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2章 没剩多少问题了?(2/2)
稳定的吞!
吞什么?
空气。
要又多又稳。
所以想在叶片外形、前方增加遮罩网这些方面入手去降低发动机叶片的雷达反射信号,几乎都是歪门邪道,得不偿失。
至于涂隐身涂层…这么说吧,解决涂层能牢固附着在叶片上不脱落、不影响发动机进气、还要兼顾维护性所花的心思,还不如折腾S型进气道。
毕竟花旗佬后来的猛禽那涂层,糟蹋得跟修车的腻子没打好似的,想要在高速旋转的叶片上刮那玩意,难!
看着高振东的手指,同志们再次深深的感受到人和人之间,真的是有差距的。
自己这边还刚刚接受外形隐身,并开始力求尝试解决,人家的目光,已经放到飞机肚皮里去了,就这么隐蔽的地方,他都给考虑到,并且用一种近乎“废物利用”
的思路解决问题。
弹舱会影响进气道?
诶,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虽然进气效率小有影响,但是我把叶片给遮住了啊!
进气道这一段,和发动机叶片有所不同,还能动动手脚想想办法,把受影响的进气弥补回来,因为它的工作环境和状态,远远没有发动机叶片那么极端、恶劣和复杂。
“妙啊!
这真是绝了!”
西南所的同志再次发出了很多同志曾经发出过的感叹。
“进气道的事情,我们一定能解决!”
相比更加科幻和玄乎的隐身,解决进气道的那点影响,对同志们来说信心更足一些,能在高委员的帮助下偷个懒,傻子才不乐意。
毕竟进气道看得见摸得着,隐身这东西一听就玄乎。
此时,西南所的同志们发现,好像没有太多问题了?
飞机本来就尽量平整光滑,甚至连各种开口都预先做了处理。
既然后向不强制要求隐身,那后半部机体就没有太多需要修改的,继续平整光滑就好。
前向的具体参数需要计算和试验,但是想来这篇北方同志的论文,还有高委员的研究成果,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而前向最大的隐患之一,发动机叶片,被高委员用一种近乎耍赖的方式给解决掉。
那就——同志们看向了座舱。
对于雷达来说,座舱顶部的透明材料宛若无物,这里就是一个大坑,能产生强烈的反射。
“这个…我觉得加涂层,加能反射雷达波的涂层!”
一位西南所的同志自力更生。
“加反射涂层?
你唯恐雷达反射信号不够强是吧?”
“诶,这你就想错了,这个座舱盖只要做得足够光滑,那么就能和平滑的机体起到一样的效果,将大部分雷达信号折射到其他方向去,减少反射。”
同志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