督阁下日程已满”



就被阿浪打断了,阿浪脸上挂着商业式的微笑,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地传入秘书耳中:“麻烦您再通报一次。

请务必转告总督阁下,我带来了何先生的一份‘私人礼物’。

这份礼物非常‘特殊’,关乎到阁下和伦敦某些大人物的‘体面’。

如果半小时内我见不到总督本人,或者得不到关于葵涌地块的明确答复…”

说到这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那个档案袋,“那么这份‘礼物’,就只能送给那些对‘皇家特工在香江的英勇事迹’很感兴趣的…国际友人了。”

秘书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

上次他被骂的多惨他还记得呢,于是他再也不敢怠慢,快步上楼敲开了总督的办公室。

不到十分钟,秘书几乎是跑着回来,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洪…洪先生!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