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21章 黄河实业的危机(1/3)

转眼进入1970年。

何雨柱的商业版图在实业领域高歌猛进,黄河汽车厂凭借警车和冲锋车订单在政府层面站稳脚跟。

特种钢材也通过奥利安的牵线搭桥,成功入围了红磡海底隧道工程的供应商名单,虽然份额不大,却是一个重要的起点。

钢铁厂和汽车厂的良性循环开始显现。

然而,黄河实业的地产开发并是那么不顺利。

他看中了九龙靠近未来隧道出口附近的一片旧工业区和码头仓库区域,位置绝佳,极具升值潜力。

通过阿浪的黄河实业,他开始了隐秘而高效的收购。

起初还算顺利,但随着收购范围的扩大和前期的地块开始开发,麻烦接踵而至。

一天深夜,黄河实业位于油麻地的临时办事处被砸得稀烂,玻璃粉碎,办公设备损毁殆尽。

墙上用红漆刷着巨大的“和”

字,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滚出九龙塘!”

负责夜间看守的两名安保人员被蒙头打晕,扒得就剩下个裤衩,身上还被泼了油漆挂在了工地的大门上。

事情很快就传到了何雨柱的耳朵里。

“老板,是和盛和的人。”

阿浪到现场看过后,脸色铁青地向何雨柱汇报。

“和盛和?

我们跟他们有冲突么?”

“这块地皮之前一直是他们收保护费的‘水塘’,我们大规模收购开发,断了他们不少财路。

可是我们也交了规费了,老板,我怀疑背后有人指使。”

何雨柱眼神冰冷:“查清楚,是哪个堂口,话事人是谁。

另外,通知史斌,安保公司进入一级戒备状态,所有外出勘察地块、洽谈业务的员工,必须两人以上同行,不许单独出去。

我们的工地一旦开工,更要严防死守。”

“是,老板。”

“那他们背后的人?”

“收拾了这些人,后面那些人会出来的。”

“是”

黑帮的骚扰并未停止。

工地上刚搭好的围挡被推倒,运建材的卡车被堵路勒索“买路钱”

,甚至有工人下班路上被“飞仔”

围堵恐吓。

工程进度大受影响,很多司机不愿意送货,人心惶惶。

阿浪很快就查到了是和安乐的红棍'

花柳明'

在找麻烦,这点小事阿浪不敢再去找何雨柱,他怕何雨柱大开杀戒。

阿浪找到了史斌,史斌让安保公司最精锐的一个中队配合阿浪行事。

他们先是摸清了‘花柳明’最大的财源:一个隐藏在九龙城寨边缘的隐蔽地下赌档。

这是他的命脉。

在一个深夜,当赌档生意最旺时,一支伪装成PTU(警察机动部队)的“特别行动队”

(由安保公司精锐乔装,装备、车辆与警队最新采购的黄河冲锋车、警服高度相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了赌档。

行动干净利落,“缴获”

大量赌资赌具,将花柳明及其核心手下全部“逮捕”

并蒙头塞进冲锋车带走(实际是押到安保公司的秘密仓库)。

现场只留下一个清晰的信号:这次是“警方”

行动,而且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PTU!

那个中队长甚至“贴心”

地让手下“不小心”

在现场留下了一点指向花柳明得罪了不该得罪的大人物的“证据”



何雨柱得到阿浪的汇报后真是哭笑不得,假扮警察,这不是打警察脸么。

无奈之下他只能给奥利安去了一个电话,把情况说明了一下。

奥利安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警察不给力,还是何雨柱的手下太能干。

然后警局那边就有了PTU出警记录,而‘花柳明’则是被移交给了警方,包括一些证据、赃款,这小子屁股不干净得很,黄赌毒一样都没少。

接手的是现任西九龙有组织犯罪调查的总督察王翠萍,王翠萍听说这小子和他下面的人是得罪了何雨柱才进来的。

看他们的眼神就跟看白痴一样。

“这些家伙很能折腾啊,把证据都查实了,让他们把牢底坐穿。”

警察立刻开始提审,‘花柳明’和他的手下。

这小子的嘴硬的很,反正就是不认,然后被一个又一个证据砸到快崩溃还死咬着说是下面人瞒着他干的。

‘花柳明’被捕的消息被警局有意放出风去,和安乐自然派律师去了警局要求保释。

问过之后才得知不能保释,并且马上就要送法庭判刑了。

和安乐高层震怒又惊疑,‘花柳明’入狱后,他们让人去问了‘花柳明’到底得罪了什么人。

‘花柳明’说出是收了人家的钱才去找事的,并且说出了指使人,让社团的大佬想办法救他。

结果第二天‘花柳明’被人用牙刷捅死在狱中。

连跟‘花柳明’接触的也一并被弄死了。

和安乐放出风要跟杀人的谈判,自然不会有人理他了。

因为人家可是正规公司,现在惹上这么个事会出面才怪,杀人不过是清理收尾罢了。

和安乐没查出来到底是谁在背后,可是黄河实业这边迎来了新的对手,真正的对手。

对方出招不可谓不稳准狠,并且来自更高层面,手段也更加“文明”

和致命。

首先是地政工务司下属的规划署。

黄河实业提交的九龙塘旧工业区改造及码头区域填海造陆的总体规划方案,在技术评审阶段被屡屡驳回,理由五花八门:容积率过高影响区域风貌、交通影响评估不足、环保要求未达标、甚至质疑其填海区域可能影响航道安全。

每一次驳回都要求补充海量细节,反复修改,工程进度被无限期拖延。

顾元亨和阿浪跑断了腿,得到的只是官僚们程式化的推诿和冷漠的眼神。

紧接着,金融层面也亮出了獠牙。

香江几家主要的英资银行,包括汇丰、渣打以及怡和旗下的怡富证券,几乎同时收紧了对黄河实业关联公司的信贷额度,特别是针对地产开发项目。

原本谈妥的贷款被搁置,新贷款的利率被大幅提高,条件变得极其苛刻。

更有甚者,市场开始流传关于黄河实业“资金链紧张”

、“项目存在重大风险”

的匿名分析报告,目标直指其正在进行的九龙塘项目。

黄河实业九龙塘相关项目被迫停工,连带着许大茂那家刚上市不久的“沁泉饮品”

也因和黄河有关联受到了波及。

同时,在工程招标和材料采购环节也遭遇了无形的壁垒。

一些原本有意向合作的本地大型建筑商和材料供应商,纷纷以“档期已满”

或“内部战略调整”

为由婉拒合作。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有人在背后施压,划清了界限。

“老板,查清楚了。”

阿浪拿着厚厚一迭资料走进何雨柱位于新安保公司顶层、视野开阔却极其隐蔽的办公室,脸色凝重,“牵头的是‘怡和洋行’旗下的‘置地公司’,他们一直对九龙塘靠海那片地垂涎三尺,想整合起来做高端海景住宅和商业中心。

我们半路杀出,而且动作这么快,断了他们的财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