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405章 稀泥仙人高振东(1/2)

沉得住气啊,明明在这之前不知道这件事的,但就是波澜不惊,这一点也是高振东的强项,好像没有太多的事情能让他动容的样子。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他真的毫无所觉?

不太可能,这小子在这方面其实是有敏感度的,只是他不怎么关心和在意而已。

而对高振东来说,这一切早有所料,历史的惯性毕竟还在,特别是相关方是一个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的国度。

再说了,高振东上辈子虽然就是个普通人,但是要说见过的大场面,他敢说全世界都挑不出一个能和他比的,此时想象力最丰富的人想象出来的东西,都没有他见识过的稀奇古怪的事情来得多。

所以想要他因为某件事情动容,大概还没有在他屁股下放个炮仗效果来得好。

所以高振东没什么大动作,只是静静的等待着会议的进行。

等同志们消化了一下这个消息,委领导才继续道:“关于航天口,和其他签订了具体执行协议的项目有些不同,对方想要作出什么改变,是能随时调整的,而且因为航天的特殊性,在原本的合作协议上,本来就很宽泛、没有太多强制约束的条件和条款…”

大家都很明白,这个和做买卖不一样,的确是很特殊。

“…所以同志们也不要有侥幸心理,争取,我们的确是在争取,但是对于结果,并不是很乐观。”

领导又补充道。

我们相对来说是理性的,愿意尽量争取,奈何这种事情,不是单方面能决定走向的。

他的话,算是在这件事情上几乎关闭了最后的大门。

同志们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之后,回过神来,开始考虑这件事情到底怎么办。

一阵沉默之后,有同志反倒是开始笑了起来。

“没事,以前他们同样是撤走了帮助,我们不照样把卫星送上了天,甚至还比他们的好!

我们自己干,我就不信了,没了张屠户,就要吃带毛猪了。”

这个表态,让同志们都活跃了起来。

“对啊,没他们,我们一样能向前走,按照我们的步子向前走。”

“嗯,其实我们就是帮他们解决火箭的飞控问题,对我们自己反倒是没什么帮助。”

“也不至于不至于,我们还是学到东西了的,不过有他们,我们要前进,没他们,我们一样能靠自己的力量前进,也许开始可能慢点,但是最终会赶上乃至超越他们。”

“其实挺可惜的,我们和他们的技术互补一下,真的能干得很漂亮。”

“可惜不可惜,也不是我们说了算,反正事情就这个样子了,我们还是考虑实际一点就好,接下来怎么做。”

看见同志们心气都很高,在一开始的惊讶之后,几乎完全不受影响的样子,而且还很自信,委领导倒是放下心来,就怕士气受影响。

“行,既然大家都有信心,那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就是具体怎么应对这件事情。

振东同志,你怎么看?”

刚才高振东一直淡定自若,甚至都没怎么说话,委领导有些好奇他到底在想什么。

他很清楚,高振东对那边的心态,是比较防范的,仿佛早就知道有这么一天一样。

而在负责一线技术工作的同志里,兼具技术、敏感和大局观的,高振东算是最突出的一位,他的意见很值得一听。

高振东闻言,合上了自己的笔记本笑道:“我觉得啊,我们先盘盘家底。”

“盘盘家底?”

包括领导在内,都有些好奇,这是干嘛?

“对,盘家底,我的意思,是我们大家汇总一下,在这段时间的合作里,到底我们有些什么收获!”

既然是合作,就肯定有收获,对方再是防着,这也是防不住的,无非是多少而已。

像是火箭发动机的推力控制机构,更是涉及到火箭发动机的方方面面,说得玄乎点,有时候就是一个参数名称,都能给技术敏感度够高、技术功底够强的同志带来解决自身问题的灵感。

反正事情是不可能更改的,高振东很清楚,倒不如直接看看学到了多少东西,再结合自身本来就有的能力,看一看下一步要往哪个方向走。

高振东这么一解释,同志们倒是都觉得有道理,既然要决定下一步怎么走,盘盘家底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和他们合作的范围说宽不宽,但是说窄也不算窄,还是很有必要做一个总结,要不然还真是有多少家底都不知道。

“嗯,行,来来来,同志们各自说说,都有些什么收获。”

领导笑道。

说到这个,同志们可就不困了,还别说,和对方合作过程中,还真学到了不少东西。

毕竟我们擅长的是控制系统,而控制系统这东西,在航天口,几乎将触角深入到了方方面面,搞控制系统,是能看见不少东西的。

同志们一个接一个,有条不紊的汇报着这段时间的收获。

“我们主要是在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方面,有一些理论的东西,也有一些技术细节上的收获。

主要是他们想要把火箭推力控制好,就免不了需要将火箭发动机的一些理论、燃烧过程、以及重要控制节点、机构、设备向我们公开,虽然他们很小心,但是我们还是有收获的。”

本来就是带着学习心态的同志们,几乎把自己碰到的一切事无巨细的技术内容都带回来,哪怕是没法带走资料,靠死记硬背他们也带回来不少东西。

“我这里就不一样了,和我一起的北方同志,曾经是搞载人航天的,除了宇宙飞船控制系统之外,我有意无意的,在他那里搞到了不少载人航天要注意的事项,特别是针对人的。”

对于北方来说,他们想要轻量化的航天控制系统海了去了,其中载人航天所用的,自然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虽然他们获得了卫星、载人航天的几个第一,但是后面还有个大的——登月。

对方肯定是卯足了劲儿想往这个方向上走的,甚至促成此次半途夭折的合作的契机,也是因为他们想要获得具有足够推力的大型火箭。

所以有载人航天器的人参与进来,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但是不正常的是,这位同志居然能从对方嘴里套出不少和合作内容无关的东西来。

这让所有同志都肃然起敬,人才啊!

居然能套人家的话!

当然,也许对方是故意的也不一定,这事儿难说。

不管怎么说,这些收获,加上在这之前从对方那里获取的返回式卫星技术结合在一起,好像有的领域也不是那么的高不可攀了,因为他们的返回式卫星,本来就是用宇宙飞船改的,底子还在那儿呢。

这让同志们不由得有些心动,是不是… 就算暂时不做这个项目,总之学到就是赚到,总有一天能用上。

“探测器!

我这里是参加了他们的天体探测器,别的不说,他们用于天体探测的一些想法和传感器路线,以及轨道转移、深空测控等方面的技术路线,我们还是带回来了的。”

一位同志笑道。

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不论是北方还是地球背面的花旗,都挖空心思的在各个领域上整大活,赚流量,其中在当前代表了人类科技巅峰的航天领域,自然是重灾区。

他们在六七十年代,几乎是在想办法往一切够得着够不着的行星和星际空间,疯狂的扔各种探测器,也不管到底有多少科研价值,总之是能吹牛逼就行。

很有一点星际大舞台,有活儿你就来的架势,和几十年后高振东在网上看到的各种稀奇古怪的直播和短视频,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本质区别,非要说的话,大概是他们干的这些事情更烧钱,用的技术更高级。

居然能有这收获,运气不错,再是零散的技术,总之也是技术。

能知道别人准备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段探测陌生的星球,也是不小的收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同志们你一言我一语,盘点下来一统计,发现还真有点东西。

不过都零零散散的,不成体系,有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感觉。

毕竟不是参与总体,能有这些收获不错了。

一位同志没忍住:“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我们是不是可以上载人航天了?”

说起这个,不管是谁,都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哪怕是不赞成搞这个的,都是如此。

领导看了一眼高振东。

这位同志的建议,瞬间就把会场的氛围给点爆了。

“我认为可以,至少技术上是如此。

返回式卫星的宇宙飞船底子,加上这段时间我们的收获,是可以考虑上载人航天了。”

这个说法到不能说是太疯狂,看起来好像底子都有,狠狠的努力一下,好像也还能够得着。

“不行不行,太烧钱了,主要是暂时没什么实际的价值,除了飞个人上去,亲眼证明一下地球真的是个球,别的也做不了太多的事情。”

“我也觉得有点浪费,主要是现有载荷,也开展不了什么有意义的空间实验,仅仅是为了放个人上去,意义不大。”

“可是我们应该要考虑到,放个人上去,本来就是一种意义。

这对于提振人民的信心,有极大的帮助。”

“我也这么想,同志们想想看,我们始终是要飞上天的,这一步早晚都要走,为什么不早走?

在开展复杂的空间试验之前,本来就需要最基础的、仅仅是放个人上去的这种验证步骤,一步一步的走向真正有人空间实验室,最基础的载人航天就好像是吃七个馒头吃饱了的第一个馒头,不能说它没用,所以说仅仅放个飞人上去没意义这种看法,我认为不对。”

“我也没说没有技术意义,我的意思,是太烧钱,在现阶段没有意义,事物总是动态发展的嘛,我们等它发展到条件成熟再去做不是更合适?”

同志们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

委里的领导同志,也没制止,这件事情没有对错,只有合不合适,让同志们把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讨论来讨论去,有同志发现了有位大神还猫在一边没说话。

高振东委员。

这一位在航天的具体技术上颇有建树,拿出来不少好东西,包括机电、材料、能源、控制、轨道、姿态、通信、应用载荷等等,要说在技术上评价的话,没有他的评价,同志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东西。

“高委员,来,你来评评理,这个东西到底是搞合适还是不搞合适。”

一位同志眼睛一亮,转头就把火烧到了高振东这里。

恶意倒是没有,就是想知道这位技术大牛的看法。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