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380章 直接开大(2/2)

“这是?”

委总工没想到高振东上来就开大。

高振东一想,笑了:“不是不是,这不是什么保密的东西,这是一篇论文,北方的同志公开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

公开的啊,那没事儿了,同志们纷纷接过,也很好奇到底是什么东西,让高振东如此的兴师动众。

《物理衍射理论中的边缘波行为》?

同志们纷纷就是一愣,这东西看着,倒像是搞雷达那帮同志该看的啊。

不过高振东既然都非常重视的把这篇文章给拿出来了,那就由不得同志们不看了。

大致看了一遍之后,总工问道:“振东啊,这东西,看着像是搞射频的同志们该研究的啊。”

知道高振东搞这么大的动作,必定不是无的放矢,所以虽然不太明白,但是并没有怀疑高振东的动机。

高振东点头笑道:“对,看起来是的…”

什么叫看起来是的?

难道细看不是?

没想到高振东接下来的话,告诉他们还真不全是。

“…可是搞雷达的同志搞来搞去,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发现飞机嘛。”

经他这么一提醒,同志们才反应过来,好像是这么回事!

而且论文里也明确提到了,飞机的反射面积和飞机的体积之间并不呈正比关系,而是更多的取决于飞机的外形。

“振东,难道你想搞一个雷达反射面积很小的飞机??”

总工说到这里的时候,嘴唇都有点发抖,激动的。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可能有一架雷达看不见的飞机在空中翱翔,而雷达看不见飞机,这后面能带来什么,但凡是搞空中装备的同志们都知道!

比他还要激动的,是空装局的同志。

他睁大了双眼,紧紧的盯着高振东,生怕他嘴里吐出“不是”

两个字来。

一定要是啊!

高总工一定是想搞隐身飞机啊!

按说这东西还只是个设想,空装局的同志不应该激动到如此地步,但高振东在这之前的战绩过于辉煌,他提出、参研的所有装备,都为我们的空中装备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并在各种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所以当空装局的同志一听见高振东的话,第一反应就是这东西能搞,而且成功率必定很高!

至于西南所的同志们,简直被高振东天马行空的想法给弄傻了。

不是,一定要搞这么大?

他们没想到的是高振东也是没办法,不搞大不行。

反正都这样了,该发的论文人家也发出来了,自己脑袋里的内容也足够多,那就开大呗。

先走一步,就算是没有结果,也总比止步不前强。

在这方面,花旗人的确比白熊更加勇于尝试。

高振东笑道:“对,我就是这个想法。

搞一种能将雷达的发现距离,急剧压缩的飞机,并且直接结合到我们最新的战斗机身上来!”

“能行么?”

这个跨度之大,连总工心里都有点没底了,主要是实在太过新颖,闻所未闻。

在这之前,倒也不是没有压缩雷达发现距离的想法和实践,不过主要靠的是吸波涂料,而这东西在国内,现在是完全空白。

有趣的是,最早的吸波涂料,不是用于飞机上,而是汉斯佬用于他们的潜艇上,想涂在潜望镜和通气管上,降低被雷达发现距离的。

只不过还没用上,他们已经被咩了。

而现在高振东仅仅靠着一篇北方同志的论文,就想通过外形来降低飞机的发现距离,这一想法已经不是天马行空,而是接近天方夜谭了。

别说他们,就连白熊自己,都认为这是得不偿失,为了隐身大幅降低飞机的飞行性能,完全不可接受,几乎彻底放弃了这条路,等到想要捡起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而世界上第一架隐身战斗机F117A,飞行性能的确是非常的拉垮。

两个科技最为发达的国家,在一开始在隐身战斗机身上都走过如此的弯路,现在高振东旁边的同志们对此心有疑虑简直是再正常不过。

只有一家没认为这事情有什么问题——空装局。

因为他们对技术的了解最浅,但是对战术运用最深,所以在他们看来,这应该是能行的,而且不行也得行啊!

加上这个想法的提出者是高振东,那就更行了。

在各方不一的反应中,高振东点头笑道:“我算过,能行!”

他没算过,但是他见过啊!

而且见到的第一眼,就在刚才他下飞机的那个机场上,虽然是照片,但是高振东的印象之深刻,可谓永世不忘。

他和他的舅舅一样,都是军迷,他就是在舅舅的引导下走上这条路。

但是他舅舅那一代军迷,是当得非常难受的,支持他们的,仅仅是对祖国的热爱,至于自家装备的技术水平,那是热爱不了一点。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