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50章 砍头战斗部(1/2)

应该是他们想用雷达高度计替代膜盒式气压计,原理搞通了,但是DJS59体积太大,光为了一个高度问题弄这么大个东西进去得不偿失。

不过还是老规矩啊,不能挑明啊。

“噢这样啊”

听见高振东这反应,林连伟眼睛一亮,又来了,又来了,和振东对话那熟悉的感觉又来了。

果不其然,高振东下面说出来的话和以前如出一辙:“如果只是想通过电磁波获得距离的话,不一定需要DJS59那么大个设备的。”

这话听得旁边两人精神一振,特别是苏卫华,林连伟是导研院指派协助他的,他才是正主。

最后这句话,其实已经点得非常明白了,什么东西有足够大的连续表面,海面、大地。

早就按捺不住了,可是刚才就扔下高振东跑办公室的话,好像有点新人进了房媒人扔上墙,忒不地道了。

连续杆战斗部是日后空空导弹大量使用的战斗部形式,简单说就是把很多长杆首尾相连成一个环型,再折叠成圆筒,放入战斗部外圆周。

三个人说说笑笑吃完饭,高振东把剩下大半瓶酒留给了林连伟。

齐工也笑着道:“不炫技,朴实无华,大巧不工,这位高主任厉害!”

这场景,就好像日后的业务员上班迟到,浑身酒气,业务经理责怪他,他却开口就是“昨晚和甲方X总喝到凌晨3点,你猜我签了多大个单”

一样。

陆工叫住他:“你干什么去?”

就半个晚上,他们就弄了一个试验性质的战斗部。

高振东也不谦虚,端杯子和他碰了一个,提前解决你一个几年后都没解决的问题,你敬一杯酒,不亏嘛。

随着一声令下,试验战斗部炸开。

高振东笑道:“就是個基础原理,没什么秘密可言的。”

林连伟笑道:“什么走在其他人前面。

我原来是搞导引头的,自从伱帮我们解决了导引头致冷问题后,我就被调去支援导引头屁股后面的战斗部了。”

齐工顿时惊为天人:“一个人?

不敢想象,不敢想象啊。”

数了数自己的成果,高振东觉得应该不会全部按照实际的成果意义来发,那就有点太多了。

把试验战斗部装在试验台上,四周隔一定距离围上靶布。

导研院红外空空格斗弹项目的人,只要在院里的,都来了,真的猛人,就是要直面雷火,俗称看热闹。

金属条院里是不缺的,首尾相连的问题,用电工胶布绑一绑就好了,不过没用太多,反正是试验性的,验证原理就好,去掉原战斗部的预制破片套,套上连续杆套就行。

苏卫华的项目他不能替人家把话说出来,自己的项目就问题不大了,而且自己是问问题,不是把东西传出去。

陆工摇摇头:“不用担心,我估计他们两根本没说自己具体做的是什么东西。”

“用频率计数器测出差频,简单的换算就可以得到距离了,这个换算不需要用到计算机。

这种方式是用连续波方式工作,要用2个天线,一个发射一个接收。”

“频率计数器可比DJS59简单多了,呵呵,不过,这种方式也有缺陷,一来,精度不会太高,二来,要么保证电磁波主瓣对目标的指向性,要么目标有一块足够大的连续表面。”

这话一说,苏卫华去上厕所了,他的事情,林连伟是参与了的,能在旁边听,林连伟的事情,他可没参与,懂的都懂。

林连伟意气风发:“休息不得休息不得,陆工,你猜刚才我们在高振东那儿又掏到啥好东西了?”

至于杨厂长、李副厂长,他们没有,他们走的行政线,拿项目的集体荣誉就可以办他们的事情了。

两人冲进办公室,苏卫华的带队人齐工和陆工还在商量雷达高度计的方案。

高振东都不用想,答案现成的,前世逛军网的时候网友津津乐道的砍头战斗部:“你这个吧,其实不用找材料问题,你用结构问题解决。”

“这个要是起效时机掌握得好,可以直接砍头了。”

这其实就是调频无线电高度表,优点是结构简单技术难度低,缺点就是精度一般,但是对于这个时候,非掠海飞行高度的反舰导弹来说是足够了,搞得好一点的,掠海飞行也不是不可能。

高振东不知道的是,这个奖项是自己这只小蝴蝶一翅膀给扇出来的,自然前世根本没听说。

然后顾不得自己的小酒量,端起杯子:“啥也不说了,老高,我敬你!”

转念一想,好像也正常,没有继续说这个,招呼大家:“我们就按照这个方案搞起来,总不能高主任把答案都给我们了,我们连频率计这些都还要请人家搞。”

安全生产、坦克炮稳,都快写完了,剩下的事情,另外的诸如《自动控制原理》这种是个长期的事情。

陆工闻言,对齐工笑道:“他要是炫起技来,那又是另外一个场面了。”

“这样一来,打击区域基本可以预计了。”

“增加碎片大小吧,碎片就更少,增加碎片重量吧,战斗部的总重就超限了,用轻质材料吧,存能不行,总之就是螺丝壳里做道场,不是磕这儿就是碰着那儿。

现在这个,用倒是也能用,但是对付大一点的飞机总感觉差那么点意思。

你搞材料的,有没有什么想法?”

不过这种细节问题,高振东自问前世自己就是个普通大学生,很多东西都不清楚。

也许本来就有,只是自己不知道呢。

赞叹良久,齐工想起一个担心:“可是会不会有保密程序上的问题。”

要发奖,还专门通知参会,那按照规律来说,自己应该是榜上有名了,只是不知道是哪个级别,有多少。

战斗部起效的时候,会把这个圆环炸开向四周呈圆环状扩散,如果在敌机头部炸开,甚至有可能直接把机头给切下来。

“有点儿机械版的聚能战斗部意思了啊,哈哈。”

“诶,真的不错呢,虽然连续杆套的处理很简陋,但是能看出来大致是按照预想的方式飞行的。”

顺手帮了搞导弹的同学两个小忙之的第二天,高振东给老陈打了个招呼,然后直接通过厂里机要通道把单晶炉的报告送到十七机部那边去了。

林连伟转过头:“陆工,我现在不是在战斗部那边嘛,刚才在老高那儿,也弄到了一点东西,我得赶紧过去。”

“烈火”

,一听就很有十七机部的味道在里面嘛,就好像日后听说的“鲁班奖”

、“大禹奖”

这些,一听大概就知道是哪个部的部级奖。

“来来来,我给你画一个。”

高振东摸出纸笔,就给林连伟画了一个连续杆战斗部的示意图。

齐工就是一愣:“不是他们两同学吗?

行政级别这么高?”

陆工马上一脸喜色:“噢?

有什么好消息?”

看见两人,陆工皱皱眉:“小林,你们不是去和高主任老同学聚会了嘛,喝了酒就回家休息。”

昨天和苏卫华他们的对话,让他想起了一个很值得搞的事情,而且这个事情不是做加法或者研究新东西,而是做减法,搞起来速度应该不会太慢。

“高主任,这里是厂办,我们接到部里通知,通知你参加周五上午9点召开的十七机部‘烈火科技奖’颁奖大会。”

林连伟和苏卫华向两位领导汇报了高振东的解决方案,两人大喜,陆工笑道:“果然是高主任的风格,简单、方便、成本低、靠最基本的原理直指问题核心,妙!”

只有林连伟,转头就要出办公室。

而他自己,却在考虑另外一个事情。

苏卫华一听,茅塞顿开,在自己脑袋上拍了一下:“这个办法好,体积重量都不大,原理简单,明确可行。

我是拿到新技术,就把最基础的原理给扔一边去了。”

向后面招呼了一声:“老苏,可以出来了。”

桌上电话响了,纯机械的铃音非常清脆,甚至有些刺耳。

还没习惯自己有电话的高振东吓了一跳,接起电话。

挂断电话,高振东有点好奇,“烈火科技奖”



前世没听说过啊。

所有人热情响应,奔赴自己的工作岗位。

转头就看见林连伟在那儿抓耳挠腮,这同志是想起什么自己的问题了?

犹豫了半天的林连伟,突然想起一个事情来,高振东不是我们院的技术顾问嘛,那没事儿了,可以问。

“我就直说了吧,战斗部威力有点小,碎片有点少,杀伤力不太够。”

战斗部这边的人,一听林连伟转述的高振东的想法,都感觉有戏,还愣着干什么,上试验啊!

为了技术而技术嘛,这情况高振东前世在网上看到的多了去了。

齐工听见这话,若有所思。

单晶炉肯定是集体上,自己居中坐镇就好了,那他是可以抽出不少时间来搞这个事情的。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