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392章 这小子有点损(2/3)

“难道…你找到柴油灶的节油方法,这些油是省出来的?”

领导笑道。

这倒也算得上是个好消息,柴油灶虽然用得不多,但还是有不少地方在用的,能节约一点是一点,只是如果果真如此的话,那高振东这个举动是不是有点太正式了?

不对!

不对不对!

高振东不是这样的人。

必定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让他来找自己二人。

高振东笑着摇摇头:“不是,就是刚才字面的意思,生产这些柴油的原料,就来自我们三轧厂的食堂。”

两人带着一点迷糊对视一眼,突然一下子都转过头来。

“什么?

原料来自食堂?

说具体一点!”

神情语气都非常急切。

油来自食堂和油的原料来自食堂,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前者会偷就行,后者的话…那事情可就大发了。

高振东没有卖关子,这两老头子年纪都不小了,再逗怕出事。

“这些柴油,是用我们食堂的潲水油生产出来的,经过检验,完全符合柴油的所有特征,我们三分厂实验室的同志,已经用它成功驱动了一台单缸柴油机!”

高振东一边说,一边把那份检验结果拿出来往桌上一放。

两个老头子顾不得许多,一把抓起来就看。

虽然对柴油的理化指标其实并不是非常熟悉,但是三分厂技术处的同志,非常贴心的在每个指标后面都加上了柴油的典型值或典型范围。

这么对比着看,就非常一目了然了,更别说最后一栏“是否满足”

里,密密麻麻全是勾勾。

“通信员!”

防工委领导几眼扫完,什么都没和高振东说,大喊一声。

通信员进来之后,领导指着桌上三个油桶:“去,拿一桶去,在委里找台用柴油的车子,马上把油抽干,用这个油试试看,能不能跑起来!!!”

5升油,够车子跑一会儿了。

是骡子是马,直接溜!

对于高振东的话,他们是不会有什么怀疑,但是这个事情实在是不小,试一试比什么都有效。

不过就算是车子跑不动,只要能驱动单缸柴油机,就已经是一大胜利。

农机上用这东西可不在少数,相比汽油,柴油在这方面可谓是优点多多,什么噪声振动都是小事。

领导转过头来,笑呵呵的对高振东道:“振东啊,你总是能给我整出点新花样来。

好啊,好啊!”

“成本怎么样?”

总工激动之余,倒是还没忘记这点,成本如果太高,那就只能作为应急储备技术。

高振东道:“和柴油差不多。

甚至考虑到原料的特殊性的话,有时候还能低点儿。”

“差不多好,差不多好啊!”

领导重重的拍了高振东的肩膀几下。

潲水油这东西虽然这年头不多,但是却是个很难处理的东西,也就只有喂喂猪,连做肥料都够呛。

但是喂猪比起生产柴油来,无疑是暴殄天物。

作为一个大国,要考虑的甚至还不只是经济上的事情,还有战略上、能源结构上的问题。

真的急眼了,社会上可以减少柴油用量,但是打仗总不能没有柴油吧?

高振东带着草原拖拉机厂的同志们搞出来的二代坦克,还有其他装甲车辆,技术再先进,没有油可是跑不起来的。

S2的汉斯佬和小鬼子,战争节奏如此急促,除了前期出乎意料的胜利速度之外,没油了也是一大原因,汉斯佬不得不去打白熊的巴库油田的主意,而在东北没找着石油的小鬼子,就把眼睛盯上了东南亚的石油。

“潲水油,哈哈哈,你还真是会找对象下手。”

防工委领导笑得很是开心。

高振东笑道:“其实不止,潲水油的本质,就是动植物油的混合物…”

“嗯?

你的意思是…动物油和植物油也能用来生产柴油?”

高振东重重的点了点头:“对!”

“哈哈哈哈,也就是说,柴油可以种出来、养出来?”

防工委领导和总工这才彻底意识到,到底高振东整了个什么技术出来。

如果说潲水油的来源还有限制的话,那动植物油都可以做原料,那就意味着一件事情——在紧急情况下,柴油的来源大大的丰富了,保证所有的国计民生活动肯定是不够的,但是用于保障军事行动的消耗,应该不是特别大的问题。

有了这个保底技术,加上几个大油田的发现和投产,长期贫油,而且是贫柴油的问题,就有了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前景。

油田的发现和生物柴油技术并不是互斥的,对于任何一个正常国家来说,能源渠道的多样性,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更何况是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

只不过全世界真正独立自主的正常国家,其实也没多少就是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少。

难怪高振东这么大张旗鼓的来找自己,这东西,的确是值得他这么找,就应该这么找。

就在防工委的两个老头子高兴不已的时候,通信员进来了。

“领导,找了一辆柴油车,就在下面院子里。

能开动,开到院子里就是用的这个油。”

通信员虽然不知道桌上这几桶油有什么玄机,但是领导关心的是什么他还是能把握住的。

领导和总工从办公室探头出去一看,一辆老汽车正在院子里冒着黑烟转圈。

这车子比较老了,委里大都是用汽油的新车,这台车还是食堂用来搞物资采购的,好不容易才找到。

冒黑烟就对了!

这就是柴油嘛。

防工委两位老同志看着下面冒着黑烟的老汽车,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这黑烟,颜色黑得很正!

“振东啊,你搞的这个技术,一下子就极大的缓解了我们在能源方面的担忧啊,而且还能综合利用,增产增收,好!

好!”

就算几个大油田开始投产,在非极端情况下我们开始不太担心油料的供应,但是因为用量大、在石化产品中占比等问题,柴油是一直供不应求的,能多一条渠道,那能解决不少问题。

再说了,真用不完的话,还能出口的嘛。

高振东道:“两位领导,我在这方面,还有一些想法。”

有想法就好!

振东同志就是好,不但负责搞技术,还在应用方面也颇有建言。

“你说!

我们听!”

楼下的车子还在吐吐吐的跑着,但是在楼上的人听来,这就是天籁之音。

“下一步,我是考虑把这个技术扩展到棉籽油的转化上!

毕竟潲水油数量相对有限,这年头的潲水里,想捞出多少油星子其实也不容易。”

“棉籽油?”

“对!

我查过,我们今年的棉籽油产量,大概是30万吨左右,今年包括煤油、汽油、柴油在内的油料总量,是300多万吨,其中一半左右是柴油,如果棉籽油能有一半转换为柴油,就能填补510的缺口。

要知道,今年我们的油料需求增速,大概是203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油料需求也在大大的提升。

这些数据,高振东除了找统计局的同志查出来之外,还在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里有一些相关的数据,把统计局的同志还没有来得及统计或者是没有考虑到的指标,补充得比较完善,说服力很强。

“这么多?!”

领导都有些惊讶了,同时也感慨于高振东工作之扎实。

别看510看起来不多,30万吨的一半也没有很亮眼,如果是放到21世纪,连一天的消耗都不够,但是在这个年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汉斯佬的沙漠之狐在西非最终没打过约翰牛,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一条条几千吨几千吨的油船在托普鲁克港外被马耳他岛的飞机和舰船接连击沉。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