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391章 -5#(1/2)

听着他的话,高振东笑道:“拿来吃的。”

这事没什么好保密的,所以高振东能回答他的话。

傻柱闻言,当真了。

“吃?

这可不兴吃啊。

你要吃什么,我们食堂给你弄就行了嘛。

带走带走。”

一边说,一边就转头让挑担的同志给挑回去。

潲水油这东西,哪儿是人能吃的?

让任何一位同志吃这玩意,那是犯罪。

高振东连忙叫住他:“别别别,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是给机器吃的,不是人吃,放心吧。”

傻柱这才放下心来,机器吃的?

那没事儿了。

高振东扔了根烟给傻柱,让三分厂技术处的同志们出来,把两桶潲水油给弄进去了。

“高总工,应化部那边的同志刚才送来了一批东西,说是你要的,同志们都检查过了,没有问题。”

一位同志打了个电话到高振东办公室。

这句“没有问题”

,含义很多。

高振东闻言,又打了一个电话出去。

既然应化部那边的药剂、器材、试验器具等送过来,正好食堂这边也把原料拿过来了,那这个事情就可以动起来了。

一位技术处的同志走进来:“高总,有什么新任务?”

高振东拿出一份资料递给他。

“这是试验计划,你先看看,看了之后有什么不明白的就问,如果没有疑问,就去仓库那边,按照计划领用物品,把事情做起来。”

技术处的同志扫了一遍,面露喜色。

事情并不复杂,甚至都不算是非常复杂的化学试验,他高兴的不是事情简单,而是作为化学专业的同志,他在三分厂很少有独当一面的机会和课题,都是配合别的同志比较多。

但是这一次,高总工这个新的课题,却是正经的化学领域的东西,而且看起来还意义重大。

在化学方面,高总工可谓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没想到一有机会就是这种神奇的课题。

而且整个试验计划步骤、目的等等都非常明确、清晰,没有什么疑难的地方,能让人非常容易的把这件事情做好,同时整个反应过程时间也不长。

可以说是见效非常快,都不像是研究,而是一次生产试验。

“高总工,没问题,我们都看懂了。

今晚我们就试一次。”

拿着试验计划,化学专业的同志们可谓是见猎心喜,抑制不住想要马上开展工作的冲动。

“不用不用,这事情不怎么急,明天再说,这都马上下班了。”

高振东笑道。

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急这一天两天的,技术处的同志除了负责配合生产的那部分,其他搞研究的基本都没有三班倒的说法,正常上下班。

但是高振东完全低估了他拿出来的这个技术对化学专业的同志们的那种吸引力。

用潲水油生产柴油?

甚至还能直接用植物油、动物油进行生产?

也就是说,柴油可以养出来,种出来了?

虽然只能用于补充,毕竟现在给人吃都还不那么非常够呢,但是这无疑是给能源结构,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子,大大的有利于能源安全。

而且用潲水油的话,就完全没问题了。

所以高振东说的马上下班,对于几位同志来说简直是毫无用处,下班?

下什么班?

高总工已经把整套流程设计好,全套下来也就是8个小时不到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一个晚上就能解决问题,而且高总工还把设备、原料都非常贴心的准备好了,这特么哪儿能忍得住啊!

要知道这东西全世界都没有,这是一件开创性的新技术!

生物柴油的生产,别说我们了,就算是全球范围内,原本是在80年代才开始的。

想要在一个全球独创的技术面前保持镇定,这些同志们可没有那么好的定力。

“高总工,我们不累。”

“对对对,不累,加个班,没问题的。”

一位同志起头,其他同志纷纷附和。

这事,高振东也管不了,同志们想加班,他还真不能说不让加。

好在这个技术的整个流程是较为简单的,速度也快,等到出了结果,同志们就能淡定下来了。

在那之前,自己想要压制住他们的急迫心情,恐怕是既不可能也没必要。

“那行,那你们自己安排吧。

注意安全啊。”

虽然这套流程甚至都没有用到硫酸这种有机化学生产中常用的催化剂,但是考虑到成本和原料易得的问题,还是使用了甲醇这种有毒的、氢氧化钠这种有腐蚀性的原料,虽然同志们不可能去喝一口,但是安全还是要注意。

“放心吧高总。”

同志们胸脯拍得震天响。

高振东自己就不去现场了,他想在这种试验现场出现,手续上有些麻烦。

技术处化学组的同志们拿着这份宝贵的试验…不对,甚至可以说是工艺资料,回到实验室,马上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

潲水油的味儿虽然不大,但是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但此时那显得脏污的潲水油桶在同志们眼里,已经成了宝贝。

如果高总工的工艺设计没问题的话,最多十个小时之后,这些黄黄白白还带着点食物残渣的废料,就会变成宝贵的柴油!

“钛酸四丁酯,呵呵,真不知道高总工是怎么研究出用这种玩意来的…”

同志们对高振东的景仰,可谓是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钛酸四丁酯,对于60年代的人来说,哪怕是搞化学专业的,都不见得知道这玩意,更别说拿来用。

“开工开工!”

化学实验室里,灯火彻夜通明,无数同志的身影在里面晃动,而在实验楼外,同样有无数身影或明或暗的在周围出没,里里外外的同志们,都在认真的执行着自己的任务。

第二天早上,高振东刚进办公室,电话铃就响了起来。

“高总工,成功了!

成功了!”

同志们激动的话音中,还掺杂着一阵“吐吐吐吐”

的声音,异常的刺耳。

“成功了?

好,我过来看看!”

虽然知道这个技术必定没问题,但是真正听到最终结果的时候,高振东还是忍不住一阵轻松。

高振东来到实验室,这才知道他在电话里听到的吐吐声是什么。

同志们也许是为了在检测数据之外,用最直观的办法证明他们生产出来的真是柴油,他们居然找了一台单缸柴油机,灌进刚做出来的生物柴油,在那里欢快的运转着。

单缸柴油机虽然被放到了窗边,烟囱被引到了屋外,可还是有一些余烟在室内弥散,而运转的噪音更是不绝于耳。

可是同志们对这一切,完全没有厌烦的意思,反而是带着几分享受,这烟!

这声!

这就是柴油!

看见高振东进来,同志们纷纷带着景仰的心态围了上来。

高总工仿佛随手为之一般,轻而易举的就发明了这一先进技术,而且是一次性成功,中间没有任何波澜,顺利得让同志们甚至觉得有点不过瘾,不真实。

这种能改变应急情况下的柴油供应的战略性技术,居然就这么轻轻松松波澜不惊的,就出现了?

没错,虽然这种柴油的产量也许不会很高,但是在这个年头,是真的可以说得上是战略性的。

也许高总工在背后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是自己这帮人看不见的,但无论如何,高振东这份举重若轻的从容,就让同志们在心里无比的崇拜。

什么是科学委员?

这就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